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轩笔记
作者:陈世隆
元代笔记。1卷。陈世隆撰。《四库全书》曾据两淮盐政采进本,将其编入子部杂家类。本书卷首有“北轩小传”,可知陈世隆是钱塘人,系宋末书商陈思的从孙。元顺帝至正中馆于嘉兴陶氏,死于元末战乱中。所著诗文都已散佚,仅有《宋诗补遗》8卷和本书保存在陶氏家中。小传的作者不详。本书无序跋文字,仅以小传作为代序,书中辑评了远及先秦,近至南宋的遗闻佚事,大多数涉及史事,但也有涉及《庄子》的逸篇等内容的。全书共42则,应是作者读书时的杂感。《四库全书》馆臣对本书评价较高,说:所论“皆援据详明,具有特见。至所载僧静如事,则体杂小说,未免为例不纯,是亦宋以来笔记之积习,不独此书为然。然亦不害其宏旨也”(《四库全书总目》卷122)。除《四库全书》本,本书常见版本尚有《笔记小记大观》本等。
陈世隆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蒙斋集
诗文别集。宋袁甫著。二十卷。《宋史》本传云其有“文集行世”,未言书名及卷数。明焦竑《国史经籍志》载甫著《蒙斋集》四十卷。自明以来,传本甚稀,清初李邺嗣等辑《甬上耆旧诗》,搜罗颇广,而亦未见甫集,仅从他书摭拾编次,则其佚已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以类编排,厘为二十卷。收集的诗文,编为文18卷、诗赋2卷。全集以奏疏为主。《四库全书总目》谓其“凡有奏请,凿然可见诸施行,不同纸上空谈。至于遇朝廷大事,侃侃直陈,尤为切中窾要”。
大德昌国州图志
元昌国州(今浙江舟山)地区方志。七卷,卷首一卷,卷末一卷。元冯福京修、郭荐撰。刊行于大德二年(1298年)。冯福京,自号学泉居士,潼川(今四川治县)人,元贞元年(1295年)以登仕郎为昌国州(今舟山市)判官。郭荐,昌国州(今舟山市)人,以乡贡进士官鄞县教谕。志有卷首,载福京自序及请耆儒修志牒。卷末则有郭荐等缴申文牒。据原目所载,本志尚有环山、环海及普陀山三图,图志之名实由于此。正文七卷九门六十二目,约四万字。
家政须知
吾友丁颐若,善读父书者也。忆乃翁野鹤先生,旷世逸才,于书无所不窥,著作甚富。其大者,论断古史,法戒昭乘;次而主盟词坛,古体、近体、歌行、赋记、赞颂,一切俱臻绝顶;兼及传奇、小说。遗稿诸书,传流海内者非一日。此皆予素闻教于先生,而亲见颐若之诵读。珍秘收藏,重刊订正,以克承先志于无替者也。洵可谓大孝哉!一日,搜简残编,得先生《家政须知》一册相示,将命剞劂,嘱一言为序。余受而读之,叹曰:异哉,先生!世家鸿儒,功名富贵人也。尘视轩冕。勇退林泉,年迈古稀,而为此书。
春脚集
方书。清孟文瑞辑。四卷。文瑞字荇州,泃阳(今属河北)人。嗜岐黄之术,每遇良方必录而藏之,或家传,或旁搜博采,剂之大小不一,分量轻重不等,但必求其验。历三十余年,按人身不同部位所患病症分类编成此书,其不足者,以谢五堂所藏之《回生集》、《经验集》之方补之。全书约三万余字。成书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取“爱民恤物”者为“有脚阳春”之典,故名。卷一至卷三,分为头、目、咽喉、舌、牙齿等十七部,分列治疗该部疾患之方。卷四,分内、妇、幼、外科随录四部分。共载方约四百八十余首。每部下皆有论述,阐明其生理、病理,言简意赅。次选方剂,其方大多简要,药物易得,切实可用。少则一、二味,多则数十味。纲目清楚,查阅方便,为救急便用之书。可供临症参考。有道光二十六年潞河谢金声刊本,光绪十六年(1890)善成堂刊本,《珍本医书集成》本。
问学谏往录
本书是现代政治学家萧公权的回忆录。在书中,作者对自己一生的求学经历、教学生涯做了详尽的回顾和总结,涵盖家庭婚姻、治学门径、政治理念、民族情感和人格修养等诸多方面,向我们展示了一位学者不平凡的人生历程。全书内容,无论是抒发人生感悟,还是阐述民主宪政,都言之凿凿,情致绵绵,充分体现了一代学人的思想情怀。
六部成语
全称《满汉六部成语》。清嘉庆年间刊行,作者不详。6卷。第1卷为吏部成语,以下依次为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成语,所录词条共2000余条,均为六部文书中常用的语词和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