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
作者:演培章节列表
升序↑- 普门品讲记自序
- 题前概说
- 观音菩萨的籍贯
- 观音菩萨的性别
- 观音的千手千眼
- 普门品流通的原因
- 本品品题的略释
- 普门的别为解说
- 普门品的姊妹品
- 妙法莲华经题解
- 译者史实的简介
- 当机者无尽意菩萨举名请问
- 观音菩萨寻声救苦
- 持名感应救火难
- 观世音菩萨救水难
- 救罗刹难
- 能脱戮难
- 能脱鬼难
- 能脱刑难
- 能脱贼难
- 能离三毒
- 能应二求(求子)
- 能得多福
- 问答游化方便
- 能应三圣
- 能应六天
- 能应五人
- 能应四众
- 能应众妇
- 能应二童(童男童女)
- 能应天龙八部
- 能应力士
- 结德劝供
- 能施无畏
- 能感供养
- 能修供养
- 应问结答
- 偈颂重问得名所以
- 合显得名游化
- 能免三灾
- 能脱怨贼刑戮难
- 能脱枷锁毒药难
- 能脱罗刹恶兽难
- 能脱毒虫暴雨难
- 身业普应
- 意业普观
- 口业普益
- 正显游于娑婆
- 闻品获益
- 时众发菩提心
猜你喜欢的书
傀儡主人
地球正在遭受外星生命“鼻涕虫”的入侵!它们骑在人类背上,操控人类思想! 这是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特工老头子、莱姆和玛丽成了消灭鼻涕虫的关键力量。老头子尽一切努力,让政界相信他的判断,以动员全国抵抗鼻涕虫的入侵;莱姆强忍恐惧,自愿被鼻涕虫寄宿,接受老头子的审讯;玛丽则勇敢地追寻痛苦的回忆,只为给鼻涕虫致命的一击。 人类,前途未卜,世界为之惊慌,只有那些意志顽强的人类精英在与强大的敌人浴血苦战。他们,能否为人类赢得一个光明的未来?
纯粹理性批判
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家康德的主要哲学著作。本书根据英国麦克米伦图书公司1929年英文版转译,原系三联书店1957年11月出版,自1960年3月起改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部书是康德“差不多12年悠久岁月沉思的产物”,全书42万字,包括一、二版“序言”、“导言”和两个主要部分。第1部分是“先验原理论”(包括“先验感性论”和“先验逻辑”);第2部分是“先验方法论”(包括纯粹理性之“训练”、“法规”、“建筑术”和“历史”4个部分)。此书是为建立“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作者在本书中对纯粹理性本身进行批判,讨论了人的认识本质、能力和界限问题,试图藉此建立新的形而上学体系。作者在导言中说明科学知识是感性经验材料同先天的知性形式、概念、范畴相结合的产物。他认为,“毫无疑问,我们的一切知识都从经验开始”,但这并不等于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来源于经验”。第1部分在全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作者在此认为,感性直观形式,即时间和空间,是感性知识成立的先决条件和逻辑前提;论述了能够满足知性要求的多样性、限制性、原因与结果、必然性等12个范畴,作者在此还提出了有名的“二律背反”,强调知性纯概念只能运用于“现象世界”,而不能应用于“本体世界”。康德在第2部分中批评了旧形而上学的错误,说明了纯粹理性的根本任务是防止产生知性概念去规定超经验的东西所犯的总体性错误,认为信仰高于知识,实践理性高于理论理性。总的说来,这部书是欧洲哲学史上一本划时代的著作,它的最大成就在于论述了主体能动性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旧形而上学的统治,对后世哲学的影响也是深远的。此书的特点是篇幅巨大,晦涩艰深。
柘轩集
元末明初诗文别集。凌云翰(宇彦 )著。据瞿佑《归田诗话》载,凌云翰因“坐贡举乏人,谪南荒以卒”。故所作诗文杂著,藏稿于家。至永乐中,其孙始编为4卷。现有多种清抄本传世,另附词1卷。收入《四库全书》者即以清抄本为底本。朱彝尊《静志居诗话》,称云翰学于陈众仲(旅),故其诗华而不靡,驰骋而不离乎轨。此说有误。案,其集有宣德年间的王羽序云:“柘轩泛扫程门”,其师事对象为程以文,而非陈旅。但推重其诗,尚有识见。凌云翰在明初诗坛上的确卓然成家。四库馆臣也很同意朱彝尊对凌诗之评价:“至谓其五言如《陪祭作》、七言如《鬼猎图》,才情奔放,不可羁靮,直可搴郁离(刘基)之旗,麾青邱(高启)之垒,则评品颇当,于云翰非溢量也。”
杂纂二续
唐代诗人李商隐曾撰《义山杂纂》一书,专记市井琐谈,俚语习俗。后亦时有仿作者。宋有《杂纂续》,称王君玉撰。苏轼撰《杂纂二续》。
山歌
明小曲时调集。又名《童痴二弄》。明冯梦龙辑。卷首有《叙山歌》一文,标明“墨憨斋主人(冯梦龙)所题”,备言编辑缘起及宗旨。原书十卷,卷一至卷九,包括评注时录,共收吴语“山歌”三百五十六首,如果把评注中说明有异文的别作三首计入,则为三百五十九首;卷一○收“桐城时兴歌”二十四首,共计三百八十三首。此书为保存吴中“山歌”最为完备的一种专集,而其中的《桐城时兴歌》,就数量言也仅次于《明代杂曲集》卷七所收的二十五首。在所录山歌歌词之后,辑者多附以评注。除了注明异文、出处,或经过某文人润色的事实外,还对吴地方言吴中风俗作了一定说明。《童痴二弄·山歌》的主要版本有郑振铎旧藏明启、祯间(1621—1643)的写刻本;1935年由顾颉刚校点的上海传经堂排印本;同年由上海中央书店排印的包括据传经堂排印本增补过的《黄山谜》。1962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内部发行了《明清民歌时调丛书》,其中《童痴二弄 ·山歌》部分是以郑振铎旧藏本为底本,以两种清旧抄本和明《适情十种》中所载的山歌选六十首为参校本整理校点的。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修订重印了此书,改名为《明清民歌时调集》。
莲月禅师语录
六卷,清 道正说,性容等录。序文二,第一卷上堂,第二卷上堂,第三卷上堂小参,第四卷拈古颂古机缘,第五卷法语行实偈上,第六卷偈下书问像赞佛事,附住玉泉语录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