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容录
作者:行秀
凡六卷。南宋万松行秀撰。又称万松老人评唱天童和尚颂古从容庵录、天童觉和尚颂古从容庵录。今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系将天童山宏智正觉禅师所作颂古百则附加示众、着语、评唱而成。从容,为万松行秀晚年所居庵名。本书所以作成,初系行秀之门人耶律楚材,因随从元太祖成吉思汗西征,悲于远离其师,遂屡致书请师评唱天童颂古。行秀乃于燕京报恩寺从容庵撰此书,命侍者离知笔录,元太祖八年(1223),送往西域予楚材,翌年楚材作序。其中各则均分为示众、本则(公案)、颂古(文中附加短评─着语)、评唱等四部分,示众相当于碧岩录之垂示,系说明一则之宗旨;本则为古则公案,叙述先人证悟之因缘;颂古为宏智以偈颂拈提,说明本则之宗旨;着语为将本则、颂古之语句加以解说短评;以评唱部分为本书重点。本书与碧岩录并称禅门二大宝典,碧岩录属临济宗系统,本书则属曹洞宗系统。注疏有默绍之从容录颂解一卷、松云之从容录事略十七卷、鼎三之从容录接觜录二卷、梵丁之从容录笔削一卷等。
章节列表
升序↑行秀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诸真内丹集要
诸真内丹集要,元代全真道士玄全子编集。三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此书摘录部分内丹著作,汇编成书。上中二卷辑录《老子函谷关记》、《钟离真人还丹歌》、《玉母口诀》、《太上内观正诀》等内丹歌诀十九篇。下卷收录《青霞真人内用秘文》、《论八节》、《论六通》等三篇论文。全书各篇歌诀论文大多论述内丹原理及炼丹方法,解释名词术语,说明修炼所应达到之境界及注意事项等。是为研究唐宋金元内丹理论之重要参考书。
黄帝内经太素
医经著作。是《黄帝内经》的一种古传本。包括《素问》、《针经》(即《灵枢》)两部分的内容。系战国时期的韩国诸公孙,将《内经》一书加以改编,重新整理为20篇,称为 《黄帝太素》(据《七略》),此本流传至唐初,又经杨上善等进行了整理改编,并作了详细的注释,名 《黄帝内经太素》,由原来的20卷扩充为30卷。后来日本政府也将《太素》列入医事法令中,定为学医必读的重要教材,且出现了日本医家的《太素》注本。十三世纪后,《太素》在国内一度亡佚,此时在日本医书中虽仍被引用,但十六世纪以后此书在日本也下落不明,直到十九世纪初日本学者才开始从仁和寺等地陆续发掘出此书的残卷,并在中国和日本出现了校勘、注释的多种刊本。但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太素》共25卷,其余5卷均已失传。本书在考校字义、诠释发挥和引录古医书佚文等方面,对研读《内经》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书现存有十余种版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洞玄灵宝道要经
《洞玄灵宝道要经》,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似为隋唐道士所作,一卷,收入洞玄部本文类。经文乃高明真王演说。全书主旨在宣扬孝道。谓孝道为大道之要,「道在至孝,不孝非道也」;「奉吾道者,当先行孝道而后行道,故名孝道」。又称修行孝道可永断生死烦恼因缘,身心快乐。不忠不孝,反逆父母,杀害君主,谓之十恶。生犯王法,死入地狱受考,永无出期。
青溪暇笔
明代文言笔记小说集, 姚福撰。今存版本有《顾氏明朝四十家小说》本、《纪录汇编》本、 《今献汇言》本、《续说郛》本、 《五朝小说》本、 《说库》本、 《历代小史》本等。唯《历代小史》本题作《清溪暇笔》。按《四库全书总目》作三卷,而作者自序作二卷。自序在提到写作经过时说,作者是从平日的读书或见闻中拈出“其中可惊、可喜、可怪、可笑、可考、可疑者”而写成的, 此书杂记作者读书所得及杂录耳目见闻等。共三卷,其首卷所述明初轶事,多为正史所不载者,可补正史之不足,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其它无甚可采。
行营杂录
太祖初受周幼主命北讨,至陈桥为三军推戴,时太后以下眷属悉在定力院设斋,有司来搜捕,主僧令登阁而固其扃钥。俄大搜索,僧绐云:“皆散走,不知所之矣。”甲士入寺,升梯且开钥,见蛛网布满其上,而尘埃凝积若累年不曾开者。乃相告曰:“是安得有人。”遂皆去,有顷,太祖已践祚矣。
忍不住的新努力
本书是文化大师胡适经典随笔集,完整收录胡适34篇传世杰作,完美展现了胡适的人生哲学,篇目总计五类:有意思的生活方式观察、容忍与自由的价值取向、对迷茫青年的人生解惑、反思反省的留学生涯、在路上的感悟心得…… 全书洋溢着自由温和的乐观气息,有助迷茫中的年轻人走出逆境,获得精神成长,找到真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