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然

- 姓名:湛然
- 俗姓:戚
- 性别:男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常州晋陵荆溪
- 出生日期:711
- 逝世日期:782
- 民族族群:
湛然(711—782),俗姓戚,常州晋陵荆溪(今江苏省宜兴市)人。其家世习儒业,自幼便超然有迈俗志。年17,访道浙右,遇金华方岩授以止观之法。开元十八年(730),始受学于左溪玄朗。玄朗知为道器,诲以所传天台教观要旨,时湛然以“处士”身份受止观之道。天宝七年(748),投宜兴君兴乡净乐寺出家。寻诣会稽开元寺僧昙一,广究律部,又于吴郡开元寺,敷讲《摩诃止观》。十三年,玄朗圆寂,湛然“挈密藏独运东南”。感慨自“智者破斥南北之后,百余年间,学佛之士,莫不自谓双弘定慧,圆照一乘,初无单轮只翼之弊。而唐以来,传衣钵者起于庾岭(指禅宗南宗),谈法界(指华严宗)、阐名相者(指法相宗)盛于长安,是三者皆以道行卓荦,名播九重,为帝师范,故得侈大其学,自成一家”,遂以中兴天台宗为己任,发挥祖述,撰《法华玄义释签》20卷、《法华文句记》30卷、《摩诃止观辅行传弘诀》40卷,注释3大部,弘阐智者教观之要旨。又有《金刚錍》一卷、《止观义例》2卷、《法华五百问》3卷,建立本宗正义,破斥他宗异解。其《十不二门》原为《玄义释签》卷十四中一节,阐立色心、内外、修性等10种不二门,发挥本、迹之深旨,后人以其说在天台教义上占重要地位,录出别行,注解多至50余部。弘法30余年,著述凡数十万言,显扬宗风,使天台宗复盛于世。天宝、大历间(742—779),玄宗、肃宗、代宗连诏不起,托疾以辞。晚年归天台山国清寺,僧徒云集,视为依怙。建中三年(782),寂于佛陇道场,塔于智者茔兆西南隅。
猜你喜欢的书
雍大记
陕西地方志。明何景明撰。三十六卷。景明字仲默,河南信阳人。弘治进士,官至陕西提学副使。陕西古雍州地,故名。于嘉靖元年(1522)成书,约三十万字。卷首有段炅《序》,卷一至卷八为《考易》,卷九至卷十三为 《考迹》,卷十四至卷十八为《纪运》,卷十九至卷二十五为《治纪》,卷二十六至卷三十为《志献》,卷三十一至卷 三十六为《志贲》。何氏在《三秦记》、 《三辅黄图》、 《长安志》、《雍录》、 《长安志图》等基础上,又广事搜集,凡关陕西之史料无所不载,文字典雅。虽为陕西通志,但体例于志书不合,后世学者多病其臆创。于《雍录》互为表里,为考证明以前陕西历史地理重要参考文献。有嘉靖元年刻本,北京图书馆存有缩微胶卷本。
水经注疏
清杨守敬、熊会贞合著。四十卷。汇集明清以来研究《水经注》的诸方面成果,为郦学总结性著作。凡郦氏所征引故实,皆注明出典;于郦氏所叙水道,皆详其迁流,并于全祖望、赵一清、戴震诸家的校释,多有订正。初稿完成于光绪三十年(1904)。以篇幅庞大,刊行不易,曾先刊印《水经注疏要删》(1905)、《水经注疏要删补遗》和《续补》(1909);同时仍对原稿不断予以增补改订。1915年杨氏去世,曾以生前此书未能刊行为憾。后由熊会贞继续修订。直至1936年熊氏弃世,尚未最后定稿。1955年始由中国科学院向住在武昌的黄陂徐行可处购得熊氏请人过录的抄本,予以影印出版。因未经校定,故讹脱之处甚多。1971年台湾中华书局又将前中央研究院于1938年从杨守敬孙杨勉之处购得的另一部抄本(与徐氏所藏同一书手)影印出版。然后者因由熊氏在抄本上继续校阅修改,则较前者为优。但亦非熊氏最后定本。后由段熙仲氏以北京本为底本做了点校工作,继而陈桥驿氏又按台北本、参以钟凤年氏《水经注疏勘误》,结合个人研究对段氏点校本予以复校、增删、勘误,1989年由江苏古籍出版社排印出版,是目前《水经注疏》的最佳版本。
正一殟司辟毒神灯仪
正一殟司辟毒神灯仪,撰人不详。约出于元代或明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此篇为道教灯仪之一,用于供奉五方瘟神,即东方行瘟张使者、南方行瘟田使者、西方行瘟赵使者、北方行瘟史使者、中央行瘟钟使者。内称凡人遭遇瘟疫,皆因其作恶自召。若能燃灯供奉五方行瘟使者,礼赞启告,即可收瘟摄毒,保佑全家。
玉照定真经
一卷。不着撰人姓氏。旧本题作晋郭璞撰、张颙注。但《晋书》郭璞本传不言有此书,《隋志》、《唐志》、《宋志》以下诸家书目皆不着录,故决非郭璞之书。考其正文与注,如出一手,极可能是张颙依托郭璞之名而为此书。张颙其人不详。本书为星命家着作,大抵论述年仪、月仪、六害、三奇、三交、四象之类,以言吉凶应验。书中以曲说穿凿,牵强附会,且文句亦不雅驯,多无可采。但于命理却颇有阐发,由中可见星命家理论之一斑。原书久佚,修订四库时由《永乐大典》中录出,今有《四库全书》本存世。
古诗源
诗总集。清沈德潜撰。十四卷。德潜字确士,号归愚。江苏长洲(今苏州)人。一生困于场屋,年七旬始得进士,高宗称之为“老名士”,命值上书房,擢礼部侍郎。他为叶燮门人。论诗主格调,拘于“温柔敦厚”的“诗教”,其诗多歌功颂德之作,少数篇章也反映人民疾苦。此书选收自上古至隋代诗歌七百余首,唐以前一些著名诗篇(除《诗经》、《楚辞》外)多被选录。原刻本今存《四部备要》排校本,通行本为1957年文学古籍刊行社、1963年和1977年中华书局排印、重印本。
白獭髓
宋代笔记。又名《不出斋》。南宋张仲文撰。书中多记述南宋时事,知作者张仲文为南宋后期人。其中记范成大、姜夔等文人轶事,以及主战、主和两派之争,皆有参考价值。本书记南宋朝野杂事,如《姜夔》条记姜夔上书正乐事, 《秦桧》条记时人讥秦诗, 《子》记范成大谐谑诗。所记多较简略,文辞亦少修饰,属随笔之作。有《历代小史》本,《五朝小说》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