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佛教通史
作者:李能和
凡二册。朝鲜李能和着。大正七年(1918)刊行。记述朝鲜佛教沿革等。全书分三编。上编以编年体记述,列记高句丽时代(372~668)、百济时代(384~660)、新罗时代(528~935)、高丽时代(936~1392)、朝鲜时代(1392~1910)、朝鲜总督府时代(1911~1916),并述奉恩寺等三十一寺之寺法、寺乘、宗旨、灯规、主职、寺格等。中编记述宗派,计分三宝源流、印支渊源罗丽流、特书临济宗之渊源、朝鲜禅宗临济嫡派。其中,三宝源流分为释迦如来应化记实、三藏结集诸论纷披、传译经论撰述章疏三项;印支渊源罗丽流记述俱舍、成实、三论、摄论、涅槃、天台、法相、地论、真言、净土、律、华严、禅等十三宗;特书临济宗之渊源,记述七佛、释迦牟尼佛、第一祖迦叶尊者乃至平山处林等五十九位祖师;朝鲜禅宗临济嫡派则记太古普愚以下至青梅印悟等十四师。下编有杂项二百品题,论述出西域三千年历史乃至中央学林是选佛场等二○四项;并载录水月缘(观音圣像感化禹性海)、牧牛歌(成佛道僧渡李无能)等短篇宗教小说。本书记述明晰,并详其典据,为了解朝鲜佛教全貌之珍贵参考文献。
章节列表
升序↑李能和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湖山集
诗文别集。宋吴芾著。芾集最早 为其子吴洪编辑,周必大为之序,称“《湖山集》 二十五卷,长短句三卷,《别集》一卷,《奏议》八 卷”;而宋赵希弁《郡斋读书志·附志》、《宋史 ·艺文志》则称“《湖山集》四十三卷,《别集》一 卷,《和陶诗》三卷,《附录》三卷”;朱熹《吴公神 道碑》、《宋史·吴芾传》又称“表奏五卷,诗文 三十卷”。然原本亡佚。此本乃四库馆臣从《永 乐大典》中辑出。十卷,除卷十末附文二篇外, 余均为诗。卷一为《和陶诗》,卷二、三为五古, 卷四为七古,卷五为五律,卷六、七、八为七律, 卷九、一○为绝句,卷首有周必大《湖山集序》。 另有《台州丛书》本,乃道光间仙居王魏胜手录 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本,又经黄岩王舟瑶据 文津阁《四库全书》本校补而成。有《补遗》一 卷,乃王舟瑶从《事文类聚》等书辑出吴芾散文 五篇。又有《仙居丛书》(第一集)本、《宋人集》 丁编本。前者除正集、补遗外,尚有附录一卷, 后者有辑补一卷。
少广补遗
一卷。清陈世仁(1676—1722)撰。陈世仁字元之,号焕吾,浙江海宁人,系陈訏的族侄,好学工为文,精晓算学。康熙五十四年 (1715)以进士入翰林后,即回乡不仕。《少广补遗》专论垛积之术,视垛积为少广,实为幂级数求和之法。其时杨辉、朱世杰等宋元算术湮没无闻,垛积术无人研治,作者独辟蹊径,自立名称,多有发明。清阮元在 《畴人传》称赞“世仁详人之所不详,其用心有足尚已。”全书共七节,三十七个垛积公式,可归为平尖、立尖、倍尖、方尖、再乘尖、抽奇平尖、抽偶平尖、抽偶立尖、抽奇立尖、抽奇偶方尖、抽偶再乘尖、抽奇再乘尖等十二类。其中如“抽偶方尖准立尖”: 1+ (1+9)+ (1+9+25)+···+[1+9+25+···+(2n-1)²]=1/3{n²(n+1)²-1/2n(n+1)}等为前人所未述。陈世仁的工作在我国级数研究方面占有一定地位。在十九世纪,“幂和公式”经董祐诚、屈曾发、汪莱、李善兰等人研究得到重大发展。该书无刊本,仅有《四库》本。另有抄本分藏于李俨 (现已捐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南京图书馆和广东中山图书馆等处。
易变体义
十二卷,宋都絜著。都絜父亲都郁曾为惠州教官,平生留心《易》学,此书为都絜闻其父说所著。《宋史·艺文志》作十六卷;《玉海》引《续书目》:“自乾之姤至未济之解,以意演之,爻为一篇,凡三百八十四篇。”冯椅《易学附录》:“都氏易,先以理而次以象义,每卦终又有统论。”《四库全书》录《永乐大典》本。此书系都氏承其父之学而为之,大旨谓卦爻辞义,前代《易》家论之已详,故专明卦变之体。《四库全书提要》指出:“考《左传》载《周易》诸占”,多为“未尝卜筮而咸称变体,知古来《周易》原有此一义矣。但古书散佚,其说不传。而絜以义理揣摩,求其崖略。其中巧相符合者”,“皆不事傅会而自然贯通,立义亦皆正大。亦有涉于牵强者”,“则务为穿凿以求合乎卦变之说,而义亦不醇。
瞎骗奇闻
近代白话章回小说。8回。茧叟(吴趼人)著。初载光绪三十年十二月至三十一年二月(1905年1月至3月)《绣像小说》(上海)第41期至46期,有插图。光绪三十四年二月(1908年3月)商务印书馆(上海)出版单行本。1915年该馆又收入“小本小说”丛书。阿英收入所编《晚清文学丛钞·小说二卷》,1960年5月由中华书局(北京)出版。此书叙述了两个因迷信瞎子算命而家破人亡的故事。书叙山东历城土财主赵泽长,因无子嗣找周瞎子算命。瞎子算其命中有子。夫人怕其纳妾,从别处抱来一婴,谓己所生。财主以为瞎子算命灵验,又令其为儿子算命。亦谓此子日后必定发达。官居极品。骗取赵家许多钱财。
小学诗
《小学诗》,是由清代人谢泰阶根据宋代大学者朱熹所著《小学》而改编的儿童启蒙教材,全篇依《小学》一书的内容为主轴,依次分为立教、明伦和敬身。语言通俗易懂,通用五言句,并以四句为一段,整齐押韵,颇便诵读。书中,关于养成进退、处世立身等内容,皆以一二首诗言明,而关于道德贞操的内容,则赘言五首,由此使许多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万恶淫为首」的道德理念留下了深刻印象。作者曾以此书教授门徒,期于启发助学性灵。时人称扬「语语刻挚,有功于世道人心」,虽是溢美之词,但它对传播和普及朱熹《小学》,客观上也起了一定作用。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四十二字观门
一卷,唐不空译。具出经文及梵字四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