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曜仪轨

作者:一行
宿曜仪轨

全一卷。唐代一行撰。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经之初列举虚空藏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与宿曜有关之诸尊印明及九曜真言、九执曜天印、二十八宿印、能吉祥真言、北斗七星真言等;终则引述金刚大成就经吉祥成就品,宣说修行息灾护摩、禳除恶宿曜之法。然所引之金刚大成就经不详。

猜你喜欢的书

查理第九时代轶事

查理第九时代轶事

法国作家梅里美的长篇小说。16世纪下半叶,查理第九时期(1560~1574),发生过一次持续多年的宗教内战。国王本人支持天主教集团,新教胡格诺集团则以海军上将柯里尼为首。1570年,双方表面上取得谅解,达成协议,新教取得一定程度的活动自由。休战两年多后,新教重要人物集聚巴黎,查理第九和天主教贵族集团于8月24日,即圣巴托罗缪节发动武装袭击,大肆屠杀新教徒达二千余人,史称“圣巴托罗缪之夜。”小说基本情节即以此惨案为历史背景展开的。贵族青年麦尔基在父亲的熏陶下,对新教忠诚不渝。大惨案发生前不久,他持父亲介绍信去巴黎投奔柯里尼,与胞兄乔治不期而遇。乔治任皇家轻骑兵营营长,并已改信天主教。麦尔基在乔治引导下进入宫廷和上流社会。不久与土尔芝伯爵夫人结为友好,在决斗中将夫人的情人杀死,自己作了她的新欢。国王策划暗害柯里尼的阴谋,准备假乔治之手达到自己的卑鄙目的,但乔治识破其计,并表示难以从命。屠杀开始,巴黎血流成河。乔治拒绝参加这一行动,擅离部队营救麦尔基。伯爵夫人力劝麦尔基改信天主教,保存生命,他执意不肯。乔治被关进牢狱,麦尔基混出巴黎。新教徒在拉罗舍尔城造反。麦尔基成了新教徒军队的一个头领。乔治被国王放出监狱,命他率军镇压新教徒。战场上,麦尔基误伤乔治,后者在弟弟怀中死去。《查理第九时代轶事》揭穿了国王的伪善面目,他是屠杀新教徒的真正的历史罪人。

高东溪集

高东溪集

一名《东溪集》。诗文别集。宋高登撰。二卷。登字彦先,号东溪,漳浦(今属福建)人。宣和间为太学生。靖康祸起,曾与陈东伏阙上书,请诛蔡京、童贯等六贼。绍兴二年,举于礼部,以廷对过于切直,授富山主簿,又改任右县令。以不肯为秦桧父立祠而被陷害。后经朱熹奏乞褒录,追赠为迪功郎。其集《文献通考》作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宋史·艺文志》俱作十二卷。原本今皆不传,是集为明嘉靖五年(1526)林希元所编辑,仅分上、下二卷,有书、疏、论、议、辨、说等二十篇,诗三十一首,赞五篇,箴铭二十六篇,词十二首,启二篇。佚文甚多,今观集中遗作,忠义抱国之志尚见,凡书论时事,言直词梗,如其自述,“性兮火烈,心兮石坚。有誓兮平虏,无望兮凌烟”。其诗虽平凡,但志节尚高,多含忠烈之气,愤怒不平之情。词《渔家傲》:“名利场中空扰扰,十里南北东西道,依旧绿衫尘扑帽。空懊恼,羡他陶令归来早。归去来兮秋已杪,菊花又绕秋篱好。有酒一樽开口笑。虽然老,玉山犹解花前倒。”乃晚年之作,反映超世之情,退隐之心。有《丛书集成初编》据《正谊堂全书》本排印本,前有序文二篇和《宋史》本传,后附录一卷,为朱熹注《褒录奏状》、《建立东溪先生词记》和东溪先生言行录。另有《四库全书》本,题《东溪集》;《艺海珠尘》本,作六卷;《乾坤正气集》本,作一卷。

读书训

读书训

明祁承爜撰。祁氏澹生堂为明季著名藏书处,后毁于明清交替的战乱中。此前祁氏曾“杂取古人聚书、读书足为训规者”列于《澹生堂藏书约》之后,并“示以购书、鉴书之法”,旨在“令儿辈朝夕观省”,以继其遗志。其后共有三个部分,即《读书训》(并序)、《聚书训》(并序)和《藏书训略》(购书/鉴书)。祁氏除在《澹生堂藏书约》中自叙其自幼喜爱读书,乃至建立一生笃嗜藏书的爱好经历外,在《读书训》中他还提出了“何惜数年勤学,长受一生愧辱”、“若能常保数百卷,千载终不为小人”、“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尔辈读书,务须奋志法古”等观点。为此,他博采先贤勤学苦读事迹凡23则,其中如王充倚椟看书、顾欢燃松而读、陈莹中粘壁读书、范仲淹帐顶烟迹等,均是广为传颂的勤读掌故。《聚书训》亦为“摘取古人好学事,类次为编”(张宗泰《跋祁承爜〈澹生堂藏书约〉》)而成书的,只是内容侧重在“聚书”上。

太上慈悲道场灭罪水忏

太上慈悲道场灭罪水忏

太上慈悲道场灭罪水忏,不署撰人。约成书于唐宋间。原书三卷,《正统道藏》本合为一卷,收入洞玄部威仪类。经文乃元始天尊在大罗玉京演说,谓每年三元之日,三元官属与四司五帝、善恶童子等神灵上朝金阙,考校世人生死罪福之籍及地狱水府幽魂业簿。若于此时大设斋醮,虔告天地,天尊即派遣众神降临斋坛、灭罪除灾,保佑生人,使国土安宁,亡灵得度。其斋醮法事主要有归礼天地水三元各六十位天尊,依次忏悔自身及师长父母姻亲所犯罪业。又劝人于五腊之日为亡亲先祖建斋设醮,行道礼忏,以祈亡灵超升,国泰民丰。

还乡记

还乡记

这篇散文可以看作是柔石对他的还乡过程中情形的真实描绘,这篇作品的基调是明朗的、几乎可以说是欢快的,它一扫《旧时代之死》中朱胜龋似的抑郁和绝望。最重要的,柔石后期作品风格的转变在这篇散文中有完整清晰的体现。文中一共十二节,描写不同的场景,采用随见随录的形式,手法基本上是写实的,视角也是客观的。文中一开始描写了官舱中富人阶级的凶狠和无聊,与此相对应的却是穷人的苦难和辛酸。后面忽然一转,写到家乡宜人的风景和淳朴的民风,字里行间表现出欢欣和愉悦。

私呵昧经

私呵昧经

吴月支国优婆塞支谦译,佛在竹园,长者子私呵昧,与五百弟子,遥见佛相。因问云何起菩萨意,有几意喜,有几功德休息,行何等法,何以致无生忍,用几事得一切智,用几法住,用几法灭度,灭后有几功德,云何为谛?佛一一答以六法。私呵昧发大愿。佛为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