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疑难问题解答

作者:李炳南
净土法门疑难问题解答

李炳南撰,李炳南是当代有修有证的净宗大德,他培育出来的高僧净空法师正在世界各地弘扬净土法门。为了续佛慧命,使无数修学净土法门的众生不走入歧途,后学曾琦云现将李老居士巨著《佛学问答》有关净土部分编译成普通话,贡献给大家。编译时已将一些重复问题作了适当删减,并结合现时代的情况,在问答中适当添加了一些新的内容。

猜你喜欢的书

齐民要术校释

齐民要术校释

后魏贾思勰撰,缪启愉校释,缪桂龙参校。《齐民要术校释》是缪启愉整理研究农业古籍深厚功底的见证。缪启愉付出的艰辛劳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齐民要术校释》出版后,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强烈反响。一致认为,校释者学力深湛,考校精审,注释严谨;《校释》在前人的基础上,博采众长,总其大成,脱其窠臼,推陈出新,纠正了千百年来的因袭谬误,新的见解、论断贯穿全书,并一致推崇为“迄今最完善的一部《齐民要术》校释本”。使得它包蕴的丰富的传统农业优良技术起到古为今用,乃至中为洋用的作用,是一部优秀的对农学史、技术史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著作。国外专家学者也对《齐民要术校释》给予高度评价。

洛阳牡丹记

洛阳牡丹记

欧阳修撰。见《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七十二。作于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本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关于牡丹的专著,全文分《花品序第一》,《花释名第二》,《风俗记第三》和《牡丹记跋尾》四部分。《花品序第一》,写天下牡丹不能与洛阳牡丹相敌,洛阳牡丹花果为天下第一,驳斥洛阳牡丹之美盛,乃因洛阳居九州之中、得中气之和的说法,并记20多种特著之花名。《花释名第二》,详记牡丹各种品种的得名之由来,花色之特点,尤见名贵品种的产生是人们长期精心培育的结果,指出牡丹不载于文字,文人吟咏篇什不多。《风俗记第三》,记叙洛阳人爱花赏花之习俗和向朝廷贡花之事,并对接花、种花、浇花、养花、医花等方法,详加说明,反映出当时园艺栽培之技术。《牡丹记跋尾》则叙蔡君谟书此“记”于石的经过。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要言不繁,说事明晰。知识性很强,文风也朴实自然。在结构和行文上对陆游《天彭牡丹谱》有影响。

上清玉帝七圣玄纪回天九霄经

上清玉帝七圣玄纪回天九霄经

《上清玉帝七圣玄纪回天九霄经》,早期上清派经典之一,约出于东晋。《真诰》卷十四引《七圣玄记》;《上清大洞经目》着录「上清七圣玄纪回天九霄一卷」,皆指此经。原书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无上秘要》、《云笈七签》等书亦多引此经。经文乃高圣撰集,言存思礼拜神真,记名上天简箓之法。全书分四篇。一、《高圣六合隐存定简记仙上法》。其法以六合之日入室存思礼拜玉帝及五老仙伯等神,可感召神灵降授宝诀,题名七天白简素箓,七年得仙飞升。二、《高圣玄纪得道隐名内文上篇》。内载「七圣玄纪」诗七首,诗中隐含诸神宝名。据称得此文者可白简定数,勤修苦行,长斋念真七年,有灵瑞下降。三、《高圣隐书金名玉字内文》。内载十三组符箓,皆为上天隐书真文。依法择日书写佩服隐文,存神礼拜,行之九年则题名帝籍,飞升成仙。四、《高圣仙禁七伤之法》。内列举欲图题名金简玉箓之学者不得触犯之七条罪过。若违犯七条禁律,将受惩罚伤败,故称「仙禁七伤之法」。

新修本草

新修本草

简称《唐本草》。本草类著作。中国古代第1部由政府组织编修并颁行的药学著作。唐代苏敬等23人编修于显庆二年至四年(657—659)。正文二十卷,目录一卷,《药图》 七卷,《图经》二十五卷,目录一卷,凡五十四卷。约七万七千字。正文为在《本草经集注》 基础上修订与增补而成。共载药八百五十种,分玉石、草、木、禽、兽、虫鱼、果、菜及有名未用等九类,并记各药性味、主治与用法。本书继承历代本草成就,重视民间经验,提出“下询众议”,“定群言之得失”。并下诏全国,征集各地药物标本,予以描绘。总结唐以前药物学成就,有较高学术水平与科学价值,为我国第一部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对国内外医学界影响颇著。唐朝规定为医学生必修课本之一,日本也早有传抄本,并定为学医必读之书。有清光绪十五年(1889)德清傅氏影刻唐卷子本(残存卷四、五、十二、十五、十七至二十,补辑三,共十一卷。《纂喜庐丛书》之二),一九三六年日本大阪本草图书刊行会影印书写卷子本(此本残存卷四、五、十二、十七、十九共五卷。附日文唐新修本草解说),一九五七年上海卫生出版社影印本。

元始高上玉检大箓

元始高上玉检大箓

《元始高上玉检大箓》,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应为南北朝上清派符箓。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谱录类。此书乃元始天王所受。首先列举「无上洞清混沌自然」尊神及上天四十余位道君之符图和名讳;其次列举诸元皇真人、领仙玉郎、功曹、使者、玉童、玉女、辅仙等仙众数额,再其次列举仙气、流烟、羽盖、飞骈、玉真气等仪杖数额;再其次列举飞行骑、飞轮策空骑、飞腾骑、策辔骑等侍卫数额。以上符箓名为「三元玉检文」,据称此文可用于「捡天检地检人,招仙制魔役灵」。

五教章集成记

五教章集成记

五教章集成记,卷一,宋希迪述并序,内题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集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