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邪论

作者:法琳
破邪论

凡二卷。唐代法琳撰。今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二册。书中评破道教之邪说。唐武德四年(621),太史令傅奕上书高祖,以为寺塔、僧尼多于国有害,列述十一条,极力排佛,主张废除佛教、沙门还俗。时法琳等奉敕辨破之,更著书反驳傅奕之邪说,揭示道教之说反于世有害。卷首冠有虞世南之襄阳法琳法师集序。

法琳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清稗类钞

清稗类钞

笔记集。清徐珂编著。不分卷。汇辑野史笔记和当时新闻报刊中关于有清一代的朝野遗闻轶事以及社会政治、经济、学术、文化的事迹,体裁仿清初潘永因《宋稗类钞》,分门别类,按性质、年代先后,以事类相从,资料丰富,对研究清代文史颇有参考价值。全书自“时令”、“气候”、“地理”至“舟车”、“服饰”、“饮食”凡九十二类,一万三千余条,三百万余言。内“著述”、“文学”、“艺术”、“鉴赏”、“戏剧”多述文人学者艺术家之事。因系编著者平时读书随手札记,故大半“隐括其事,贯穿而成斯篇,未能悉记来历”,后人引用,时有难以征信之感,此为本书最大缺点。有民国六年(1917)商务印书馆排印本,分四十八册,冠以诸宗元序、徐珂自序及编辑凡例,1984年中华书局据以重印,分十三册。

老张的哲学

老张的哲学

长篇小说。老舍著。初载于1926年7月至12月《小说月报》第17卷第7—12号。1928年1月由商务印书馆初版。作品以混迹教育界、担任小学校长而又开杂货铺、放高利贷并兼衙门里的挂名巡击的恶棍老张为中心人物,围绕老张为了增加“身分”和“尝尝小老婆的风味”而逼迫债户李老者用侄女抵债,又逼迫债户龙树古将女儿卖给土财主孙八作妾,因而破坏了两对青年的爱情的情节,揭露了老张那“钱本位而三位一体”的人生哲学和丑恶灵魂,也揭露了他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的种种落后、污浊、黑暗和罪恶,批判了旧社会。这是老舍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表现出他擅长描写城市中下层生活的特点,他的正义感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显露出作者独特的幽默讽刺的风格。尽管作品还存在着某些描写太过或故意逗笑的缺点,但还是引起了文坛的重视。朱自清肯定它的“讽刺的情调”和“轻松的文笔”,并将它列入以《阿Q正传》为代表的现代讽刺小说之列(《<老张的哲学>与<赵子曰>》)。周扬指出:它“以现实主义的笔力和幽默辛辣的特点震动了文坛,成为新文学长篇创作中最早出现的硕果之一。”(《怀念老舍同志》)

李宗仁回忆录

李宗仁回忆录

自传体回忆录。作者李宗仁。此书是作者寄居美国期间,于1958年至1962年写成的。1980年广西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整校出版。全书分上下两册,56万字,规模宏大,内容丰富。记叙了李宗仁自童年时代直到出任国民党政府总统这数十年的亲身经历。作者回顾了统一广西、讨袁护国战争、北伐战争、十年内战、八年抗战和三年解放战争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和各种错综复杂的政治矛盾。是一部有重大参考价值的史料。作者还通过其切身体验,对国民党在大陆的大溃败作了深刻的历史的分析。作品采用整齐规则的带有文言色彩的语句写成,简洁利落。

五国故事

五国故事

二卷,不著撰人名氏,据书中所述,盖宋初人也。其书记吴杨氏、南唐李氏、蜀王氏孟氏、南汉刘氏、闽王氏之事,以其地而论,当云四国,以其人而论,当云六国,称曰五国,未详其例。虽属传记,却杂民间传说、趣闻、轶事。五国藩王,多出身微贱,当地位一变,暴政残民,不减前朝。吴主有“烟凝楚岫愁千点,雨滴吴江泪万行”的诗句,正是战乱中人民痛苦的心声。

入菩萨行论广解

入菩萨行论广解

《入菩萨行论》(Bodhisattvacaryavatara,梵),印度後期大乘佛教经典。古印度着名佛教学者寂天(Sāntideva,梵)着。寂天为後期大乘佛教瑜伽中观派的主要理论家,约生活於公元八世纪左右。本论全由偈颂组成,共十品,言简意赅,从劝发菩提心、修菩萨行两个方面,系统论述了後期大乘关於菩萨修心的主要理论,是一部重要的着作。 本论在北宋曾由天息灾自梵文译出,称《菩提行经》,谓是龙树所造,仅八品。但西藏的藏文大藏经中保存有全本,且有杰操大师所撰对该论的「广解」。「广解」精深简要,对阅读该论有较大帮助。 隆莲法师於五十年代初将本记连同「广解」自藏文译出,定名为《入菩萨行论广解》,并承能海法师审定。九十年代,本译本曾油印为四川尼众佛学院教材,其後又曾由陕西省佛教协会弘法利生委员会印刷流通。此次主要依据油印本重新标点校订。标点校订者为吉祥、方广錩、苏军、华方田。

真言要决

真言要决

真言要决,六卷,唐刘仁会述,存卷一、三皆首缺,编号二八二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