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仙真录

作者:方文照
徐仙真录

《徐仙真录》,明朝方文照编撰。五卷,收入《万历续道藏》。此书记述洪恩灵济真君徐知证、徐知谔(即徐仙)之生平及其灵迹。包括真君之家族世系、生平事蹟、死后灵应显化事蹟、徐仙降笔或有关徐仙之诗文赞颂,历代褒封徐仙之碑刻、祭祀真君之科仪、真君灵签谱。又记述明代京师和福建两地灵济宫修庙立碑、朝廷降赐符印法物、设官奉祀、给户洒扫、祠产收入等事。本书作者方文照系福建灵济宫祠官,其家族自五代以后历代皆奉祀徐仙。本书部分资料取自《洪恩灵济真君事实》及《徐仙翰藻》二书。

方文照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会心集

会心集

《会心集》包括《会心内集》和《会心外集》,大约完成于嘉庆六年刘一明68岁时。在《会心集》开篇序言中,刘一明介绍了其基本内容和写作缘由:余自得仙留龛谷之旨,实会的盈天地间者,皆是阴阳之象;盈天地间者,皆吾性命之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可以一道而贯无穷之道,可以一心而统无数之心,纵横逆顺,左右前后,黄芽满地,白雪飞空,信步走去,头头是道。故生平因物书怀,就事写意,无非会之于心,发之于言,故将吟咏拙句,编为内外二集,分为四卷,名曰《会心集》。愿结知音道侣,早会性命之道于一心,勿为旁门曲径所误可也。至于集中所会之是非,余亦弗知,惟有会道于心者自知之耳。刘一明告诉人们,《会心集》中的诗词曲是他得了道教内丹学传承之后“会之于心,发之于言”的吟咏。众所周知,诗词曲都属韵文,是典型的文学体裁,一般说来,其内容以抒情为主,也可以有叙事和说理。而《会心集》中的400余首诗词曲,其数量最多的作品却是“说理”的,其次才是“抒情”的,也有少量叙事作品。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会心集》中的作品所说之“理”不是寻常之理而是玄妙的“道理”;其所抒发的“情”也并非人之常情,而是别具一格的“道情”。因刘一明“会之于心”的“道理”和“道情”与众不同,《会心集》“发之于言”的诗词曲也就具有了不同于普通诗词曲的特殊价值。

经络考

经络考

经络类著作。明张三锡撰。一卷。三锡字叔承,号嗣泉,江苏南京人。世医出身。曾编辑《医学六要》十九卷,此即其中之一。成书于万历三十七年(1609)。作者重视经络学说,认为学医必须明经络。遂集《素问》、《灵枢》、《难经》及滑寿《十四经发挥》等书之论提要钩玄而成。首为仰、伏人尺寸图,总论经脉。次叙十四经脉之走行,并分别详叙本经图、生理位置、病理变化、诸穴歌、分寸歌、循行图等。次论营卫,正、伏人脏图,精、气、津液、血脉、五伤等,并分叙五官、四肢、筋、骨、肉、皮等人体各器官。末为经脉所合与所传。所论多宗《十四经发挥》,故名。文中言考者不多,引文亦不注明出处。但条理尚清,释文简明易懂,可供学习经络学说参考书。有明崇祯十二年(1639) 《医学六要》刻本。另有十七年其孙张维翰等补刻本。

北极真武佑圣真君礼文

北极真武佑圣真君礼文

北极真武佑圣真君礼文,撰人不详。书中有宋徽宗加封真武之尊号,当出于南宋。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本篇叙述礼赞真武佑圣真君以祈福谢罪之斋仪。有启奏、志心归命礼赞三清及北极真武等神灵、忏悔、发愿、讽经等仪式。

删正方虚谷瀛奎律髓

删正方虚谷瀛奎律髓

四卷。《删正方虚谷瀛奎律髓》是纪晓岚针对元方回(号虚谷)编选唐宋五、七言律诗集《瀛奎律髓》所作,方回以江西诗派之法为法,以宋诗的审美眼光审视唐宋律诗之发展,提高了宋诗的地位。在清代,《瀛奎律髓》有冯舒、冯班、查慎行、陆贻典、何焯等人的评点,褒贬不一。较之诸家评点的门户意气,纪晓岚删正较为通脱平和。

熙朝新语

熙朝新语

史料笔记。十六卷,辑录者为钱泳、徐锡麟。成书于嘉庆、道光之际。(早期刊行时曾取徐、钱二人姓氏偏旁,署名“余金”纂辑。)。杂录清代初年至嘉庆各朝史事,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水利、农艺、人物轶事等。其中采录了一些民间传说、故事,如《吕祖遗矢》、《秦岳之仇》、《卖菜者拾金》、《王某救母》。

准提焚修悉地忏悔玄文

准提焚修悉地忏悔玄文

密教著述。元末明初夏道人集。一卷。属密教忏仪课诵类著述,说准提忏仪课诵行法。据准提经咒仪轨结合忏仪法编成。主要包括护身入坛、归命、忏悔三部分,而以归命部分为核心。所据准提经咒与唐代诸译不同,与法贤译本接近。卷首有项谦、谭贞默、道盛三人于清顺治年间所作序文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