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照国师语录
作者:隐元猜你喜欢的书
名士风流
法国作家西蒙·波伏娃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54年。小说主要讲述了法国知识分子在二战后为法国的前途进行求索的故事。1944年的圣诞节之夜,功成名就的作家亨利在家里举行聚会,庆祝战争的胜利,讨论国家的前途。他们是思想文化界、政治界的一些风流人物。他的老师兼挚友迪布勒伊是位有影响的政治家,他成立了一个独立性较强的左派组织,并把亨利创办的《希望报》纳入到这个组织中。战后两大阵营进入冷战,国际形势紧张,亨利和迪布勒伊发生了分歧。最后,由于两人的信念一致,走到了一起,亨利娶了迪布勒伊的女儿,迪布勒伊的妻子也因不切实际的婚外情又回到家里。综观整部作品,作者通过对主人公的工作及家庭生活的展示,真实地反映出二战后法国知识分子对国家前途的彷徨、求索的急切心情,揭示了当时法国社会内部两大阵营的矛盾与冲突。该作获得1954年法国龚古尔文学奖。
中国绘画常识
陈师曾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国美术普及教育,本书便是先生这一教育信念的结晶。全书从远古时期文字与绘画的起源说起,梳理先秦到清代中国画的发展脉络、技法沿革、题材变迁以及重要的画派、画家等,并精选中国绘画史上的百余幅代表画作,展现中国历史上绘画艺术的杰出成就,从而使读者对中国历代绘画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东域传灯目录
东域传灯目录,一卷,日本永超集,编号二一八三。
摩诃止观
凡十卷(或作二十卷)。天台大师智顗(538~597)讲述于隋代开皇十四年(594),弟子灌顶(561~627)笔录。又称天台摩诃止观。略称止观。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与法华玄义、法华文句合称法华三大部。本书为智顗晚年所讲述,亦为其著作中体系最圆熟之论书。书中详说圆顿止观之法,阐述智顗独特之宗教体验与宗教实践。智顗为叙说以禅观思惟体得超常识之宗教境界之蕴奥─圆顿止观,故将其具体实践法分成总论略说(五略)与别论广说(十广),详加解说。五略,指发大心、修大行、感大果、裂大网、归大处等五段;十广,指大意、释名、体相、摄法、偏圆、方便、正观、果报、起教、旨归等十章;二者并称五略十广。据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一之一载,本书原有三种类本,一为二十卷,一为十卷,第三种即今本,三者皆称圆顿止观,时人传说第二者为广本,第三者为略本,实则第三乃第二之再治本,而改题为摩诃止观。宋代天圣二年(1024),依遵式之奏请,将本书入藏;淳熙三年(1176),大藏开版时校刊。本书之注释书颇多,有湛然之止观辅行传弘决四十卷、止观义例二卷、止观大意一卷,及梁肃之删定止观三卷等。
百字论
一卷,提婆菩萨造,后魏菩提流支译。一论有百字,故名百字论,破我见等。译师之归敬颂曰:‘我今归依聪睿师,厥名提婆有大智。能以百字演实法,除诸邪见向实相。’
十善业道经
全一卷。唐代实叉难陀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系佛在龙宫为娑伽罗龙王所说,内容为有关十善业之功德。经载,永离十恶而修行十善者,有如下之功德:离杀生者成就十离恼法,离偷盗者得十种可保信法,离邪行者得四种智所赞法,离妄语者得八种天所赞法,离两舌者得五种不可坏法,离恶口者成就八种净业,离绮语者成就三种决定,离贪欲者成就五种自在,离嗔恚者得八种喜悦心法,离邪见者得成就十功德法。本经为‘海龙王经’中十德六度品之抄译,北宋施护所译之‘佛为娑伽罗龙王所说大乘经’为其同本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