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还丹诀颂

作者:林太古
龙虎还丹诀颂

龙虎还丹诀颂,北宋初道士林太古撰,谷神子注。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本篇中所收林太古《还丹诀颂》,有七言绝句六十四首,咏述外丹要旨。谓还丹之要在于华池,药物根本唯仗龙虎,龙虎即铅汞。以龙虎互用为药,阴中抽阳,阴精返元,阴阳交感,结成大药。服之使人超凡出尘,脱胎成仙。炼时须法乾坤二卦运用水火,其玄中细微。「只在坎离返复用」,炼至千日而功毕丹成。书中对从一月至十月之炼丹过程和要点,皆有诗诀颂之。又数劝世人绝名弃利,求玄炼丹。谷神子注解简洁明白,多引证魏伯阳、元阳子、青霞子、陶真人等,可知此谷神子亦当为宋初人。

林太古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宗教与世界

宗教与世界

《宗教与世界》所集论文是韦伯为基督新教、儒教与道教、印度教与佛教以及古犹太教等研究所写的序言。他分析了近代西方文明“理性化”的现象、神义论与世界诸大宗教担纲者的“心态”、宗教拒世的阶段与方向等等问题。换言之,《宗教与世界》实乃理解韦伯之宗教社会学不可或缺的基本读本。

乾隆汀州府志

乾隆汀州府志

福建地方志。清曾日瑛等修,李绂等纂。四十五卷,首一卷。是志以崇祯“唐志”为本,增订而成。乾隆十六年(1751)成书。首载府总图、府治、府学、长汀等县十九图。正文分星野、建置、山川、疆域、城池、风俗、古迹、物产、户役、田赋、典礼、学校、选举、杂记等二十七门,二十五目。约四十三万字。为该地现存卷帙最多内容较丰富的地方志书。体例遵《清一统志》和《福建通志》。其山川、风俗、气候、物产较旧志补漏颇多。新增学校、选举诸门。山川、物产、人物诸门记载较详。其特点是分县记山川、水利、古迹等项,合载其物产。艺文载各种书、序、刻、说、记、传、议等三百三十余。祥异目辑录自宋治平四年(1067)以来水、旱、地震等情况,为该地历史、自然重要资料。其体例颇混杂,气候、岁时附于风俗。有乾隆十七年(1752)刻本,同治六年(1867)延楷刻本,台北《中国方志丛书》本。

尤氏喉科秘书

尤氏喉科秘书

喉科著作。清尤乘撰。一卷。乘字生洲,江苏吴县(一说无锡)人。从师于李中梓,官太医院御前侍直。归里后施济针药,医学理论造诣颇深,治验宏富,擅长针灸,求治者盈门。撰有 《食治秘方》、《勿药须知》 等,并增辑李中梓 《诊家正眼》、《本草通元》、《病机沙篆》、《寿世青编》 等。本书刊于康熙十四年 (1675) 。列有喉症总论、咽喉门 (七病)、口牙舌颈面腮门(十九病)、喉证治法、制药法则、用药方法,后载喉证验方十六首。系统论述口、齿、咽、喉、面、腮、颈等部位病证、病因、诊断和治疗,并详述方剂的药物组成、所需剂量和用法,可称理、法、方、药具备。在临床中有一定参考价值,为重要的喉科著作。有 《中国医学大成》本,一九五八年上海卫生出版社铅印本。

唐宋大曲考

唐宋大曲考

戏曲论著。成书于1909年。王国维著。该书首先对大曲的起源及其体制的流变作了详细考述。大曲之名始见于汉代蔡邕《女训》,汉以后大曲之体制不断发生变化,汉时由艳、趋、乱三大段组成,唐宋时由若干遍组成,每一遍都有专名。其次对唐宋大曲现有辞之可征者作了考释和辑佚,从宋词、诸宫调、元代杂剧和南戏中辑录了五十三支大曲。最后论述大曲演故事对后世戏曲的影响。大曲演故事,以《王子高六么》为始,其盛行则在南渡后,如《盘洲集》所载的《句降黄龙舞》、《句南吕薄媚舞》,《鄮峰真隐漫录》所载的《剑器舞》等。大曲演故事对戏曲的产生有很大影响,“大曲与杂剧二者之渐相近,于此可见”。而且宋杂剧“一场两段”与大曲“一曲之中演二故事”有关。所不同的是由于大曲表演时动作一定,只能表演极简易之剧,故“元初纯正之戏曲出,不能不改革之也”。该书收入1957年出版的《王国维戏曲论文集》。

天台智者大师发愿文

天台智者大师发愿文

天台智者大师发愿文,一卷,隋智顗撰。

建中靖国续灯录

建中靖国续灯录

简称《续灯录》。禅宗史书。北宋云门宗禅僧惟白集。30卷,另有目录3卷。收于卍续藏第一三六册。书成于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故冠以此年号。本书系继景德传灯录、天圣广灯录之后,依禅门法脉相续之次第,编列师资略历、机缘语句、古则公案、偈颂等而成,全书大别为正宗、对机、拈古、颂古、偈颂等五门,而于临济、云门诸师之语所录较详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