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略纂

作者:窥基
瑜伽师地论略纂

凡十六卷。唐代窥基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三册。又作瑜伽师地论略纂疏、瑜伽论略纂、瑜伽钞。本书系法相宗主要经典瑜伽师地论之注疏。内容初依最胜子等之瑜伽师地论释载七言七行之归敬颂,次立所为、所因、宗绪、藏摄、释题、释文等六门,为研究瑜伽论者必读之指南。撰者窥基为玄奘之高足,法相宗之初祖。

猜你喜欢的书

洞玄灵宝千真科

洞玄灵宝千真科

洞玄灵宝千真科,撰人不详。约成书于南北朝或隋唐之际。唐朱法满《要修科仪戒律钞》已征引此书数十条。今本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文字与朱法满引文颇有出入,卷首有小序。谓吴赤乌三年(240)正月一日,太上道君降临劳盛山,命「千真」为太极左仙公葛玄说此科戒。书中载科成百余条,皆为道士日常饮食起居、入道修行生活中应遵守之各种戒规礼仪,其内容颇为繁杂琐细,大抵劝人行善去恶,恪守教规,安分守己。

庄子通

庄子通

哲学著作。明清之际王夫之撰。运用《庄子》的思想资料发挥自己的哲学观点。书中肯定了庄子“大小无定量”、大小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思想,但又强调,大小并非没有界限,大小的区别和转化依赖于一定的“情”或“势”,从而与《庄子》中的相对主义、怀疑论和诡辩论划清了界限。针对《庄子》抹煞客观物质存在,师法自己的主观臆想(即“师心”)的唯心主义认识论,王氏主张从客观事物出发,研究客观事物,“以物为师”,坚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针对《庄子》中的不可知论,王氏指出,个人的认识能力虽然是有限的,但整个人类的认识能力却是无限的:“天下之心知无涯”,充分肯定人类的认识和实践的能力。强调只要经过实际的“陶铸”功夫,就能认识和改造世界。书中对《庄子》“不谴是非”、“逃之空虚”等主张也进行了批判。收入《船山遗书》,1962年中华书局整理点校后,与《老子衍》合编刊行。岳麓书社新版《船山全书》编入第13册。

李虚中命书

李虚中命书

三卷。古代星命术书。旧本题鬼谷子撰,唐李虚中注。收入《永乐大典》。《四库全书总目·子部·术数类二》:“书中义例,首论六十甲子,不及生人时刻干支,其法颇与韩愈《墓志》(指《殿中侍御史李君墓志铭》)所言始生年月日者相合,而后半乃多称四柱,其说实起于宋时,……真伪杂出,莫可究诘。”此书以人的生年月日干支为依据,推衍人寿夭、贵贱、吉凶,为后世言星命八字术者所祖。

冈波巴大师传

冈波巴大师传

冈波巴(Gampopa ,1079年-1153年),俗名打马著(法称),又名宁波滚嘎(众悦心),法名索南仁千(Sonam Rinchen,义为福德宝),因为他长期在冈波山区修行,因此被尊称为冈波巴(在藏语中,巴是大师的意思)。密勒日巴三大弟子之首,融合噶当派生起菩提心口诀,以及密宗大手印教授,显密融通,为噶举派传承的建立者。

护净经

护净经

佛说护净经,一卷,失译。见大池之中有虫,而说食不净食之报,并示护净之法。

大鱼事经

大鱼事经

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借大鱼敕小鱼,以喻大比丘嘱小比丘,若小比丘不守根门,如彼小鱼随线就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