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摄颂

作者:宗喀巴
菩提道次第摄颂

大科分三:初、序分;二、正宗分;三、回向分。 初又分二:初、敬礼师承;二、明所诠殊胜。 初又分五:初、礼敬释迦大师;二、礼敬慈氏文殊;三、礼敬龙猛无着; 四、礼敬阿底峡尊者;五、敬礼一切善知识。

猜你喜欢的书

太上飞步五星经

太上飞步五星经

经名:太上飞步五星经。撰人不详。内官飞步五星七元之法。一卷。底本出处斗:《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太上真人步五星之道”与“三八景合二十四神”两段也见于《真诰·协昌期》,五星、九星名讳与《太上五星七元空常诀》同。述步五星之道及飞登五星之法。
  

易图说

易图说

南宋吴仁傑撰。三卷。《通志堂经解》本。此书解说《易》图,时出新意。《四库全书提要》指出:“《宋史·艺文志》载仁傑《古周易》十二卷、《易图说》三卷、《集古易》一卷。今《古周易》世罕传本,仅《永乐大典》尚有全文。此书其《图说》也。仁杰以为《易》先于文字存在,其时伏羲画卦,有卦有象而无辞; 后文王作彖,并著变爻覆卦之画,其时有彖有爻而未有爻辞;周公于爻画覆卦之下系辞,始成《易经》。

小五义

小五义

一名《忠烈小五义》,侠义小说,一百二十四回。为《三侠五义》续书。此书作者说法有三。其一,刻书人文光楼主“序”说,此书为“石先生原稿”。其二,谭正璧认为“原稿的述作者固是石玉昆,但刊刻本已经过别人的重编或修订”(见《论小五义》)。鲁迅也说:“序虽云二书皆石玉昆旧本”,“疑草创或出一人,润色则由众手”(见《中国小说史略》)。其三,知非子《小五义辨》说:“前套《忠烈义侠传》与余所得石玉昆原稿详尽不同,人名稍异,知非出于一人之手。”叙《三侠五义》中人物后人卢珍、韩天锦、徐良、白芸生、艾虎等除暴安良故事。思想内容与《三侠五义》相近,结构更松散。有光绪十六年(1890)北京文光楼刻本、上海申报馆印本。

中兴论

中兴论

陈亮撰。见《龙川文集》卷二。陈亮撰写此文时,金统治集团内乱刚刚平息,南宋王朝也稍稍稳定,其内部又出现了苟且偏安的气象。陈亮于此时向宋孝宗呈递《中兴五论》,《中兴论》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篇。文章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论述了北伐中原、实现统一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批判了苟且偏安的思想,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政治、经济改革措施和军事上的策略。作者极力主张建立以襄、汉为中心的战略基地,从东西两翼向中原突出奇兵进行合围。文章又强调事在“人谋”。但陈亮把改革的希望寄托在意欲偏安的皇帝身上,这是陈亮本人思想的局限性。然而从总体看来,文章是切中要害的,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此文近两千言,规模宏大,语气激昂,说理透辟,实为佳作。

根本说一切有部戒经

根本说一切有部戒经

一卷,唐义净译。萨婆多部之戒本也。说二百五十戒之戒相。说戒时诵之者,谓为戒本。

四童子三昧经

四童子三昧经

凡三卷。隋代阇那崛多译。又作四童子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二册。系方等般泥洹经前六品之别译。内容叙述佛在俱尸那国力士居地娑罗双树间将涅槃之际,阿难、阿尼娄陀与四童子等四方一切有情皆齐集佛所,佛即为诸有情说涅槃道,成就有情之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