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
作者:朱棣
明散曲别集。五十一卷。题永乐御制。近人卢前《饮虹簃所刻曲》刊本收小令七百二十二首,套数十四篇。明永乐十五年(1417),明成祖朱棣诏命用南北曲调编诸佛名称歌曲,十八年夏颁降佛曲,勒令各地生员习唱。据明僧幻轮编《释氏稽古略续集》载,该书有明永乐十五年(1417)序刻本,十七年二月二十八日赐僧录司《诸佛菩萨名称歌曲》大小三本。十八年三月初七日,颁御制经序十三篇,圣朝佛菩萨名称佛曲作五十卷,佛名作三十卷,俱入西藏流行。又据1987年《文物》第十期“张掖大佛寺永乐佛曲目录”统计,饮虹簃所刻七卷乃是残本,不足全书百分之三十,尚有一千八百多首佛曲未录刻。目录中北曲调名有二百二十二个,南曲调名有一百二十一个,合计三百四十三个。其中有一小部分南北曲调为过去所未见,还有以汉字标音的少数民族曲调名称十五个,这些都是研究古曲流传演变历史的可贵资料。
章节列表
升序↑- 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序
- 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目录
- 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卷第一
- 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卷第二
- 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卷第三
- 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卷第四
- 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卷第五
- 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卷第六
- 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卷第七
- 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卷第八
- 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卷第九
- 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卷第十
- 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卷第十一
- 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卷第十二
- 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卷第十三
- 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卷第十四
- 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卷第十五
- 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卷第十六
- 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卷第十七
- 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卷第十八
- 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卷第十九
- 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卷第二十
- 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卷第二十一
- 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卷第二十二
- 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卷第二十三
- 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卷第二十四
- 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卷第二十五
- 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卷第二十六
- 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卷第二十七
- 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卷第二十八
- 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卷第二十九
- 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卷第三十
- 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卷第三十一
- 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卷第三十二
- 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卷第三十三
- 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卷第三十四
- 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卷第三十五
- 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卷第三十六
- 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卷第三十七
- 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卷第三十八
- 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卷第三十九
- 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卷第四十
- 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卷第四十一
- 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卷第四十二
- 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卷第四十三
- 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卷第四十四
- 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卷第四十五
- 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卷第四十六
- 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卷第四十七
- 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感应卷第四十八
- 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感应卷第四十九
- 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感应卷第五十
- 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感应卷第五十一
猜你喜欢的书
无名高地有了名
报告文学。老舍著。作于1954年。收于《老舍文集》第7卷。1953年10月,作者随中国人民第三届赴朝慰问团到朝鲜慰问,接着在志愿军某军继续体验生活五个多月,写下了这篇长达22章十数万言的报告文学。为了迫使美军接受停战谈判,早日结束这场罪恶的战争,志愿军某部一营奉命强攻战略要点“老秃山”。他们在地堡成群、火力密集的“老秃山”下守备3个月后,又投入紧张的学习和练兵。接着奉上级的指示,采用“缩短纵深,多路突破”的战术,顽强地投入强攻。全营指战员同仇敌忾,斗志旺盛,经过三个小时的浴血奋战,终于扫清地堡,夺得山头,把胜利的红旗插上“老秃山”的主峰。在二营奉命坚守阵地时,采取了“前少后多,随伤随补”的打法,粉碎了敌人的一次次反扑,取得了辉煌的战果。胜利的消息传遍了全世界,无名高地终于有了名。作品歌颂了抗美援朝的正义战争,揭示了“玩火者必自焚”的历史规律,塑造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全篇详略得当,疏密得体;场面描写气势恢宏,洋溢着英雄主义气氛和感情;叙述语言和人物对话生动传神,慷慨淋漓,具有壮烈情调和阳刚之美。
占察善恶业报经浅释
天竺三藏菩提灯 译, 美国万佛圣城宣化上人讲述,上人于1971年应弟子之请开讲本经,惜未讲完。现就当时所存之录音带整理成文刊出。
释氏六帖
又名《释氏篡要六帖》、《义楚六帖》,二十四卷,五代后周释义楚编集,成书于显德元年(954)。有1990年浙江古籍出版社影印本流通。是一部仿白居易《白氏六帖》的体例编集的以佛教掌故为主要内容的类书。全书分法王利见、信奉毁谤、大法真诠等五十部,各部下又分若干门,总计四百四十门。内容极为广泛,不仅有大量佛教掌故、术语,而且有各种人文掌故和自然知识,诸如三宝含义、大小乘修持、王侯卿相崇佛、僧尼不拜王者的争论、行住坐卧礼仪、高僧德业、圣贤著述、寺舍塔殿的建置、衣物用具、天文地理、医药术数、商贾工巧、飞禽走兽草木虫鱼乃至儒家伦理、道教道法等,无不赅备,书中保存了不少今已失传的隋唐佛书坠简遗文。
一贯别传
主张三教道理一贯的论著。五卷。明·吹万广真撰。收在《嘉兴藏》。本书内容是在阐述儒道释三家重要典籍的精义,或以一经、一章为范围,或单就一句话发挥。卷一为〈儒宗〉,所解的儒家经典有《易经》及《四书》。卷二为〈玄宗〉,解《老子》、《庄子》及《文始经》。卷三至卷五为〈释宗〉,卷三解《心经》、《金刚经》、《弥陀经》、《四十二章经》、《维摩经》、《楞伽经》、《圆觉经》;卷四解《楞严经》;卷五解《法华经》及《华严经》。明末,受王阳明心学的影响,儒家亦究心禅学,主张儒释一致。而佛教徒之间也盛行三教融合的见解,如明末憨山德清注《中庸》、《老子》、《庄子》;蕅益智旭注《四书》、《周易》,本书即是这种风气下的作品。作者认为三教的道理是一鼎之三足,但仍有人无法通达此意。若要解此障碍,‘必参其别传之眼藏’,即主张以禅宗会通三教一贯之旨。
如意轮陀罗尼经
全一卷。唐代菩提流志译于景龙三年(709)。为密教用以消灾祈福之经典之一。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本经共有十品,内容叙述佛应观自在菩萨之请而宣说根本陀罗尼、大心陀罗尼、小心陀罗尼,并说诵持此等陀罗尼之种种功德,及其受持方法。本经之异译本有三:(一)实叉难陀所译之观世音菩萨秘密藏如意轮陀罗尼神咒经,(二) 宝思惟所译之观世音菩萨如意摩尼陀罗尼经,(三)义净所译之观自在菩萨如意心陀罗尼咒经。此三种异本与本经皆译于唐代,其中以菩提流志所译者为最完备。
金身陀罗尼经
佛说金身陀罗尼经,一卷,赵宋施护译。佛为众生说一陀罗尼,念诵之,能得金刚身之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