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心玄枢

作者:永明延寿
观心玄枢

全一卷。宋代僧永明延寿着。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四册。系延寿由禅宗之立场论述佛教之观心玄旨,谓吾人若欲脱境缚、息分别、具足行施与持戒等之六波罗蜜、护持正法、明法相、了四谛、明三藏、降四魔、辨净染等,皆须由观心之法而得成就;若不观心,则一切错乱颠倒,如九十六种外道。卷末附四六俳偶之偈,抒发愿生唯心净土之念。本书继承天台等观心系之思想,援引诸经典中有关观心之文,阐明‘心即大乘’、‘心即佛性’、‘心摄诸教’等观心之要义。

章节列表

升序↑

猜你喜欢的书

错误的喜剧

错误的喜剧

英国著名剧作家威·莎士比亚所作的一个喜剧。又译《错中错》。首次出版于1623年。叙拉古商人伊勒年轻时在外经商,和妻子生下一对双胞胎儿子,并与领养来的一对穷人家的孩子一起抚养。一次海上遇险,妻子和两家的小儿子一起,随浪飘走,被一艘渔船救起。伊勒打听不到她们的下落,只得独自带着另外两个孩子生活。很多年以后,孩子们长大了。伊勒抚养的两家的大儿子告别父亲,执意去寻找母亲和弟弟,可是一去也没了影踪。剩下孤身一人的伊勒由于做生意时违反了以弗所和叙拉古的规定,又交不起赎金,眼看要被处死。以弗所公爵得知他的遭遇后,十分同情,只要他凑足赎金即可免他不死。外出寻找母亲和弟弟的大安提福勒斯和大德勒米奥,无意间来到弟弟生活的地方——以弗所,由于和自己的弟弟长相酷似,在互不知情的情况下,四人间上演了一幕令人啼笑皆非、阴差阳错的闹剧,惹出了一连串麻烦和故事。最后,当兄弟四人同时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时候,误会消除,全家人终于高兴地团聚了。

中国文化要义

中国文化要义

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与伦理道德著作。梁漱溟著。写于1941年至1949年,1949年路明书店出版。本书共13章,即“绪论”、“从中国人的家说起”、“集团生活的西方人”、“中国人缺乏集团生活”、“中国是伦理本位的社会”、“以道德代宗教”、“理性——人类的特征”、“阶级的对立与职业分途”、“中国是否一国家”、“治道与治世”、“循环于一治一乱而无革命”、“人类文化之早熟”、“文化早熟后之中国”、“结论”。本书认定“孔子精神”、“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支柱。认为人之所以不同于动物,是因为有“向上之心”。人与人之间应发扬孔子的“互让”精神。西方奉行“个人本位主义”,中国则奉行“伦理本位主义”。这是由于孔子独具慧眼,最早“看出人类真切美善底感情,发端在家庭,培养在家庭”。认为在这个基础上培养起来的伦理关系要求互以对方为重,讲情谊,讲义务,讲调和折衷。认为人的心思作用有两面,“知的一面曰理智;情的一面曰理性”,理性高于理智,“只有理性是主人”,理性就是父慈子孝的伦理情谊和好善改过的向上之心。还提出不是经济决定文化,而是文化推动了经济,决定了经济。而道德就是文化的核心。社会的治理不在武力而在教化,不在法律而在社会礼俗。“以道德代宗教,以礼俗代法律”是“中国文明一大异彩”。本书对全面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积极意义,但推崇封建道德,反对革新,是消极的。

新刊校正音释易经

新刊校正音释易经

此《新刊校正音释易经》,全书共两册,四卷,分:周易上经、下经,系辞上传、下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以《周易》白文为主。此为明代刊本,卷首有新刊会通馆校正音释周易程子传序,可能是翻刻明弘治年间华氏会通馆音释五经。序(序首叶前半面残) 新刊会通馆校正音释周易程子传序 卷一:周易上经 卷二:周易下经 卷三:系辞上传 卷四:系辞下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

道德真经广圣义节略

道德真经广圣义节略

道德真经广圣义节略,原题「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四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卷前有《道德真经外传》。按《续修四库全书提要》谓此书「其非玄宗御制明矣。……此盖诸臣所撰,或后人所为也」。《天一阁具存书目》称玄宗所撰《道德真经疏》十卷本与四卷本回异。又有当代学者检考其文,断此书作于玄宗之后。今按,此书即唐末道士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之节录本。卷前所谓《道德真经外传》,是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之序,正文四卷亦从杜氏之书节录而出。杜氏为唐玄宗《道德经》注疏作义释,「义曰」乃杜氏所作。

长沙方歌括

长沙方歌括

方书著作。六卷。清 ·陈念祖撰于1803年。“长沙方”即指张仲景《伤寒论》方。陈氏将《伤寒论》方的主治、药物、用量及煮服法等,以诗歌的形式予以编撰,使读者易于习诵。其长子陈蔚另写方注,共成一帙。现存初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陈氏指出长沙方“其义精,其法严,毫厘、千里之判,无一不了然于心,而后从心变化而不穷”。

十八家诗抄

十八家诗抄

古代诗歌选集。清代曾国藩编选。共28卷。十八家为魏晋南北朝的曹植﹑阮籍﹑陶渊明﹑谢灵运﹑鲍照﹑谢朓六家﹐唐代的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李商隐﹑杜牧八家﹐宋代的苏轼﹑黄庭坚﹑陆游三家﹐金代元好问一家﹐共选古﹑近体诗6599首﹐有少量评点和校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