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解义
作者:慧能慧能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拉摩的侄儿
18世纪法国作家狄德罗的哲理小说。 主人公是作曲家若望·菲力普·拉摩的侄儿,作品主要由“他”与作者(“我”)的对话构成。拉摩的侄儿是个潦倒的音乐家,流落于酒吧,或充任家庭音乐教师,借以糊口,最后沦为贵族富翁家的食客,靠阿谀逢迎、出卖尊严来换取一点施舍,而当他稍微顺利的时候又衣冠楚楚、神气十足。他一方面有很强的理智和清醒的自我认识,痛感自己的懒惰、卑下和堕落,却又仍然过着那种作践人格、可怜可悲的生活,无力自拔也不愿解脱。他有很高的艺术才能,知识丰富,见解深刻,对社会的不公、金钱的罪恶、风气的败坏都能作出尖锐深刻的评论,但自己也要去做“最蛮横无耻的流氓”,采用卑劣的手段去攫取个人利益,否认一切信仰和道德原则,奉行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 拉摩的侄儿是一个十分复杂、充满矛盾的人物,他对社会现实有不满和批判,但自身又是这个社会结出的恶果,一个极端个人主义者。这正是当时封建—资本主义社会复杂尖锐的矛盾的反映。作品因其深刻的剖析而被恩格斯称为“辩证法的杰作”。
愤怒的葡萄
约翰·斯坦贝克的长篇小说,1939年出版,翌年获普利策小说奖。主人公约德家乡的土地被地主们收回卖给了畜牧公司,农民的破旧房子被拖拉机夷为平地,农民不得不离乡背井,从俄克拉何马州向加利福尼亚州迁移。约德家卖掉了全部家产,买了一辆破旧汽车,一家祖孙三代共十三口人,乘着这辆汽车加入了逃荒者的行列。路上,祖父和祖母经不起颠簸,相继去世。到了加利福尼亚,他们找不到固定的工作,只好在农村找些零活干,但又时时遭受到警察的迫害。在一次跟警察的冲突中,同来的牧师凯绥被警察逮捕,身陷囹圄,但却使他懂得了穷人“犯罪”的原因。他出狱后积极组织罢工斗争,影响了约德,使约德投身到斗争的激流之中。凯绥的行动遭致坏人的仇恨,被全副武装的警察用棍子打死,约德盛怒之下,夺过棍子将凶手打死。约德为了逃脱警察的追踪,不得不躲在丛林的洞里,坚强的母亲理解儿子的心情,坚决支持他的行动。约德下定决心要沿着凯绥走过的道路走下去,表示“凡是有饥饿的人为了吃饭而斗争的地方,都有我在那里。凡是有警察打人的地方,都有我在那里……。”小说绘声绘影地描写了流浪农业工人的颠沛流离的困苦生活、他们之间的友爱精神以及他们为了生存而进行的斗争,这种真实的揭露引起了统治者的恐慌,因而该小说出版后颇遭訾议,但广大群众喜欢它,在俄克拉何马州的发行量超过了《飘》,是二十世纪美国文学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吕帝圣迹纪要
《吕帝圣迹纪要》,载《重刊道藏辑要》(据光绪三十二年(1906)成都二仙庵重刊本),壁集
天坛王屋山圣迹记
前蜀杜光庭撰。一卷。光庭有《名山洞天福地记》已著录。此书著作年代不祥。凡六千余字。冠序谓王屋山为道教胜地。正文详述王屋山的地理位置、名胜古迹等。载其地理形势雄壮,岗阜相连。山中有洞,深不可入,洞中如王者之宫,故名王屋。山顶有三清殿, 日精、月华二峰。记有唐明皇勅修阳台院,筑阳台钟篆六十四卦。录有众多神话传说。末附颂诗十首,其中录有元代至元、至大年诗,疑为后人补续。有《道藏》本。
王冕珠
时候是七月的上旬。我和霍桑因着我们的老同学丁松琴的太夫人七旬大庆,特地一同回到苏州去贺寿。丁松琴住在幽兰巷中,我们为避免旅馆的烦嚣和与朋友们的应酬,就下榻在松琴家里。丁老太太的寿辰是七月九日。这一天天气很热,来宾又多,什么戏法、游艺应有尽有,一直闹到了半夜方才散席。松琴是受过新教育的人,在一个药厂里服务,但丁老太是个虔诚的佛教信徒。伊平日自己很俭约,但在施舍上却毫无吝色。这一点深得霍桑的敬佩,因此他才肯在大热天破例地拉了我赶去贺寿。松琴因为要博老太太的欢心,故而一切排场仍完全旧式。我们本打算下一天早晨就动身回沪,不料平空间忽起了一场小小的风波,几乎耽误了我们的行期。
禅外说禅
禅是中土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禅是一种灭苦的生活之道,顿悟的理想玄妙,修持的方法也玄妙,难以言传。传统的传的方法是禅门内的传心和宏法式,或乞援于名相,或乞援于观心,结果常常是难于领会,甚至流为神秘主义。 《禅外说禅》,顾名思义,是“身立门外”,“体会到不懂禅的人是怎么不懂的”,目的是“要使不懂的人去懂”。作者是把禅当作文化史中的一个分支来讲述的,是置身史外来讲史,因而可以不偏不倚地摆事实,讲道理。以科学常识为依据,由人生之道谈起,然后层层深入,讲述各时代佛教的发展,禅宗史略,禅的所求和修持方法,在人生哲学方面的价值和缺欠以及禅宗对中土哲学思想、诗词的影响等等,还谈到它的影响和将来。本书理精辟而言浅易,不仅可以使读者了解中国佛教的大略,而且可以揭开禅的神秘面纱,变恍兮惚兮的禅理为明晰易解的科学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