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箓三日九朝仪

作者:佚名
玉箓三日九朝仪

玉箓三日九朝仪,原不题撰人。约成书于北宋末至明初。三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本书内载敕建玉箓大斋三日行道之仪。卷上为第一日早午晚三朝仪,卷中为第二日早午晚三朝仪。卷下为第三日早午晚三朝仪(原注「缺晚朝仪」)。其三日九朝行仪节次大同小异,大旨皆为归礼三清、玉帝等圣真神灵,礼忏供养,祈请荐度亡灵上升天境,并祝帝祚延永,四海宴安。

猜你喜欢的书

雍正广东通志

雍正广东通志

广东地方志。清郝玉麟等监修,鲁曾煜等编纂。六十四卷。玉麟,奉天镶白旗人,官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广东总督。曾煜,浙江人,官翰林院庶吉士。广东地处岭南沿海澳区,汉魏以还舆图可考。明有戴璟、郭棐、谢肇淛、张云翼诸家之书,但仅粗具崖略。清康熙二十二年始有通志,此为雍正八年(1730)玉麟承命所辑。次年成书。首为典谟、次星野、舆图、疆域、沿革、编年、礼乐、海防、学校、公署、坊都、贡赋、兵防、屯田、盐法、职官、人物、风俗、物产、外藩、艺文等三十五门。图有省总、府疆域、城郭、海防、梅岭、澳门、虎门等二十三图。全书约一百七十字。为广东现存体例内容较完备的地方志书之一。记事止雍正八年(1730)。以康熙志为底本,新增四门。旧志海防不绘图,亦不列卷,今各补入。旧志公署职官,俱详文职而略武职,详汉籍而略旗籍,今汉旗文武分类均编。旧志职官始自明,自秦迄元缺载,今俱辑补以存历代官制,并以省总各府为分序之例。特别新增《外藩志》考及海外诸国入贡道路,有由广东者,有昔由广东今改福建者,有由福建、广西境接广东者,俱历载之,以备观览;共志暹逻、荷兰、安南、苏禄,占城、锡兰等三十三国朝贡、诏赐、通使,贸易等情况。对研究我国古代南海对外关系颇有意义。编年始颛顼五帝,历雍正八年,记有关该地政治、经济、军事等大事,亦为颇有价值的历史资料。因成书仓猝,多沿袭旧文,未免失之冗蔓,体例不一, 彼此牾。有乾隆二年(1737)刻本, 《四库全书》本。

秋水轩尺牍

秋水轩尺牍

清许葭村著。为作者的书信集。古称书信为尺牍,因古代书简长约一尺故名。由后人整理编排成书,共229篇,分为叙候、庆吊、劝慰、请托、辞谢、索借、允诺、戏谑8类。文辞生动雅丽,曲尽情理,向为尺牍范本。如《复朱鹤汀书》尉问腹疾并告知家乡水灾一事说:“手书遥贲,知足下适患河鱼之疾。造化小儿,何不仁乃尔,近日定占勿药矣。弟贫也,非病。客自家乡来者,道波臣为虐,年谷不登,旅人无以自存,又重以内顾忧。如何如何!足下作归省计否?新凉入序,寄语加餐。”以河鱼代称腹疾,勿药代称痊愈,波臣代称水灾。结尾一句感叹,继问友人是否准备回乡,最后因秋临加以问候,使人有亲切之感。语句精练,事虽不多,但处理得十分娴熟。又如《托沧州诸友照应友人书》说:“火云如烧,思与诸君子一登朗吟之楼,看夹岸柳阴,风樯上下,以消烦溽。乃仙凡途判,咫尺千里,徒作五城十二楼观耳。盐邑张少尉,武陵人也,近以年老乞休。月之二十九日,先遣眷属赴沧,候船南下。幸推梓谊,饬役代觅妥寓,俾旅途主人不敢欺生慢视。此感弟实均之”。第一句火云如烧,如同起兴。继叙旧日友情,最后拜托代为照应友人。语言优美,情调浪漫,使人乐于代劳。又如《贺陈筠青生女书》中说:“昨得手书,以弟夫人弄瓦而不弄璋,其辞若有憾焉。不知二五构精,伉俪同功,是谁之过,而为是怏怏耶?况凰之降,即以开么凤之先;谢氏乌衣,不可无林下风以济其美,正不必谓梦月之不如梦日也”。其中“弄瓦”指生女,“弄璋”指生男,语出《诗经》。“二五”指十月怀胎,“伉俪”为夫妇二人。 “雏凰”指女孩,“么凤”指男孩子。谢氏用谢安典故,谢安居乌衣巷,其子第多贤,而其侄女谢道韫神情散朗,有林下风。梦月喻生女,梦日喻生男。比篇用典自然,认为生女未必不如生男,观点亦有可取。“是谁之过”一句尤其恢谐,足可解颐。该书曾经由经山阴娄氏、吴县管氏注释,又经宋晶如补充、订正,并加语译,使读者较易理解。书前编有分类目录和内容提要目录,便于读者浏览。1986年上海书店出版影印本,与清龚未斋《雪鸿轩尺牍》合刊,1987年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校注本。

窦存

窦存

《窦存》为笔记。清胡式玉撰。四卷。式玉字青凹,上海人,诸生。成书于道光间,约五万字。分书窦、诗窦、事窦、语窦四类。“书窦”盖为作者读书札记,内容广涉经史子集尤多采儒家之语和诗韵之学。“诗窦”为作者诗话集,其中于历代名人诗词、各类诗体均有品藻,且独抒己见,不宥古说,有可借鉴之处。“事窦”则志耳闻目见之奇闻异事、时尚、风俗人情等。如《京师衣帽》、《吴俗》、《都中戏园以苏班徽班为贵》等条,为研究清代社会生活有用资料。“语窦”专涉古语、俗语、成语,且征引出处, 可供研究古汉语参考。 有道光二十一年(1841)刊本。一九八五年北京中国书店影印本。

太上灵宝净明法印式

太上灵宝净明法印式

太上灵宝净明法印式,此篇盖为宋元净明道道书,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方法类。篇内载两枚印章图式,谓:「凡得净明法者,雕印二颗,各二寸四分。一曰太上净明之印,一曰净明法主之印。净明之印,奏牍即用之;法主之印,即遣呼召鬼神等用之。」全篇不足百字,疑原当在《太上灵宝净明入道品》一文中。

禽星易见

禽星易见

一卷。明池本理撰。禽星是古代占星家的一种占法,传说此法始于张良,为兵家秘传,其实于一切人事得失趋避无所不占。其方法不一,本书则专取七元甲子局,用翻禽倒将之法推算时日吉凶。所论禽宫性情,较他书为简明,其以时日禽为彼我公,专取翻禽为我、倒将为彼,为其独得之解。但本书不载治曜之法,与同类书相异。总之,本书属于六壬、遁甲之类的星家著作,虽荒诞迷信,但对研究术数学较有价值。《明史·艺文志》本书作四卷,一卷本当为传抄合并所得。今有《四库全书》本行世。

十天仪轨

十天仪轨

十天仪轨,一卷,失译,尾题十天供养轨,一二九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