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等般泥洹经

作者:佚名
方等般泥洹经

二卷,西晋竺法护译。译大乘大般涅槃经之前六品而止。

猜你喜欢的书

吉拉德的幻象

吉拉德的幻象

凯鲁亚克的半自传体小说,展现了他在“垮掉派之王”标签下不为人知的温情一面。书中讲述了他年幼夭折的哥哥吉拉德生前身后的往事。之所以题做“幻象”,是因为作者把对童年场景的回忆与想象融合在一起,刻画了一个圣洁而敏锐的吉拉德形象:他短暂的生命中虽然承受着疾病带来的巨大苦痛,但他的智慧和品德却始终感染着身边的人。这一形象对凯鲁亚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引发他对生存意义的深刻反思。

考信录

考信录

中国古史考证辩伪著作。崔述撰。其门人陈履和曾刊刻崔述遗书19种,光绪5年(1789)定州王氏谦德堂刻《畿辅丛书》收《考信录》12种。顾颉刚搜罗整理、编成新的《崔东壁遗书》校点书于1936年在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另有198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本。崔述,字武承,号东壁,清直隶大名(今属河北)人。乾隆举人,曾任福建罗源、上杭知县。清代开疑古风气之先的经史学家。一生著述凡34种,88卷。本书36卷,翼录10卷。其中《考信录提要》(一名《考古提要》)2卷,《补上古考信录》2卷,为“前录”2种;《唐虞考信录》4卷,《夏考信录》2卷、《商考信录》2卷、《丰镐考信录》8卷,《洙泗考信录》4卷,为“正录”5种;《丰镐考信别录》3卷,《丰镐考信余录》3卷、《孟子事实录》2卷、《考古续说》2卷,《考信附录》2卷,为“后录”5种;《王政三大典考》3卷、《续风偶识》4卷,《古文尚书辩伪》2卷、《论语余说》1卷,为“翼录”4种。本书取司马迁“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之意以名之。以怀疑、辨伪、考信三者为事。治学以儒家经典为主,凡诸子百家以及秦汉后传注所言为群经所不具者,皆不轻信,必举秦以前史实参互比较,以求其真;对异端邪说不经不言,则辟其缪而一律削去,系统考订了中国上古及历史和孔子、孟子的事迹。其治学用以经证经之法研究古史,与当时正文字、明音训、释名物、考典章的考据学在内容与方法上均有所不同,因而不为时人所重。虽然崔述治学谨严、目光锐敏,但其学术以尊经卫道为宗旨,故唯经是从,疑辨考信到经而止,有一定的局限性。且自信太过,致失是非之准者亦时有之。其疑古辨伪的精神对20世纪20年代崛起的古史辨学派产生很大影响。

辨惑编

辨惑编

元明之际学者谢应芳著,共4卷15篇,另附录1卷(1937年6月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旨在维护儒家纲常名教,反对崇拜佛教、道教和求神问卜等时俗弊端。《四库全书提要》说,谢氏“因吴俗信鬼神,多拘忌。引古人事迹及先儒议论,一一条析而辨之。”其目的在于“能因风俗而药之,用以开导愚迷,其有益于劝戒。”谢氏认为惑民之说,莫大乎老、释,崇信佛、道有害无益;祈祷鬼神是伤风败俗、费事殚财,违背圣贤古训的异端,要求人们废除神祠。在《死生》篇中,指出死生乃自然之道,非人力所为。不必求神问卜,枉求长生不老。要想长寿,就必须活动、劳动。“禹走天下,乘四载,治百川,可谓劳其形矣,而寿百年。颜子肖然坐于陋巷,箪食瓢饮,外不诱于物,内不动于心,而年不及三十。劳其形者长年,安其乐者短命。禀之于天,非人力所能为。”这些观点,有合理因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明代学者曹端“初读谢应芳《辨惑编》,笃好之,一切浮屠、巫觋、风水、时日之说屏不用。上书邑宰,毁淫祠百余,为设里社、里谷坛,使民祈报。年荒劝振,存活甚众。”(《明史·曹端传》)

周易译注

周易译注

黄寿祺译注。冠居“群经”之首的《周易》,是我国古代现存最早的一部奇特的哲学专著。本书将《周易》全文译成易读的现代汉语,并加以详细的注释、解说,对《周易》的历史、读易的方法,每卦、每爻爻辞内在含义等向读者作了深入而又浅近明白的介绍。

诸家神品丹法

诸家神品丹法

诸家神品丹法,撰人不详。从内容看,似为唐宋间道士编集。六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此书辑录数种外丹黄白方术而成。前五卷主要摘录《抱朴子•黄白篇》、《金丹篇》、《孙真人丹经》、《葛仙翁紫霄丹经》等诸家丹书,而以玄真子孟要甫所撰《金丹秘要参同录》殿于其后。故本书疑即孟要甫编撰。孟氏之书主要论述以真龙虎真铅汞炼丹原理及方法。谓真龙乃丹砂中水银,名曰汞;真虎乃黑铅中白银,名日铅。其炼丹步骤,「是将丹砂化出真汞,汞借铅而变作黄芽,黄芽复变作丹砂,丹砂伏火变化还丹」。书中详载其炼养黄芽及将朱砂伏火共炼成丹之方法。原书第六卷又杂录黄白方术三十余种,有点庚法,罨金法、化庚粉法等等。

弥勒来时经

弥勒来时经

全一卷。弥勒六部经之一。译于东晋。译者不详。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与竺法护所译十七纸之下生经(已佚)、鸠摩罗什译之下生经为同本异译。本经之说法中肯,尤以最初及最后之叙述方式异于其他诸经,颇堪注意。经初无‘如是我?闻’之句,以‘舍利弗者,是佛第一弟子’为始,终于‘弥勒佛却后六十亿残六十万岁当来下’。或谓本经系节录自他经,故有此型态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