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

作者:蒋叔舆
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

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南宋蒋叔舆编撰。据编末蒋叔舆之子蒋冲素等人所撰〈修书本末〉称本书原名《灵宝玉检》,系蒋叔舆根据其师留用光所传灵宝斋法仪轨,考证诠次而成。该书已佚,仅残存其中《黄箓斋仪》三十六卷。今《正统道藏》本五十七卷,又经后人增修而成,最后成书已晚至明代,收入洞玄部威仪类。本书集黄箓斋法之大成,不仅分门别类,详列各种黄箓斋醮仪轨,包括设坛法式、法具、法服、行斋节次、启文奏疏、咒语符图、偈颂赞引等等,并且酌情采集前辈陆修静、张万福、杜光庭、李景祈等人修订之斋醮仪范,保存不少有关古代斋仪已佚之资料。全书分二十四门,内容宏富,考辨精详,门类部帙井然有序,实为现存道教斋仪书中所罕见者。其卷一所载〈斋坛安镇经目〉,对考证六朝隋唐灵宝派经典亦有重要参考价值。

蒋叔舆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光福诸山记

光福诸山记

民国张郁文纂修。郁文,吴木渎人。民国十年(1921年)纂修《木渎小志》。而《光福诸山记》原附在张郁文《木渎小志》之后,著者当即张郁文。光福诸山记是一部记录光福区域范围内的山志。吴荫培《木渎小志·序》称张郁文“究心史地学,尝辑《晋书微》及《元史地理通释》二书,又东瞻泰岱,谒孔林孟庙,南泛圣湖,上匡庐,西泝汴洛,窥黄河铁桥,俯仰伊阙龙门之胜,道武汉而归,其志趣远矣。”又云:“戊午夏,吴县修志局开幕,延君采访,并委任绘图事,时相过从。”本《记》分山水、寺院、名迹三大类,分别记述光福的山水和人文,有些名胜之下还引录了历代名流游玩光福时所留下的诗篇,可作为清徐傅编《光福志》之参照。民国18年苏城毛上珍铅印本清徐傅编《光福志》后附有张郁文《补编》和《附录》,《补编》主要补录徐傅编《光福志》未收的自宋至清22人的传记,《附录》内容略类本《记》之寺院、名迹,但有增删。

自然集

自然集

自然集,撰人不详。从内容看,应出于元代全真道道士之手。一卷,收人《正统道藏》太平部。此书辑录散曲四十二首,大多歌咏内丹,谓调息绵绵,意固丹田,匹配阴阳,进火退符,炼就大丹,即可「骑坐白鹤跨鸾辂,离却凡问登仙路」。其《正宫》一曲,赞颂全真道士生活情趣,有云:「我则待西风两叶宽袍袖,看日月搬昏昼,千家饭足可求,百衲衣不害羞……傲人间王子公侯。」又斥责世人贪恋尘俗,为儿女名利奔波,难逃生死轮回之苦。感叹人生光阴似水,「都在烦恼中过了春秋」。

太上洞渊三昧神咒斋清旦行道仪

太上洞渊三昧神咒斋清旦行道仪

太上洞渊三昧神呪斋清旦行道仪,原注「缺午晚仪」。唐末道士杜光庭删定。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内载道士清晨行洞渊三昧神咒斋,转诵《太上洞渊三昧神咒经》之科仪。谓行此斋仪可祝天下太平,亡灵得度。其仪式节次有唱赞、诵咒、上香、礼拜忏谢,步虚旋行,祝启发愿等等。

野谷诗稿

野谷诗稿

宋诗别集。6卷。赵汝鐩著。赵汝鐩是江湖派诗人里才气豪放、风格多样的一位诗人。《四库全书总目》说:“江湖一派,门径如斯,不能兼责以他体,一花一石,时饶佳致,如汝鐩之流,固亦谈艺者所不废也。”诗稿中有仿晚唐现实主义诗歌的《陇首》:“陇首多逢采桑女,荆钗蓬鬓短青裙。斋钟断寺鸡鸣午,吟杖穿山犬吠云。避石牛从斜路转,作陂水自半溪分。农家说县催科急,留我茅檐看引文。”在《翁媪叹》中胥吏欺压良民的一段描写,明显地可以看到范成大诗作的影响:“沥血祈哀容贷纳,拍案邀需仍痛詈。百请幸听去须臾,冲夜槌门谁叫呼?后胥复持朱书急急符,预借明年一年租。”而《途中》等诗,又可以见出其才气放逸的一面:“雨中奔走十来程,风卷云开陡顿晴。双燕引雏花下教,一鸠唤妇树梢鸣。烟江远认帆樯影,山舍微闻机杼声。最爱水边数株柳,翠条浓处两三莺。”

台湾郑氏纪事

台湾郑氏纪事

三卷。川口长孺编纂。川口长孺,日本水国藩国史总裁。该书记郑氏始末,涉及明末事。上起庆长十七年(1612),下至元禄十三年(1700)。搜求明清间诸书及日本各家撰述,隐括缀辑,排比熔铸,萃为一书。凡事注出处所抵牾之处,辨析异同,诠注其下。有郑成功克台湾、郑氏与日本关系及郑经伐清檄文资料,极为珍贵。有日本刻本。

新倩籍

新倩籍

《新倩籍》记述其友唐寅、文徵明等人的个性、嗜好,富有文学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