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叟绍昙禅师语录

作者:希叟绍昙
希叟绍昙禅师语录

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宋绍昙说,自悟、了舜、妙恩等编,赵孟何序,居敬跋,附日本惠晓布施刊行因缘。南岳下第二十世,嗣无准范。宋咸淳五年(1263)刊行。收录其在法华、资圣、崇庆等禅寺的上堂语、法语、佛祖赞、偈颂、小佛事等。卷末附居泾跋文。收入《续藏经》第一辑第二编第二十七套。

希叟绍昙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

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

本书叙述了10-14世纪中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辽、西夏、金、元四个王朝的变迁。深入研究了民族关系、国家关系的发展;多元文化的构成及其相互影响以及社会风俗的变化等一系列问题;讨论了各族统治者在中原文化影响下其政治制度、物质文化的变化和形成;重点揭示契丹、党项、女真和蒙古人在各王朝历史中的作用;凸显了如耶律阿保机、嵬名元昊、阿骨打、成吉思汗、忽必烈的重要历史人物形象。

庸庵集

庸庵集

元代诗文别集。14卷。宋禧撰。据清人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宋禧有《庸庵文集》30卷,《庸庵诗集》10卷。以上两书传本很少见,到清初仅有《庸庵诗集》10卷尚有抄本传世。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宋禧诗文若干篇,分属于《庸庵集》及《庸庵后稿》。《四库全书》编者重编为《庸庵集》14卷,其中10卷诗主要依据浙江采进本《庸庵诗集》10卷;4卷文则全取自《永乐大典》。卷1为五言古诗,卷2为七言古诗,卷3为五言律诗、排律,卷4—7为七言律诗,卷8为五七言绝句,卷9为七言绝句,卷10为七言绝句,词(1首),卷11—13为序,卷14为记、碣记、哀词。宋禧学问源出于杨维桢,但他的诗却不受“铁体”拘束,清和婉转,以自然恬淡为宗,显然受到白居易、陆游的影响。他的文章详赡明达而不诡于理,《四库全书》编者称他是:“可谓善学柳下惠,莫如鲁男子。”现存宋禧的文章全是写于元代的作品,入明以后之作未能流传下来。

摄养枕中方

摄养枕中方

养生类著作。唐孙思邈撰,徐继高录校。一卷。思邈有《备急千金要方》已著录。称医药疗人于已病,摄养治人于未病;注重养生,可保养精神,却病延年。故将易知易为之养生法广为搜求,荟萃一编。全书约五千二百字。分自慎、导引、行气、守一、太清存神炼气、五时七候等六个部分。通俗易懂,论述详尽透彻,对养生有一定参考价值。有《三三医书》本。

上清河图内玄经

上清河图内玄经

《上清河图内玄经》,早期上清派经典,约出于东晋南朝。《真诰》卷十一、《无上秘要》卷四引《河图内元经》,当即此书。今本二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经文分五篇,其中第一篇(序文)已残缺。第二篇《太一秘讳》,言存思人首太一神之法。第三篇《九皇宝箓》,言存思北斗九星之神九星真君、九皇夫人,佩符礼神,以求消灾得福之法。第四篇《香灯谢文》。言设置九灯酒席,醮祀七灵大神、九皇真君,祈求诸神赐福保佑之法。第五篇《观星要法》,言学道者夜观北斗,识别九皇所镇星座,存神念真,以求消灾赐福之法。全书道法以存思醮祀诸神为主。

水云集

水云集

全称《谭先生水云集》。道教书,3卷,全真道“北七真”之一的金代道士谭处端撰。三卷。收诗词歌颂二百四十余首,示门人语录一则。内容多宣传全真教旨,主张儒释道三教由来是一家,道禅清静不相差,以钟吕海蟾为全真三祖。集中又多咏内丹,感叹人生短促,劝人断除名缰利销,割情弃爱,出家修道,念念清静,从而得见自我真性的本来面目。又劝在家信众以忠孝为先,常行仁慈,如此便胜似出家。为研究早期全真道思想的参考资料。收入《道藏》太平部。

金刚顶经大瑜伽秘密心地法门义诀

金刚顶经大瑜伽秘密心地法门义诀

亦称《金刚顶瑜伽秘密心地法门义诀》,简称《金刚顶经义诀》、《金刚顶义诀》等。密教著述。原有三卷,今存卷上。系金刚智所传《金刚顶略出经》的解释书。序中述《金刚顶经》出自南天铁塔之事及东传经过,并释偈颂及经题。释文逐段解释,但与今本金刚智所译《略出经》不合。初见于海云《两部大法师资相承记》,作一行造,并载“上卷有本,馀两卷缺本”。后或以释文语气作金刚智口述、智藏(不空)记,或作不空著。见载于日本《大正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