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中幽芳录
作者:佚名猜你喜欢的书
明帝国与倭寇
朱元璋推翻了元朝开启了明王朝的统治时代,此后明王朝在永乐帝统治下全方位迎来了极盛期,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社会稳定的同时,在海外亦是大展国威。明王朝作为最后一个汉民族建立的王朝,在与周边民族和国家持续深入交流碰撞的同时,迎来了封建统治的巅峰与辉煌。 本书是由日本知名东洋史家组织编写的明代史通俗读本,以恢弘庞大的亚洲史观讲述了由元末农民起义、明朝建立开始,一直到明朝灭亡的整个明代的历史进程,中间围绕着倭寇这一主题,重点阐明了明朝与日本的关系、倭寇的由来与发展变化、以及丰臣秀吉的大东亚构想等内容。
苏学士集
宋代诗文别集。16卷。苏舜钦著。据欧阳修《序》称:“苏子美之亡后四年,始得其平生文章遗稿于太子太傅杜公之家而集录之为十五卷。”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称其有《沧浪集》15卷。此书现为16卷,卷1至5收古体诗96首,卷6至8收格律诗114首。卷9、卷10为书14篇,卷11上书疏状9篇,卷12启表12篇,卷13收记序杂文16篇,卷14、卷15为志铭14篇,卷16为行状、哀辞、祭文5篇。苏舜钦的诗感情奔放,往往借助于自然景物,抒写胸中的磊落不平。前期诗歌有较强的政论性,如《庆州败》、《吴越大旱》等。《宋史·苏舜钦传》称“时发愤懑于歌诗,其体豪放,往往惊人”,如“远岭抱淮随曲折,乱云行野乍晴阴”(《寿阳闲望有感》);“老松偃蹇若傲世,飞泉喷薄如避人”(《越州云门寺》),更是借艺术形象表现自己的秉性以及对社会现实的理解。有的小诗写得恬静清丽,历来为人称道,如《淮中晚泊犊头》:“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苏氏散文多言辞犀利,议论激烈。前期多为战斗性颇强的政论文,后期散文以寄情山水较多,如《沧浪亭记》等散文名篇。有清康熙刊本、《四部丛刊》本、《四库全书》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于1981年出版了沈文倬的校点本,题为《苏舜钦集》。
画筌
画论。 清代笪重光。一卷。 约1670年。 用骈体文写成,辞藻华美,近如歌诀。凡四千数百言, 原是一气呵成。所论多为山水画法, 认为画应“抒高隐之幽情,发书卷之雅韵”,而“从来笔墨之探奇, 必系山川之写照, 善师者化工, 不善师者抚缣素”,笔墨与山水的情调须保持一致,“山川之气本静,笔躁急则静气不生,林泉之姿本幽, 墨粗疏则幽姿顿减”。凡山之位置高下起伏,水之出入纡曲流止, 以及树、石、船、桥、亭、屋之点缀,与乎皴、擦、点、染诸法等都有精到论述。现代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评论云:“是篇荟萃历代画论, 聚集百家画法, 撷其精华,汰其糟粕,千锤百炼,字斟句酌, 不特诸法俱备, 而精微奥妙,不偏不倚,毫无门户之见,堪称艺苑南针, 画道宝筏。其为骈句,盖沿袭《山水松石格》、《山水诀》之遗规,可谓后来居上, 为一千多年来, 山水画之总结,怕笪氏个人无甚发明耳。”
华影吹笙阁遗稿
一卷。清戴小琼撰。戴小琼,清代诗人。此书有道光二十五年(1845)刊本,与沈珏女史《画理斋诗稿》合刻。书前有潘曾莹所作序言,共收二十二首诗。
建设佛化家庭
家庭是社会的一个雏形,而社会乃是家庭的集合体。要使社会佛化,必须先从家庭佛化做起。人类整个的生活,不外乎精神的和物质的二方面。父母、夫妻、兄弟、姊妹间的感情,亲戚朋友间的酬应,和休闲时间的娱乐,都是属于精神的方面;而衣食住等则是属于物质的方面。 我们假使能够遵守著释迦牟尼佛的教诲,来感化家庭,那末家庭的精神生活,可以做到慈爱、忍耐、诚实;物质生活可以做到勤劳、节俭、知足。因为佛教是从慈悲喜舍做出发点的。成佛乃是慈悲喜舍的行为达到圆满成功的顶点。
发觉净心经
隋北天竺沙门阇那崛多译 ,即《大宝积经》第二十五发胜志乐会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