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洞玄灵宝净供妙经

作者:佚名
太上洞玄灵宝净供妙经

卷末太极左仙公劝人诵《大献经》。《大献经》乃六朝古灵宝经,本经盖出自其后。太极左仙公向三真人述地狱之苦、六道轮回及供献功德因缘,劝人“八日”奉礼天尊,以度亡魂。

猜你喜欢的书

丹阳集

丹阳集

诗文别集。二十四卷,其中诗七卷。宋葛胜仲撰。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丹阳集》四十二卷,《后集》四十二卷。根据南北宋之交文人惯例,正集(或称前集)一般收录北宋时期诗文,后集收录“中兴以后”(即南宋时期)诗文。葛氏之正集与后集,大约亦如此区分。《宋史·艺文志》著录《葛胜仲集》八十卷,可能是通计其数。据胜仲之婿章倧所作行状称,“有文集八十卷,外集二十卷。初刊版于真州,兵燹残阙,隆兴甲寅(疑为甲申,即1164年),知州事宋晓修补之,自跋其后”,“淳熙丙午(1186年)知州事姚恪又为重锓,中书舍人王信为之跋”。可知葛集在宋时有数种不同之版本。因此,关于葛集记载多歧异。宋以后胜仲之集遂无见于书录记载。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其诗文,分类编辑,厘为二十四卷,包括文十五卷、诗七卷、词一卷、所附行状、谥议等为一卷。然宋刻并未完全沉灭。近人傅增湘曾在北京书肆访得《丹阳后集》残页二张,据其考订,当为南宋高宗绍兴(1131—1162)间浙江刻本。二十四卷本,除《四库全书》本外,还有清德宗光绪二十二年(1896)盛宣怀所刻《常州先哲遗书》本。

青霞集

青霞集

明代诗文别集。沈炼(字纯甫)著。是集曾多次刊刻,初刻于嘉靖四十五年(1566),题名《青霞文集》,凡6卷。隆万间,又重新刊刻《青霞文集》,凡9卷,附《褒忠录》1卷。此刻本前有其子沈襄《纪原》,说明此集编辑情况。《四库全书总目》议论此集时曾说:“襄言方炼被祸时,籍其家,毁其著述,又榜禁毋许藏匿副本。是编盖襄所口诵而心记者。然人子即能读父书,不应字句无讹至11卷之伙,此必别有藏本,不欲实言之耳。”卷首有嘉靖四十二年(1563)茅坤序,卷一至卷三为文,卷四为赋,卷五至卷七为诗,卷八为论草,卷九为兵说,卷一○、卷一一为尺牍。卷末附“年谱”等五卷。其文章劲健有气,诗亦郁勃磊落,肖其为人。

寄园寄所寄

寄园寄所寄

清代笔记。赵吉士撰。赵吉士(1628—1706),字恒夫,号寄园、渐岸,休宁(今属安徽)人。顺治八年(1651)举人,康熙时历官山西交城知县、户部给事中、国子监学正。在京城时侨居宣武门外,将其园题名为寄园,并以为号。此书编辑于寄园中,因以名集。他将自少至壮所记古今异闻分类编排,整理为12卷,分别题为《囊底寄》、《镜中寄》、《倚杖寄》、《捻须寄》、《灭烛寄》、《焚麈寄》、《獭祭寄》、《豕渡寄》、《裂眥寄》、《驱睡寄》、《泛叶寄》和《插菊寄》。每卷又分为如《经济》、《智术》等若干小类。全书共有条目1800余条,其中1730余条都是从古今书籍采摘搜集而来。述古事者十之二三,记明末事者十之七八,内容极为博杂,涉及国家治乱、道德伦理、天时舆地、山川名物、人物轶事、诗文纪事等,兼及神鬼怪异。赵士麟说它“言必有据,事必有征,章章缕缕,极备极奇,诚大观也”(《〈寄园寄所寄〉叙》)。卷首有赵士麟序、作者凡例和其门人汪灏《读〈寄园寄所寄〉志略》。该书有康熙三十五年(1696)刻本、三益堂刻本和《香艳丛书》本。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

佛说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二卷,姚秦鸠摩罗什译。卷上尾题无护国二字。

观自在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大陀罗尼

观自在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大陀罗尼

观自在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大陀罗尼,一卷,梵音,高丽指空校,附观世音菩萨施食,指空译,一一一三A。

序听迷诗所经

序听迷诗所经

景教早期译经。敦煌原本初归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梵文教授高楠顺次郎藏,羽田亨最早研究此经,并著录刊布,见《内藤博士还历祝贺支那学论丛》(1926)。1931年,此经由日本东方文化学院京都研究所影印出版。现卷存一百七十行,首行题“序听迷诗所经一卷”,卷末完好,羽田氏疑有后续而被切割他鬻。全卷计二千八百余字,概述基督教义,多借佛家术语。行文艰涩,错字甚多。学者多疑其为唐贞观九年(635)到达长安的景教传教师阿罗本等所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