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施设论
作者:佚名
巴利名Puggala-pan~n~atti (补特伽罗坋那坻)。系分类说明补特伽罗(人)之书。即主要论述蕴、处、界、根、谛、人我等六施设中之人我施设及人我之各种类。为南传佛教上座部巴利七论之一。内容分论母(巴ma^tika^ )与解说分,解说分为本书主要部分,将论母揭出之一人五十种以下分为一人乃至十人等十章逐一解说,然祗下定义,而无精审之解说。在巴利七论中,一般认为本书与分别论为最早之著作,并且本书与汉译‘舍利弗阿毗昙论’之人品及连结于集众经之‘集异门足论’,具有相当密切之关系。本书现有原文出版及英译( A Designation of Human Types, P.T.S. 1924)、日译南传大藏经第四十七卷)。
猜你喜欢的书
教育思想的演进
《教育思想的演进》根据杜尔凯姆1904-1905年在巴黎大学开设的“法国中等教育史”课程整理而成,是史学界公认的社会史的开山之作。它考察了长达十几个世纪的教育制度和观念史,几乎涵盖了法国启蒙教育从早期教会的“肇发时期”到19世纪的“危机时期”的演进过程。本书不仅把教育观念的演进与思想体系史融通起来,也与教育体制内的制度安排和实践形式环环相扣,以教育为视角和切入点,勾画了一幅现代性在制度化和文明化的意义上从生成到危机的全景。
痘疹心法
痘疹专著。又名《痘疹世医心法》。23卷。明万全 (密斋)撰。刊于嘉靖二十八年 (1549年)。卷首载《痘疹碎金赋》 2篇。次论痘症病因、脏腑经脉见症、部位形色疏密、轻重顺逆、虚实荣枯、兼症与治则、饮食宜忌、常用药物药性与修制法。并摘录前贤有关痘疹论述。其论治法按痘症不同阶段,分发热证治、出见证治、起发证治、成实证治、收靥证治、落痂证治、痘后余毒证治等类。次述疹毒证治、妇女痘疹证治。书中收治痘疹方近150首。另收录作者若干医案,并用歌诀予以概括说明。全书内容详备,立论以临床为依据,以辨证论治为原则,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痘疮证治方药系统。可谓继钱乙、陈文中二氏之后又一治痘名著。现存《万密斋医学全书》本及清康熙五十一年 (1712年)刻本、其他清刻本; 另有日本享保十三年 (1728年) 田边含英堂等合刻本,此刻本题作 《痘疹心要全书》,分为《格致要论》 (11卷)、《世医心法》 (12卷)两部分,后者收入《痘疹碎金赋》,分述痘疹各期证治。这部分内容亦收入《痘疹全书》 中。并存明、清刻本、日刊本。此外,尚有2卷节要本(亦名 《痘疹全书》) 收入《痘疹大全八种》 中。
静春堂集
诗别集。元袁易(堂名静春) 著,袁易殁后,其子袁泰所编。四卷。卷前有龚、陆文圭、杨载、汤弥昌诸序,钱仲鼎、郭麟孙 识语,虞集题辞以及陈绎曾后序等,序后是黄 溍撰《袁君墓志铭》。集中所收诗未按体裁类 编,卷末附录三则,收其子袁泰、孙袁养福诗十 三首及其他有关二人的诗文。附录后,还有三 组有关本集的题跋。《四库全书总目》评曰:“元 作者绮缛居多,易诗虽所传无几,而风骨遒上, 固足以高步一时。”其集现存《四库全书》本,另 有《知不足斋丛书》和《丛书集成初编》本(均题 为《静春堂诗集》)。《元诗选》初集录其诗四十 五首,附其子袁泰诗四首,亦题为《静春堂集》。
王梵志诗集
王梵志诗集,一卷,邓庆长题记,编号二八六三。梵志原名梵天,卫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南)人。唐代著名诗僧。其诗大半属说理格言,质朴浅显,极似佛家偈语;亦有少数作品,描写个人生活心境,生动自然,别具特色。原集久佚,历代书目不见著录,《全唐诗》亦不曾收其诗作。敦煌石室卷子出,始发现其作品。原卷为英人斯坦因劫往伦敦者有六种残卷,现藏不列颠博物院。为法人伯希和劫往巴黎者有五种残卷。现巴黎图书馆藏有《王梵志诗》三残卷,其中后汉乾祐二年(949)樊文昇写本(伯4094)日本羽田亨曾影照,近人董康亦曾就之手抄一本。国内印行者有刘復校录本,载《敦煌掇琐》。郑振铎校补本,载《世界文库》第五册。郑本系就巴黎国家图书馆所藏(伯2718)录出,又以(伯3266)残卷参校,共有诗九十二首。一九八二年,中华书局出版张锡厚《王梵志诗校辑》,较为赅备。
大普贤陀罗尼经
开元附梁录
根本咒一,治病咒六。
罗湖野录
宋代笔记。4卷。释晓莹著。此书卷首有绍兴二十五年(1155)自序,谓以倦游归憩罗湖之上,因追忆昔所闻见,录为4卷。其中多载禅门公案及机锋语句,有关士大夫投赠往来篇什亦甚多。集录丛林见闻、诸方尊宿提唱之语、友朋谈说议论之言,亦从残碑蠹简中摘录有关资料,汇编成书,约近百篇。详录当时禅门公案、机锋语句、缁徒故实,具有史料价值,被列为禅门七部书之一,厉鹗《宋诗纪事》多采此书。《四库全书总目》入释子类存目。有《宝颜堂秘笈》本、《丛书集成初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