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母

一 [一人]Zpb中华典藏网

有六施设:是蕴施设、处施设、界施设、谛施设、根施设、人施设。Zpb中华典藏网

几许之蕴是蕴施设耶?是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如此之蕴是蕴施设。Zpb中华典藏网

几许之处是处施设耶?是十二处:眼处、色处、耳处、声处、鼻处、香处、舌处、味处、身处、触处、意处、法处。如此之处是处施设。Zpb中华典藏网

几许之界是界施设耶?是十八界: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身触界、意界、法界、意识界。如此之界是界施设。Zpb中华典藏网

几许之谛是谛施设耶?是四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如此之谛是谛施设。Zpb中华典藏网

几许之根是根施设耶?是二十二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命根、女根、男根、乐根、苦根、喜根、忧根、舍根、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未知当知根、已知根、具知根。如此之根是根施设。Zpb中华典藏网

几许之人是人施设耶?Zpb中华典藏网

Zpb中华典藏网

时解脱。Zpb中华典藏网

Zpb中华典藏网

不时解脱。Zpb中华典藏网

Zpb中华典藏网

动法。Zpb中华典藏网

Zpb中华典藏网

不动法。Zpb中华典藏网

Zpb中华典藏网

退法。Zpb中华典藏网

Zpb中华典藏网

不退法。Zpb中华典藏网

Zpb中华典藏网

思不能。Zpb中华典藏网

Zpb中华典藏网

护不能。Zpb中华典藏网

Zpb中华典藏网

凡夫。Zpb中华典藏网

一〇Zpb中华典藏网

种性。Zpb中华典藏网

一一Zpb中华典藏网

怖畏抑制。Zpb中华典藏网

一二Zpb中华典藏网

不怖畏抑制。Zpb中华典藏网

一三Zpb中华典藏网

不能行。Zpb中华典藏网

一四Zpb中华典藏网

能行。Zpb中华典藏网

一五Zpb中华典藏网

决定。Zpb中华典藏网

一六Zpb中华典藏网

不决定。Zpb中华典藏网

一七Zpb中华典藏网

[四]向。Zpb中华典藏网

一八Zpb中华典藏网

[四]果住。Zpb中华典藏网

一九Zpb中华典藏网

首等。Zpb中华典藏网

二〇Zpb中华典藏网

住劫。Zpb中华典藏网

二一Zpb中华典藏网

圣。Zpb中华典藏网

二二Zpb中华典藏网

非圣。Zpb中华典藏网

二三Zpb中华典藏网

有学。Zpb中华典藏网

二四Zpb中华典藏网

无学。Zpb中华典藏网

二五Zpb中华典藏网

非学非无学。Zpb中华典藏网

二六Zpb中华典藏网

三明。Zpb中华典藏网

二七Zpb中华典藏网

六通。Zpb中华典藏网

二八Zpb中华典藏网

正自觉。Zpb中华典藏网

二九Zpb中华典藏网

独觉。Zpb中华典藏网

三〇Zpb中华典藏网

俱分解脱。Zpb中华典藏网

三一Zpb中华典藏网

慧解脱。Zpb中华典藏网

三二Zpb中华典藏网

身证。Zpb中华典藏网

三三Zpb中华典藏网

见至。Zpb中华典藏网

三四Zpb中华典藏网

信解。Zpb中华典藏网

三五Zpb中华典藏网

随法行。Zpb中华典藏网

三六Zpb中华典藏网

随信行。Zpb中华典藏网

三七Zpb中华典藏网

极七返。Zpb中华典藏网

三八Zpb中华典藏网

家家。Zpb中华典藏网

三九Zpb中华典藏网

一种。Zpb中华典藏网

四〇Zpb中华典藏网

一来。Zpb中华典藏网

四一Zpb中华典藏网

不还。Zpb中华典藏网

四二Zpb中华典藏网

中般涅槃。Zpb中华典藏网

四三Zpb中华典藏网

生般涅槃。Zpb中华典藏网

四四Zpb中华典藏网

无行般涅槃。Zpb中华典藏网

四五Zpb中华典藏网

有行般涅槃。Zpb中华典藏网

四六Zpb中华典藏网

上流趣阿迦腻吒[天]。Zpb中华典藏网

四七Zpb中华典藏网

预流、预流果能作证向人。Zpb中华典藏网

四八Zpb中华典藏网

一来、一来果能作证向人。Zpb中华典藏网

四九Zpb中华典藏网

不还、不还果能作证向人。Zpb中华典藏网

五〇Zpb中华典藏网

阿罗汉、阿罗汉果能作证向人。Zpb中华典藏网

二 [二人]Zpb中华典藏网

Zpb中华典藏网

忿与恨。Zpb中华典藏网

Zpb中华典藏网

覆与恼。Zpb中华典藏网

Zpb中华典藏网

嫉与悭。Zpb中华典藏网

Zpb中华典藏网

诳与谄。Zpb中华典藏网

Zpb中华典藏网

无惭与无愧。Zpb中华典藏网

Zpb中华典藏网

恶言与恶友。Zpb中华典藏网

Zpb中华典藏网

不护根门与食不知量。Zpb中华典藏网

Zpb中华典藏网

失念与不正知。Zpb中华典藏网

Zpb中华典藏网

破戒与破见。Zpb中华典藏网

一〇Zpb中华典藏网

内结与外结。Zpb中华典藏网

一一Zpb中华典藏网

不忿与不恨。Zpb中华典藏网

一二Zpb中华典藏网

不覆与不恼害。Zpb中华典藏网

一三Zpb中华典藏网

不嫉与不悭。Zpb中华典藏网

一四Zpb中华典藏网

不诳与不谄。Zpb中华典藏网

一五Zpb中华典藏网

惭与愧。Zpb中华典藏网

一六Zpb中华典藏网

善言与善友。Zpb中华典藏网

一七Zpb中华典藏网

护根门与食知量。Zpb中华典藏网

一八Zpb中华典藏网

正念树立与正知。Zpb中华典藏网

一九Zpb中华典藏网

戒具足与见具足。Zpb中华典藏网

二〇Zpb中华典藏网

于世间难得二人。Zpb中华典藏网

二一Zpb中华典藏网

难满足二人。Zpb中华典藏网

二二Zpb中华典藏网

易满足二人。Zpb中华典藏网

二三Zpb中华典藏网

漏增二人。Zpb中华典藏网

二四Zpb中华典藏网

不漏增二人。Zpb中华典藏网

二五Zpb中华典藏网

劣意向与胜意向。Zpb中华典藏网

二六Zpb中华典藏网

自足与他足。Zpb中华典藏网

三 [三人]Zpb中华典藏网

Zpb中华典藏网

无希望、正希望、离希望。Zpb中华典藏网

Zpb中华典藏网

三病喻人。Zpb中华典藏网

Zpb中华典藏网

身证、见至、信解。Zpb中华典藏网

Zpb中华典藏网

粪语、华语、蜜语者。Zpb中华典藏网

Zpb中华典藏网

漏疮喻心人、电光喻心人、金刚喻心人。Zpb中华典藏网

Zpb中华典藏网

盲、一眼、两眼。Zpb中华典藏网

Zpb中华典藏网

覆慧人、膝慧人、广慧人。Zpb中华典藏网

Zpb中华典藏网

此处有欲与有之未离欲一类人,此处于欲而离欲于有而未离欲一类人,此处于欲与有之离欲一类人。Zpb中华典藏网

Zpb中华典藏网

石刻喻人、地刻喻人、水刻喻人。Zpb中华典藏网

一〇Zpb中华典藏网

三树皮衣喻人。Zpb中华典藏网

一一Zpb中华典藏网

三迦尸迦衣喻人。Zpb中华典藏网

一二Zpb中华典藏网

易计量、难计量、无计量。Zpb中华典藏网

一三Zpb中华典藏网

此处有不可亲近、不可倚亲、不可伺候一类人;此处有可亲近、可倚亲、可伺候一类人;此处有恭敬、尊重而可亲近、可倚亲、可伺候一类人。Zpb中华典藏网

一四Zpb中华典藏网

此处有可厌弃、不可亲近、不可倚亲、不可伺候一类人;此处有可舍弃、不可亲近、不可倚亲、不可伺候一类人;此处有可亲近、可倚亲、可伺候一类人。Zpb中华典藏网

一五Zpb中华典藏网

此处于戒完全行而于定与慧一分行一类之人;此处于戒与定完全行而于慧一分行一类之人;此处于戒与定与慧完全行一类之人。Zpb中华典藏网

一六Zpb中华典藏网

三师。Zpb中华典藏网

一七Zpb中华典藏网

其他之三师。Zpb中华典藏网

四 [四人]Zpb中华典藏网

Zpb中华典藏网

不善士、由不善士更为不善士者,善士、由善士更为善士者。Zpb中华典藏网

Zpb中华典藏网

恶人、由恶人更为恶人者,善人、由善人更为善人者。Zpb中华典藏网

Zpb中华典藏网

恶法、由恶法更为恶法者,善法、由善法更为善法者。Zpb中华典藏网

Zpb中华典藏网

有罪、多罪、少罪、无罪。Zpb中华典藏网

Zpb中华典藏网

略开知、广演知、所引导、文句为最。Zpb中华典藏网

Zpb中华典藏网

以相应辩非为自在辩者、以自在辩非为相应辩者、以相应辩为自在辩者、非相应辩为非自在辩者。Zpb中华典藏网

七四Zpb中华典藏网

说法人。Zpb中华典藏网

八四Zpb中华典藏网

云喻人。Zpb中华典藏网

九四Zpb中华典藏网

鼠喻人。Zpb中华典藏网

一〇Zpb中华典藏网

四庵摩罗果喻人。Zpb中华典藏网

一一Zpb中华典藏网

四瓶喻人。Zpb中华典藏网

一二Zpb中华典藏网

四池喻人。Zpb中华典藏网

一三Zpb中华典藏网

四轭牛喻人。Zpb中华典藏网

一四Zpb中华典藏网

四蛇喻人。Zpb中华典藏网

一五Zpb中华典藏网

此处有不查、不究不应称赞者一类之人;此处有不查、不究应称赞者而不称赞一类之人;此处有不查、不究于不应信之处而生信一类之人;此处有不查、不究于可信之处而生不信一类之人。Zpb中华典藏网

一六Zpb中华典藏网

此处有查究,不称赞不可称赞者一类之人,此处有查究,称赞可称赞者一类之人,此处有查究,于不可信之处而生不信一类之人,此处有查究,于可信之处而生信一类之人。Zpb中华典藏网

一七Zpb中华典藏网

此处,其时有不应称赞者真实、正当不称赞,其时有应称赞者真实、正当不称赞一类之人;此处,其时有应称赞者真实正当称赞,其时又有不应称赞者真实、正当不称赞不一类之人;此处,其时有不应称赞者真实、正当不称赞,其时有可称赞者真实、正当称赞一类之人;此处,其时有不可称赞者真实、正当不称赞,其时亦有可称赞者真实、正当不称赞一类之人。Zpb中华典藏网

一八Zpb中华典藏网

依起策之果而生活,依功德之果而不生活者;依功德之果而生活,依起策之果而不生活者;依起策之果而生活,又依功德之果而生活者;亦不依起策之果而生活,又亦不依功德之果而生活者。Zpb中华典藏网

一九Zpb中华典藏网

以阇而趣向阇者,以闇而趣向明者,以明而趣向闇者,以明而趣向明者。Zpb中华典藏网

二〇Zpb中华典藏网

以[今]下而为[当来]下,以[今]下而为[当来]上,以[今]上而为[当来]下,以[今]上而为[当来]上者。Zpb中华典藏网

二一Zpb中华典藏网

四树喻人。Zpb中华典藏网

二二Zpb中华典藏网

以色为量而信色者,以声为量而信声者,以粗为量而信粗者,以法为量而信法者。Zpb中华典藏网

二三Zpb中华典藏网

此处有行自利而不行利他一类之人,此处有行利他而不行自利一类之人,此处有行自利及行利他一类之人,此处有不行自利及不行利他一类之人。Zpb中华典藏网

二四Zpb中华典藏网

此处,于自苦而勤自苦一类之人;此处,令他苦而勤令他苦一类之人;此处,于自苦自勤苦者,令他苦而勤令他苦一类之人;此处,勤于自苦自苦者;勤于他苦他苦者一类之人;此处,不自苦不勤于自苦,不他苦不勤于他苦一类之人。Zpb中华典藏网

二五Zpb中华典藏网

有贪、有瞋、有痴、有慢。Zpb中华典藏网

二六Zpb中华典藏网

此处有得内心之止,依增上慧不得法之观一类之人;此处依增上慧得法观,不得内心之止一类之人;此处有得内心之止,又依增上慧得法观一类之人;此处亦不得内心之止,依增上慧亦不得法观一类之人。Zpb中华典藏网

二七Zpb中华典藏网

顺流行人、逆流行人、自住人、已渡彼岸而住于到彼岸果之婆罗门人。Zpb中华典藏网

二八Zpb中华典藏网

以少闻而闻不达成,以少闻而闻达成,以多闻而闻不达成,以多闻而闻达成者。Zpb中华典藏网

二九Zpb中华典藏网

不动沙门、红莲华沙门、白莲华沙门、沙门中之柔软沙门。Zpb中华典藏网

五 [五人]Zpb中华典藏网

Zpb中华典藏网

此处有一类之人,作[违犯之]行,又悔,又如实不知彼之心解脱、慧解脱,此中彼其等已生之恶不善法无余而灭。此处有一类之人,作[违犯之]行,不悔,又如实不知彼之心解脱、慧解脱,此中彼其等已生之恶不善法无余灭。此处有一类之人,不作[违犯之]行,亦悔,又如实不知彼之心解脱、慧解脱,此中彼其等已生之恶不善法无余灭。此处有一类之人,不作[违犯]之行,不悔,又如实不知彼之心解脱、慧解脱,此中彼其等已生之恶不善法无余灭。Zpb中华典藏网

Zpb中华典藏网

施已而轻蔑者、共住而轻蔑者、轻信者、不确信者、钝痴者。Zpb中华典藏网

Zpb中华典藏网

五之战士喻人。Zpb中华典藏网

Zpb中华典藏网

五之乞食者。Zpb中华典藏网

Zpb中华典藏网

五之不后食者。Zpb中华典藏网

Zpb中华典藏网

五之一食者。Zpb中华典藏网

Zpb中华典藏网

五之粪扫衣者。Zpb中华典藏网

Zpb中华典藏网

五之但三依者。Zpb中华典藏网

Zpb中华典藏网

五之树下住林者。Zpb中华典藏网

一〇Zpb中华典藏网

五之树下住者。Zpb中华典藏网

一一Zpb中华典藏网

五之回处坐者。Zpb中华典藏网

一二Zpb中华典藏网

五之常坐者。Zpb中华典藏网

一三Zpb中华典藏网

五之随得座者。Zpb中华典藏网

一四Zpb中华典藏网

五之冢间坐者。Zpb中华典藏网

六 [六人]Zpb中华典藏网

Zpb中华典藏网

此处先不随闻诸法,自现等觉诸谛,又于彼处获得一切智,又于诸果成为自在性一类之人;此处先不随闻诸法,自现等觉诸谛,于彼处不获一切智,于诸果不成为自在[性]一类之人;此处曾不随闻诸法,自现等觉诸谛,于现法为苦之边际,为声闻之最上一类之人;此处先不随闻诸法,自现等觉诸谛,于现法为苦之边际,不成为声闻之最上一类之人;此处先不随闻诸法,自现等觉诸谛,于现法为苦之边成为不还,于现状不来一类之人;此处曾于不随闻诸法,自现等觉诸谛,于现法不为苦之边际,成为一来,还于现状一类之人。Zpb中华典藏网

七 [七人]Zpb中华典藏网

Zpb中华典藏网

七水喻人:是一次沈而沉下者、浮出已而[再]沉下者、浮出已而住立者、浮出已而观察、省察者、浮出已而前进者、浮出已而得立足点者、浮出已而度达彼岸且为住果之婆罗门。Zpb中华典藏网

Zpb中华典藏网

俱分解脱、慧解脱、身证、见至、信解、随法行、随信行。Zpb中华典藏网

八 [八人]Zpb中华典藏网

Zpb中华典藏网

四道具足之人、四果具足之人。Zpb中华典藏网

九 [九人]Zpb中华典藏网

Zpb中华典藏网

等正觉、独觉、俱分解脱、慧解脱、身证、见至、信解、随法行、随信行。Zpb中华典藏网

十 [十心]Zpb中华典藏网

Zpb中华典藏网

以五之此世为终者、以五之此世为舍已而终者。Zpb中华典藏网

人施设论母[毕]Zpb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