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圆顿授戒灌顶记

作者:佚名
菩萨圆顿授戒灌顶记

日本惟贤撰,一卷,强调圆顿不思议之戒是成佛的终极法门,无论三身如来还是四土所化众生,皆可授受此戒。众生一念可得三种戒体,一座可尽六即之次位,此戒法能让人踏上开觉之路,实现诸佛出世之本怀。指出灌顶并非仅存在于真言秘教,显宗同样有此义。如法云地菩萨欲成正觉时,先佛必有授职之仪,以智水洒后佛之顶。文中还引用了《仁王经》《法华经》及天台疏等经论,说明灌顶的含义和依据,以及圆顿戒法虽为显教,却超越显教所谈,具备密教之威仪,因此更应有灌顶仪轨。

猜你喜欢的书

拳意述真

拳意述真

孙禄堂编著。出版时间不详,《自序》日期为1923年。全书共八章。第一至六章叙述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三拳系中十九位著名拳师的传略和十七位著名拳师的练拳经验谈。第七章为“形意拳谱摘要”,第八章为“练拳经验及三派之精意”。作者在刊出《八卦拳学》、《形意拳学》、《太极拳学》后,复刊此书,意在阐述“三派拳术形式不同,其理则同;用法不一,其制人之中心而取胜于人者则一也”。亦有将个人体会托诸前人之口,“将太极八卦二拳之特长,纳入形意拳中”(吴图南《国术概论》)附诸形意拳家的情况。书中有不少拳技要诀,值得习者参鉴。

补农书

补农书

反映浙江嘉湖地区农业生产的农书。清张履祥撰。成书于1658年。此书为补明末《沈氏农书》而作。内容包括“补农书后”22条,主要论述农桑园圃事宜;总论9条,述地主持家操业之经验;附录8条也多与农事有关。介绍了我国南方江浙一带的种植业、养殖业的生产经验和集约经营等方面的知识,记载了桐乡等地较重要的经济作物如甘菊、大麻、梅豆和芋艿等的栽培技术。内容广泛、实用。乾隆年间,朱坤编辑《杨园全集》时把《沈氏农书》与该书合为一本,分为上、下两卷,并统称作《补农书》。《沈氏农书》卷有4部分内容,其中“月令”部分按月列举重要农事、工具和用品装备等;“田地法”部分记述稻、桑栽培事宜;“蚕务(附六畜)”部分介绍养蚕、丝织和六畜饲养;“家常日用”部分关于农副产品加工和贮藏,另附“区田法”。书中介绍的耕作技术、农业资源利用、集约经营基本措施、农业商品生产和雇佣关系等以及提供的农副产品单产、价格、利润等数据,为研究明末清初嘉湖地区农业生产和技术提供了可贵的资料,有的至今对农事仍有参考价值。

太上中道妙法莲华经

太上中道妙法莲华经

太上中道妙法莲华经,撰人不详。从内容看,似出于南北朝或隋唐。十卷,收入《万历续道藏》。此经以元始天尊于大罗天中为诸真人演说道法十七品,普度众生。大旨乃因果报应之说,旨在劝人行善戒恶。宣称众生持诵此经,可以除病消灾;奉持「五戒十善」,积功累德,即可脱离三途五苦。如作恶则「常沉苦海」。经名「妙法」,意谓道教法力无边,「莲华」喻其洁白无瑕,又寓意九色莲花为济度凡人超离苦海,以达彼岸之「慈航」。此经中名词术语,如七宝、轮回、因缘、须弥山、忉利天、狮子吼,四大天王、勇猛精进等等,皆出自佛经,其受佛教思想影响极为明显。

周易通论

周易通论

四卷。清李光地撰。李光地字晋卿,号厚庵,福建安溪人。康熙九年(1670)进士。官至文渊阁大学士。谥号文贞。此书综论易理,各自成篇。一卷、二卷发明上经、下经大旨。三卷和四卷则发明《系辞》、《说卦》、《序卦》、《杂卦》之义。首为 《易本》、《易教》二篇,其次论卦爻、象、彖、时位、德应、河图、洛书、占筮、挂扐、正变,环互等问题,无不逐条分析其意,并推敲阐明其所以如此的原因。可说是融会贯通,卓然成一家之说。书中论复、无妄、中孚、离四卦为圣贤的心学,亦全以消息盈虚观察天道整修人事,与慈湖《易传》以心谈易大为不同。李光地作《大学古本说·序》,称于易之卜筮灼然无疑。大概宗旨已明,卮言便不能混淆是非。其学一传为杨名时,有《周易札记》二卷。再传为夏宗澜,有《易义随笔》八卷,《易卦札记》二卷。虽递相祖述,但是宏大深邃却均不如李光地此书。收入《四库全书》、《榕村全书》,有道光间贵阳刊本。

佛说无量寿佛化身大忿迅俱摩罗金刚念诵瑜伽仪轨法

佛说无量寿佛化身大忿迅俱摩罗金刚念诵瑜伽仪轨法

佛说无量寿佛化身大忿迅俱摩罗金刚念诵瑜伽仪轨法,一卷,唐金刚智译,略云金刚童子念诵法,尾题大忿怒金刚童子念诵瑜伽法。

观普贤菩萨行法经

观普贤菩萨行法经

全一卷。刘宋昙摩密多(梵Dharmamitra )译。又称出深功德经。略称观普贤经、普贤观经、普贤经、观经。收于大正藏第九册。本经系佛陀于说法华经之后,在毗舍离国大林精舍所说。因佛宣告三个月后将般涅槃,阿难等随即请问佛入灭后弟子应如何修行及大乘法要,佛遂为说普贤观门、六根罪之忏悔及忏悔后之功德。本经旨在阐明法华经之普贤菩萨劝发品,故与法华经普贤劝发品互为表里;而与妙法莲华经、无量义经合称法华三部经。又无量义经称为法华经之开经,相对于此,天台大师谓本经为法华经之结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