氾胜之书

作者:氾胜之
氾胜之书

西汉农学家氾胜之所著,约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后半期,《汉书》、《隋书》、《旧唐书》、《新唐书》等均有提及。全书18篇,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农业科学著作,也是世界上最古的农学专著。唐人贾公彦认为:“汉时农书有数家,氾胜为上”。该书在宋元时期失传,今仅有辑自《太平御览》、《齐民要术》等书的片断,约有3700多字。该书总结了西汉后期我国北方特别是关中地区的农作技术。书中包括农业生产的全过程,有不少宝贵经验,并且大都符合科学原理。现存文字的内容涉及早禾、晚禾、麦、稻、稗、黍、大豆、小豆、麻、瓠、桑等农作物,包括耕作的基本原则、农作物栽培技术、区种法、整地技术、选种和留种技术、施肥技术、田间管理技术等项目。其中最突出的是区种法和溲种法,还有耕田法、种麦法、种瓜法、种瓠法,都表现出了高度的技术水平。另外象穗选法、稻田中控制水流以调节水温的方法、桑苗截干法等,也很突出地标志着西汉关中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

章节列表

升序↑

氾胜之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神魔列国志

神魔列国志

《神魔列国志》愣严阁主 著。作者在书中使用了大量的古代的神话传说和民间的精怪故事甚至连古希腊神话都有所涉及。可以说作者的知识层面是非常广泛的而且在如此众多的素材之中作者作到了主次有序,杂而不乱,所有的的故事都围绕着一个中心在进行,那就是——一个国家的复兴道路。

狐裘女

狐裘女

这案子发生在一个滴水成冰的严寒时期。那时我已经成婚,和霍桑分居了。

近报丛谭平虏传

近报丛谭平虏传

简名《平虏传》。章回小说。明无名氏著。二卷十九回。书成于崇祯 年间。记述崇祯初军民抗击关外“东酋”的事 迹。史载天启末至崇祯三年(1630)皇太极曾率 军大举南侵,书以此为背景。小说写到固安刘 知县率军民坚抗,斩敌探,炮轰敌军,城破后刘 知县遭断尸,壮怀激烈。敌军渐逼京师,形势危 险,袁崇焕奉命征剿。山东布政朱万冲阵,胜敌 方略,宁夏巡抚耿如杞伏击敌军,敌方退。又有 响马高敬石啸聚山林之众数百人,同心灭虏。 末尾歌谣四起,言传袁崇焕不该杀毛文龙,又 有说他贻误战机,崇祯三年下狱。反映了当时舆论。小说叙至自此狼烟不起,天下太平。书当成于崇祯初。今存明末刊本,卷首有吟啸主 人序,有图,疑作者即吟啸主人,藏日本内阁文 库,台湾天一出版社有影印本。

饮水词

饮水词

清词别集。纳兰性德撰。康熙十六年(1677),与纳兰性德胸襟相似、志趣相投的爱妻卢氏的去世,给纳兰短暂的一生增添了悲剧色彩。此后悼亡之吟不绝。由“侧帽风前花满路”到“如鱼饮水,冷暖自知”(见《五灯会元》;集名《饮水词》取此语义),反映了纳兰心情和词风的变化。《饮水词》哀感顽艳,得南唐二主之遗,风格清新婉丽,抒情真挚,描写生动自然,不事雕琢,惟情调过于感伤。纳兰性德,以南唐词风著称,论词尊李煜,曾云:“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贵重。李后主兼而有之。”(《填词》)词作有《饮水词》,多写离别相思和个人闲愁。《长相思》由眼前景写思乡情,被王国维誉为“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人间词话》)。陈维崧也盛赞《饮水词》“哀感顽艳,得南唐二主之遗”(《词评》)。理论的追随和实践的酷似,使他有清代李后主之称。

台湾番事物产与商务

台湾番事物产与商务

本书(一册一二一面七二、六○○字)不分卷,据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藏抄本「台湾番事」(未题作者姓氏)一书编印。盖书中所述并不止于「番事」,并论及台湾各种物产与通商事务,因改称今名。按诸此事内容,实为清同治间美国驻厦门领事官李让礼(LeGendre,或译李仙得或李善德)寄其本国驻华公使关于厦门、台湾地方事务一八六九年度报告书之改译;不但章节有所移动,叙述顺序亦有许多与原文不同。课文第一部分所述「番事」,为同治六年在台湾南部琅■〈王乔〉洋面发生遭风沉没之美船「罗妹」(Rover)号事件后李让礼于次年二月间再往琅■〈王乔〉地区与头目卓@笃会晤所见所闻及对「番事」之若干意见,洵属研究十九世纪中叶台湾「番地」风土人情之大好资料。第二部分记载物产,如台湾煤矿分布地区、采煤方法与费用以及产煤数量与价值等,均有详述与论说。第三部分叙述商务,除论及台、厦两海口应设灯塔与厘金税则应减轻外,以记载两地各口商务最详。后两部分,尤为研究台湾经济史之珍贵史料。

荷泽神会禅师语录

荷泽神会禅师语录

问:本有今无偈,其义云何?答曰:据涅槃经义,本有者,本有佛性(胡适本有今无者三字,可从。),今无佛性。问:即言本有佛性,何故复言今无佛性?答:今言无佛性者,为被烦恼盖覆不见,所以言无。本无今有者,本无者,本无烦恼,今有者,今日具有烦恼,纵使恒沙大劫烦恼,亦是今存。故言三世有法,无有是处者,所谓佛性不继于三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