净土或问

作者:天如惟则
净土或问

佛教论著。元惟则撰。一卷。书前有“三宗讲主守愚悟勤”所撰序。此书设“禅上人”问、天如(惟则)答,共二十六问,主要阐述禅与净土的关系,并提出了“净土禅”和“禅净土”的思想。成书年代无考,见载于明《嘉兴藏·续藏》和日本《大正藏》。

章节列表

升序↑

猜你喜欢的书

伤寒脉证式

伤寒脉证式

伤寒著作。8卷。日本川越正淑(衡山)著于文化元年(1804年)。正文每条首列原文,次为作者之阐论,释文较为详尽明了,同时对其他注家之得失确误亦有评论。于伤寒例、平脉辨脉,以及可与不可诸篇内容,作者以为均非仲景所著,故删而不录。收录于《皇汉医学丛书》第七册,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据1936年世界书局铅印本校勘翻印。

太上洞玄灵宝福日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福日妙经

经名:太上洞玄灵宝福日妙经。撰人不详,约出於隋唐。言齐戒日期。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玄部本文类。天尊劝人修斋。

辽诗话

辽诗话

诗话。清人周春(1729—1815)辑。一卷。春有《阅红楼梦随笔》已著录。此编成书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五十八则,附录十三则,总七十一则。有沈德潜序及自序。周氏见历代均有诗话,独辽代阙如,乃广采群编,凡涉辽诗,无不摭人。辽代立国于东北,文献缺乏;辽诗历来资料零散,往往被诗论家所忽略。周春所撰《辽诗话》是研究辽诗的首创之作。据清人记载,史梦兰也著有《辽诗话》1卷,并曾刊行于世,但未见传本。周春以“辽人诗后世无传”,深感“其诗人有灵,苦心所诣,亦复不能尽泯”,因仿南宋人《全唐诗话》体例,辑《辽诗话》(《辽诗话》自序)。所采以正史为主,以地方志、笔记小说为辅,上自宫廷,下及谣谚,计数十则,汇为一卷。

弘道录

弘道录

弘道录,明朝邵经邦撰。五十六卷,收入《万历续道藏》。此书选录经史子集四部典籍中有关纲常名教之「嘉言善行」,汇辑成编,并附加编者按语。全书分作仁义礼智信五品,每品又分君臣、父子、夫妇、昆仲、朋友五目。记事上起唐尧,下至明代万历年间。盛赞尧舜以来明君贤臣治世之业迹,历代名儒之经伦典范,宣扬儒家道德伦理。故此书虽名「弘道录」,其实与弘大道教无关。

楞严经直指

楞严经直指

楞严经直指,十卷,明圅昰疏,今释序,今辩序。其嗣法门人今释序之曰:‘吾师天然是和上,宴坐丹霞,以三月成直指。(中略)言言本色,不借华词。其不可思议之妙,实有与诸家回绝者。’

佛母经

佛母经

亦称《大般涅槃经佛为摩耶夫人说偈品经》、《大般涅槃经佛母品》。中国人假托佛说所撰经典。作者不详。一卷。本经是中国人以《摩诃摩耶经》卷下“佛临涅槃母子相见”为题材,糅以中国传统的孝道与印度佛教的“无常”思想撰集而成。共有四种异本。诸异本文字互有差异,但题材、结构、思想内容均相同。大体谓释迦牟尼将入涅槃,急遣优波离上忉利天给其母摩耶夫人传讯。摩耶夫人前此已作六种噩梦,得到恶兆,闻讯急忙下凡,释迦牟尼已入涅槃,装棺入殓。摩耶夫人绕棺悲号,释迦从金棺出,为之说无常偈。摩耶夫人返回忉利天,天地震动,泪如雨下。本经中国历代经录均失载,亦未为历代大藏经所收,仅存于敦煌遗书中。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