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网菩萨戒经疏注

作者:与咸
梵网菩萨戒经疏注

梵网菩萨戒经疏注,八卷,宋与咸入疏笺经,加注释疏,内题梵网经菩萨心地品戒疏或注菩萨戒经,附半月布萨法式。律学著述。系隋智顗述、灌顶记的《菩萨戒义疏》的注释书。本书在阐述天台大师之说的同时,指出后世诸师如传奥、法藏、明旷、道熙、顶山等的不少见解均违背了《菩萨戒义疏》的宗旨。见载于日本《续藏经》。

与咸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英雄艾文荷

英雄艾文荷

长篇历史小说。英国作家司各特著。小说写12世纪末英国撒克逊乡村骑士的儿子艾文荷武艺超群,在诺曼人理查国王麾下当骑士。“狮子王”理查在战争中身囚异国,其弟约翰亲王阴谋篡夺王位,国内情势混乱不堪。约翰亲自主持盛大的比武会,以争取人心。其时理查和艾文荷已经回国。比武第一天,艾文荷化名“脱藉骑士”,打败了约翰方面的五个勇将,取得了优胜,他选定罗维娜为比武会的“皇后”。第二天,艾文荷在理查王的协助下打败了各武士的进攻,但不幸身负重伤,多亏了犹太人艾萨克和他的女儿蕊贝卡的精心治疗,才脱离危险。第三天比武,绿林好汉罗宾汉化名上场,表演了神妙的绝技。约翰亲王得知理查已经脱险回国,内心惶恐,比武会草草收场。约翰探知理查的下落,并派人暗杀,罗宾汉救下了理查王。后来蕊贝卡被布里昂挟持,艾文荷带伤前往,与布里昂比武,解救了蕊贝卡。理查宣布约翰叛逆,重登王位,获得民众的拥护。理查王亲自主持了艾文荷与罗维娜的婚礼。倾慕艾文荷的蕊贝卡忧伤离去。小说生动地表现了12世纪英国“狮子王”理查在位时复杂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揭露了诺曼征服者的骄横残暴,同情被征服的撒克逊人民。小说在情节结构、场面、气氛的渲染方面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对社会矛盾的揭示和人物刻画方面则具有现实主义倾向。

牟氏陵阳集

牟氏陵阳集

宋代诗文别集。24卷。牟巘著。王士禛《居易录》称其诗有苏轼、黄庭坚的风格。《四库全书总目》谓其“杂文皆典实详雅”。总的看来,全集主要抒写遗民的凄怆婉恻的意绪。如《孤雁》:“如何苦作断肠声,度尽关山失弟兄。万里他乡谁是伴,单栖半夜若为情。 嘐嘐每叹众人薄,落落孤将一意行。只恐影沉湘水后,更无来者继高名。”《和梅君遇退闲》更表现出物我两忘的萧散情感:“鞅掌徒劳耳,人皆羡子闲。惟甘寄市隐,勿苦忆家山。街鼓朝眠稳,丹田夜气还。萧然无一事,意已出区寰。”其奏议书札,对时政亦有周到的论述。除《四库全书》本,常见版本尚有《吴兴丛书》本。

裨农最要

裨农最要

三卷。清陈开沚撰。陈开沚,字宛溪,四川三台县人。家世清贫,亲身从事农业生产,同时也植桑养蚕。经过十余年的劳作,受益颇多,使他较为深刻地理解了农田生产与植桑养蚕的关系,认识到农桑并举更有利于农业发展。《裨农最要》集中体现了他的这种认识。《裨农最要》上卷为制蚕具法,中卷为培养桑树法,下卷为饲蚕缫丝法。书中虽然引用了不少前人的论述,更为主要的却是作者的经验之谈,反映出作者的认识和看法。《裨农最要》不失为一部专谈四川养蚕业的难得著作。《裨农最要》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完成。有光绪丁酉原刻本,铜邑刻本。1956年中华书局出版《裨农最要》。1958年农业出版社也出版了 《裨农最要》。

出奔

出奔

中篇小说。郁达夫著。初载 1935年11月1日《文学》月刊第5卷第5号。小说以1927年大革命时代为背景,描写地主分子董玉林极端贪婪、残酷,对乡民进行敲骨吸髓的剥削,甚至社会慈善机构施舍给穷人用以活命的一点东西他也从中克扣肥私。大革命风暴到来之后,他又利用女儿嫁给革命者钱时英这重要关系,摇身一变,成为革命党的座上宾,执掌乡里大权的头面人物。随着董玉林反革命面目愈益暴露,钱时英在现实教育下省悟过来,愤而焚烧了董玉林全家然后出奔上海。小说揭露了地主阶级贪婪、狠毒、阴险、刻薄的阶级本质,同时也显示了作者站在革命民主主义立场对地主阶级极端憎恨的态度。小说对青年革命者钱时英身上那种耽溺男女情爱,贻害革命事业的浪漫蒂克气质,给予一定程度的针砭与否定。这是作家最后一篇小说,较之以前那些着重抒写自我遭际的自叙性小说,这篇作品写革命和阶级斗争,思想上有了重大变化;艺术手法也由重主观抒情而变为冷隽、客观地写实,善于通过典型化细节刻画人物的本质特征。

欢喜冤家

欢喜冤家

《欢喜冤家》是张恨水创作高峰期著名作品,展现当红女伶追求真爱却抽身不得的可悲命运。当红女伶白桂英厌倦了逢场作戏的卖艺生活,不顾母亲家人反对,毅然离开舞台。郁闷中桂英结识小公务员王玉和,顶着母亲压力与之结合,从此洗净铅华,举案齐眉。玉和不幸丢了差事谋不封出路,带桂英回了乡下老家。尽管夫妻二人小心谨慎,却仍被王家兄嫂挑剔,夫妇俩只得带着新生女儿回到北平,暂住自家。白母鄙薄嫌弃之意形于言表,令玉和委屈苦恼。桂英借故大发脾气,震慑母兄,力挺玉和,才勉强得以安稳度日。生计逼迫下桂英决定重新登台,白母喜甚,玉和忧甚。桂英重出江湖,少不得与捧角的男客们应酬,难免夫妻误会。加之白母不断挖苦讽刺,玉和终于无法忍受,离家出走,令桂英悲痛欲绝……

增集续传灯录

增集续传灯录

凡六卷,另有目录一卷。明代南石文琇(1345~1418)着,清康熙十年(1671)浙江嘉兴府楞严寺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四二册。系文琇继‘续传灯录’之后,搜录宋至元代之禅宗典籍、塔铭、行状等,增订、编集大鉴下十八世至二十五世,计五百余位禅师之行实、机缘语要等。卷末附录五灯会元补遗一卷,增列大鉴下十七世,计二十人之略传。又于补遗之后增列法嗣未详者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