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明慧经禅师语录

作者:无明慧经
无明慧经禅师语录

无明慧经禅师语录,四卷,明慧经说,元贤重编,刘崇庆序,日本性融跋,尉直正公跋,附塔铭,补刻嘉兴本明黄端伯序、德清赞。内题寿昌和尚语录,或寿昌无明和尚语录,或寿昌语录。

无明慧经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午后曳航

午后曳航

《午后曳航》的小主人公黑田登8岁丧父,与经营洋货店的寡母房子相依为命。一年夏天33岁的房子带着13岁的阿登参观货轮,她与海员冢崎龙二邂逅,34岁的单身汉龙二简直像是做了一场梦。平时龙二认为自己有一种特殊的宿命,他曾有过这样一个离奇的梦:在海的远方的某个角落,有一个美貌的女人在等待着他,得到她的时候自己就会在荣誉中死去。所以他一见房子就钟情,房子也很快就投刭他的怀抱里。阿登在自己家里通过小孔窥见自己的母亲与龙二的关系,目睹龙二的肉体和动作的瞬间,觉得“像遇见奇迹般的瞬间”,于是他将热爱海转为崇拜龙二,把龙二当作海的象征。两天以后,龙二又出海去了。四个月后,在一个冬天的日子里,龙二从海上归来,再次上房子家,两人从此再也不分离了。龙二向房子求爱,两人订了婚。龙二决心开始熟悉陆上的生活,不再出海了。阿登认为龙二离开了海,就意味着背叛了美,对龙二十分冷淡。再加上平时他和小伙伴都认为“世界是由若干单纯的符号和决定所构成的”,“生殖是虚构的,因此社会也是虚构的。父亲、教师只是父亲、教师就是犯大罪。”当母亲和和龙二快将结婚的时候,他觉得龙二成为父亲就将是陆上最坏的东西。他对龙二彻底失望了。于是他和小伙伴们将龙二诱骗到一个面对大海的山坡上,让龙二一边讲海的故事,一边喝下他们放了过量安眠药的红茶。龙二永远安眠了。

诂训柳先生文集

诂训柳先生文集

四十五卷。《外集》二卷。《新编外集》一卷。唐柳宗元撰。柳宗元散文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可分为:议论文、传记文、寓言、山水游记四种。著作有多种。现存有 《柳宗元集》等。此书由宋韩醇音释。韩醇,字仲韶,临邛 (今四川邛崃)人。其始末未详。柳宗元集为刘禹锡所编。其后卷目有增损,在宋时已有四本。一为三十三卷,有元符闲京师刊行本。另有曾丞相家本、安元献家本。一为四十五卷之本,出自穆修家。据称,为刘禹锡原本。陈振孙《书录解题》曰,刘禹锡作序,称编次其文为三十二通。退之之志若祭文附第一通之末。今世所行本皆四十五卷,又不附志文。非当时本。考今本所载刘禹锡序,实作四十五通,不作三十二通。与陈振孙所说不符。或后人追改刘禹锡之序,以合见行之卷数,亦未可知。刻韩柳集者自穆修始。虽非刘禹锡之旧第,诸家之本亦无更古于是本者。政和中,胥山沈晦取各本参校,独据此本为正,而以诸本所余者别作外集二卷,附之于后,至淳熙中,韩醇因沈氏之本为之笺注。又搜葺遗佚,别成一卷,附于外集之末。韩醇先作《韩集全解》,后又注柳文。其书与张敦颐《韩柳音辨》同时并出,而详博实过之。魏仲举《五百家注》亦多引其说。明唐觐《延州笔记》尝摘其注。有明刊本、济美堂柳集四十五卷本、明嘉靖中东吴郭云鹏重刊宋本、天启壬戌柳氏重刊本、明游氏刊本,苏城汪氏有残宋本、祠堂书目有残宋本、天禄目有宋板韩醇训诂本、南宋大字无注本《四库全书》本等。

宋史专题课

宋史专题课

本书是由北京大学的邓广铭、漆侠两位历史系教授著作的《宋史专题课》,本书从中国历史发展规律来研讨、察看宋代的历史。具体内容包括宋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北宋的政治改革运动、南宋初年对金的斗争、宋代的社会生产力、宋代封建经济制度的演变、宋代的手工业生产等。

北里志

北里志

唐孙棨撰。一卷。棨字文威,自号无为。官翰林学士。居长安中,颇有介静之名。忧患风教,以警世人,因撰是编。成书于唐僖宗中和年间(881—884) ,约七千余字。北里,即唐长安城平康里,诸妓所聚居之地。仆马豪华,宴游崇侈。记载晚唐长安城北平康里歌妓生活以及士大夫冶游妓故事,可从中考见唐时京都市民生活,有一定史料价值。《宋史艺文志》、《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均入小说家。有《续百川学海》本、 《古今说海》本、《说郛》本、 《五朝小说》本等。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编入《中国文学参考资料小丛书》出版。

唐宋词简释

唐宋词简释

古代诗词选本。唐圭璋著。是编选录唐五代词56首、宋词176首予以“简释”,专门分析词的章法结构与艺术技巧,诸如词之起结、过片、层次、转折、脉络、语言、声韵、气魄以及对自然景色之描绘,人物形象之刻画,情感心态之表达等,皆细加阐释,细致人微,语多精辟。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7月出版。该书原为1940年著者在重庆中央大学教授词学时的讲稿,意在辅导学生领会词旨。其中宋词部分是在朱祖谋《宋词三百首》的基础上增删而成。原稿没有唐五代词,此次出版增选唐五代文人词14家。从而使该书基本体现出唐五代宋词的发展概况,词家的风格、流派特点等。

檀弓疑问

檀弓疑问

一卷。清邵泰衢(生卒年不详)撰。泰衢字鹤亭,浙江钱塘人。雍正初任钦天监左监副。精研礼学,兼明算术。着有《史记疑问》等。是书因《礼记》出自汉儒,而《檀弓》一篇却多有附会之处,故摘其可疑者,逐条论证辨析。如脱骖旧馆人为失礼之正,以夫子多尊之事为杳冥渺茫,皆非圣人所宜出。又如,亲丧哭无常声,不应以孺子泣为难继;居仇者不反兵而斗为启乱端;曾点之独乃志大而有所不为,非狂肆之狂,如此等等,所辨都明白正大,深中理解。然亦间有疏于考据者,如“师及齐师战于郎”一条,以“郎”读为“郊”字,是以《春秋战于郊》之文为据的,殊不知鲁实有二郎。然偶有疏舛,仍不伤大旨。有刊本,与其《史记疑问》会刊,两淮马裕家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