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心要
作者:湛然猜你喜欢的书
诗的作法
《诗的作法》初版于1931年,原由世界书局出版,以后又多次重版。该书共四章,兼论古今各体诗的作法,分别讲了其对诗的本质的认识、具体写法及诗歌赏读与戒忌等,最后附录有其所见历代诗话的目录。与传统诗话不同,胡怀琛适逢新旧思想、东西学术交融时代,他游走于新旧诗之间,既吸收了传统诗学的一些观点,又放眼世界诗歌文化,在此著作中展现了其通融新旧诗的学力。第一章为“作诗的基本知识”,第二章“如何作诗”第三章是“杂论”。实际上他此章只阐述了关于诗的赏鉴、读法和戒忌几点。第四章“旧诗话的目录”
鲲溟诗集
诗集。明郭谏臣(1524—1580)撰。四卷。谏臣字子忠,号鲲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嘉靖进士。曾官袁州推官、吏部主事、员外郎、江西布政司参政。罢归后起郧阳巡抚,未上而卒。谏臣为官刚直,先后劾严世蕃、忤张居正。屡疏陈事,多持正。是集为其子元望所编。此本为其五世孙鸾重刊。含古近各体诗六百七十一首。集中诗《江村寒食》、《归舟晚眺》、《雨中新柳》等,皆婉约閒雅,有范成大,陆游之遗风。王世贞则称“其词咸调畅清丽,句稳而字安,不露蹊径。而近体尤讽讽可咏。”有《四库全书》本。
满洲老档秘录
《满洲老档秘录》,金梁编著。分上下2编。它是将《盛京故宫旧藏满文老档》翻译后,择其重要部分摘录而成的,共收秘录167篇,记载了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时期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内容涉及努尔哈赤的起居、行军、训子、纳谏、定国号、定都、赏罚、训百官、与明朝和朝鲜的关系及皇太极的议和活动、入关征明、征朝鲜等方面,是研究爱新觉罗家族早期历史的珍贵史料。该书1918年成书,1929年刊印。
佛说阿弥陀经分段正义
同俱者,俱此正修功德也。从来读弥陀经者往往徒慕西方之极乐,而未明极乐之意境,徒知西方有相之庄严,而未达无相之功德庄严,徒发愿往生,而未解如何得往生之义,徒知西方一门之义,而未通西方普门之妙。西方极乐世界者,圆遍十方,一普互摄,至广大精密之佛土也。
诸经要集
凡二十卷。又称善恶业报论。唐代显庆四年(659)道世着。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四册。对本书之撰者,自古有二说:一说道世,一说为道宣。本书系根据大小乘诸经律论,取其中各种佛教要目(关于善恶业报者尤多),集录要义,加以分类 辑而成。全书二十卷分为三十部一百八十五项。本书盖为便利于检寻一切经而作,具有佛教百科辞典之性质。后来之法苑珠林则系扩大本书范围而成。
华严原人论
全一卷。唐代圭峰宗密撰。简称原人论。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本书旨在破除儒道二教之妄执,究寻人类本源。分为四篇:(一)斥迷执,破斥儒道二教元气剖判说及虚无大道说。(二)斥偏浅,就佛教中人天教、小乘教、大乘法相教、大乘破相教之所说,破斥业为本说、色心相续说、赖耶缘起说、万法皆空说。(三)直显真源,依华严一乘显性教之旨,以本觉之真心,为天地万有之本源,显示一切有情本来是佛。(四)会通本末,会通前所破之诸教,悉引入一乘方便教。注疏有发微录三卷、原人论解五卷、原人论合解二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