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小录
作者:徐树丕徐树丕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版本通义
《版本通义》主要考证并研究了中国古代图书版本,是钱基博撰写的我国现代第一部版本学专著。该书写于1930年,共分为四个部分——原始第一:记述了上古至五代版本;历史第二:记述了宋元明清时期版本的沿革;读本第三:记述了四部要籍善本;馀记第四:专记治版本的心得。钱基博在该书中较早地提出了“版本之学”的说法,并且开创性地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版本学进行了专门系统的阐述,是继叶德辉《书林清话》之后又一部版本学专著。
宣和书谱
二十卷。书法著录。宋代佚名奉敕撰。是书所记为内府所藏名家法帖,夔列历代诸帝王书为第一卷,附皇后。有晋武帝、唐太宗、明皇、肃宗、代宗、德宗、宣宗、昭宗、则天、梁太祖、末帝、周世宗十二人。次列篆隶为第二卷,篆隶各有叙论。篆书列唐李阳冰等四人,宋三人,共七人;隶书只列唐韩择木。正书分列四卷,有叙论,起自魏钟繇,依历代次序收南北朝(宋、齐)、隋、唐、五代至宋共四十六名家。
丹房须知
古代炼丹著作。宋代吴悮著。吴悮(生卒年不详),自谓“幼慕丹灶”,“晚遇淮南王先生授《金碧经》”,“因集诸家之要,以为指归,可谓深切著明矣。犹虑学者未悟,复编进真铅、真汞、华池沐浴、鼎炉法象、火候次序,凡诸家互说不同者,推载共理,若合符契,谓之《须知》。皆出古人之传,曾非臆说”(《丹房须知·自序》)。《丹房须知》共二篇,介绍了炼丹炉、抽汞器(蒸馏器)、研磨器具等炼丹设备。书中引用《参同录》、《火龙经》、《金碧经》、《混元经》及魏伯阳、阴真君、葛仙翁、青霞子、如云子、司马子微的论述,叙述了择友、择地、丹室、禁秽、丹井、取土、造岚、添水、合香、坛式、采铅、抽汞、鼎器、药泥、燠养、中胎、用水、沐浴、火候、开炉、服食共二十一项有关炼丹的注意事项。书中附有坛式、抽汞、未济炉、既济炉灶、研钵五图。其炼丹法是以黑铅丹砂为料,经采铅抽汞而得真铅真汞,二物研末,“令相制入鼎内”,固济火养。“药在鼎中,如鸡抱卵,如子在胎,如果在树,但受炁满足,自然成熟”。丹成去毒,即可服食。“服食”一节,仅存前数语,后阙。书中所载的抽汞器(即蒸馏器)颇为复杂,,对于蒸馏水银极为有效,反映了当时的炼丹水平。书中不免含有浓厚的迷信成份,但我国古代的炼丹者毕竟曾经丰富了我们一些化学知识。通行本有涵芬楼影印《道藏》本。
太上肘后玉经方
道家养生学著作。唐代卢道元编。《宋史·艺文志》、《通志·艺文略》道家均著录。编者卢道元,《道藏》作遵元,盖形近而误。首有宝历乙未 (按宝历无乙未年,当为乙巳,825年) 自序,述此方传授始末,谓昔日高士巢居子师事乐海青童君,苦心屈节二十年,寒暑不懈,遂受师传此延年益寿之八神方。武则天长安年间(701~704年),巢居子见寒栖子为人贤德,复以此方授之。唐德宗贞元八年(公元792年),寒栖子传予卢道元。唐敬宗宝历年间 (公元825~827年),卢道元把秘方写在宝轴上,授予他的得意门生隐栖子施肩吾。书凡八篇,每篇一方,以八卦标目:《乾——天父地母七精散方》,《坤——风后四扇散方》,《艮——王君河车方》,《巽——龟台王母四童散方》,《离——彭君麋角粉方》,《兑——夏姬杏金丹方》,《坎——南岳真人赤松子枸杞煎方》,《震——清精先生米饭方》。八方与八卦、八方相应,为古所仅见。俱言有返老还童、延年益寿之功。载《道藏》第五百七十三册。《云笈七签》收入卷七十四,个别字句稍异,另外 第六篇多出 “又杏金丹方”一段。同书卷七十七收有《黄帝四扇散方》及《王母四童散方》,除每方少头两味药外,余皆相同。
续通志
《续通志》,顾名思义,是衔接《通志》的一本综合史料而成的史书。清乾隆三十二年时官修。后经纪昀等校订,共640卷。纪昀(1724~1805),清代学者,字晓岚,一字春帆、河北献县人,举进士、授侍读学士,曾任四库全书馆总纂官,主持撰写《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四库全书简明目录》等。《续通志》的体例与郑樵的《通志》基本相同,分本纪、列传、二十略,但缺世家、年谱。本纪、列传的时间断限,从唐初到元末,包括唐、宋、辽、金、元五朝,其中的文字,全抄正史。至于明代纪传,因当时已另有《明史》,故未列入。书中的“略”则从五代至明末,不仅继续了《通志》的二十略,而且对其有所补充和订正。如郑书《艺文略》,只列书名卷数,而本书则各补撰人名氏爵里。郑书《图谱略》以《索象》、《原学》、《明用》3篇辩其源流,又用《记有》、《记无》考其存佚,而本书则删除以上名称,另立经学、史乘、天文、地理、政典、学术、艺事、物类等目。对于郑书的《昆虫草木略》,《续通志》中增补和订误之处更多。总的来说,此书除了没有世家、年谱外,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即凡《通志》所缺,则补上;凡《通志》已载而有伪误的,则订正。考证比较严密。1937年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二集有《十通》合刊本通行。
四帖疏
唐善导大师观无量寿经之疏,有四卷,故谓为光明四帖之疏。又曰证定疏。谓证得定之人之疏也。以善导发得三昧,蒙圣者冥加,而造经之科文故也。选择集下曰:‘条录观经之文之刻,颇感灵瑞,屡预圣化。既蒙圣冥加,然作经科文,举世而称证定疏,人贵之如佛经法。’本书是善导的主要著作,也是唯一的教义书。大概是善导中后期的著作,从定善义的内容来看,应该是在善导讲授《观经》的基础上写成的。内容是《观经》的注释书,由玄义分、序分义、定善义、散善义四卷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