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的书
资暇集
《资暇集》3卷,唐李匡乂撰。李匡乂,一作李匡文,字济翁,系李唐宗室之后,唐文宗时曾任宗正少卿。此书旧本多署为李济翁,乃因宋人避太祖讳,而改以其字署名。今本书前无自序,系宋以后所佚,南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曾引其自序说:“世俗之谈类多讹误,虽有见闻,默不敢证,故著此书,上篇正误,中篇谈原,下篇本物,以资休暇。”此书内容以考据辩证经史名物制度为主,在唐人此类笔记中实属上乘之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其上卷多纠驳俗说之谬,如“行李”条谓“李”字除果名、地名、人姓之外,别无它义,《左传》“行李之往来”句,杜预注“行李”为使人,本书指出“李”乃“使”之误,因旧文形近而误。这条考证很受后人重视,宋人笔记引此说而加以发挥的不下10家。又如“客散”条谓世俗客人告辞时必说“客散孟尝门”而不知其出处,作者指出此语出自王维“悲府主殁”诗“秋风正萧索,客散孟尝门”,本谓主人死后门僚皆星散而去,如用在客人告辞时,岂非对主人的莫大不祥?“杜度”条引韩愈《讳辨》“汉之时有杜度,此其子宜如何讳”句,而据汉末杜恕所著《笃论》,指出所谓杜度本名操,字伯度,后避曹操讳,故以字行,后世又讹传为杜度。本书中卷多追溯事物的起源,如谓“押衙”应作“押牙”,“端午”应作“端五”之类,可借以探索语源。下卷多考名物,亦间及俗语俗说,如“非麻胡”条说世俗多以“麻胡来”来吓唬小孩,俗传麻胡是一多髯威严的神人,本书指出麻胡本指隋朝将军麻祜,他生性酷虐,炀帝令他开汴河,多役死民伕,儿童望而畏之,互相恐吓曰“麻祜来”,因童音不正,遂讹“祜”为“胡”。这条考辨也常为后人引证。
养生食忌
又名 《新刻养生食忌》。养生类著作。明胡文焕辑。一卷。文焕有《幼幼集》 已著录。本书首论五谷、五味、五果、五菜、五畜、诸禽、虫鱼、孕妇、乳母、小儿及十二月食忌等诸食忌。次论有毒的果、禽、鱼,及饮食害人、饮食相反等诸禁忌,凡十六门,每门数十条。多为日常生活之饮食禁忌,间有药物七情合和理论。如青豆忌与鲤鱼同食,青蒿同葫荽食气臭,韭忌与蜜食,生果停久或有损处者食之害人等。末附急救良方十四首,如急救六畜中毒、食诸蕈毒、巴豆毒、天行热病等山乡常见病证,均为民间偏方验方。所辑文字简练,惜未注明出处。有清刻 《寿养丛书》本。
太上元宝金庭无为妙经
太上元宝金庭无为妙经,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当为唐宋间道士所作。一卷,收人《正统道藏》正一部。此经主要讲述内丹炼养理论,全书分二十七章。首先论述大道自然无为,化生阴阳五行、天地万物之理。认为圣人法则自然无为之道。故能超凡入圣。其次论述炼养形神炁精之道。认为长生不死之道在于养神炼形,使阴阳配合,坎离交媾,精神不散,形炁不离。修道者能全形保精,神圆炁正,即可返老如婴而成真人。经文最后 论述定神守心之法。认为定神之道在守心,守心在绝念去欲。无欲则心正,心正然后神定,故能不老不死。全书主旨在教人清静无为,炼炁养神,绝念寡欲,以求长生不死。
月黑夜
当代短篇小说。杨朔著。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的斗争故事;
吾国与吾民
《吾国与吾民》是林语堂第一部在美国引起巨大反响的英文著作。林氏在该书中用坦率幽默的笔调、睿智通达的语言娓娓道出了中国人的道德、精神状态与向往,以及中国的社会、文艺与生活情趣。《吾国与吾民》一书,又名《中国人》,是林语堂先生的代表作,同时也是他在西方文坛的成名作。原书是作者用英文创作的,书名为"My Country and My People"。后来经郝志东、沈益洪二人将全书翻译为中文,由上海学林出版社出版。这部全译本《吾国与吾民》补上了原著中的一些重要而颇有争议的篇章,有《蒋介石其人其谋》、《收场语》(初版)、《我们的出路》、《领袖人才的要求》等。在保持原著原有风格的基础上,又增添了译者的附记、索引等内容,使得整部书的思想及内容更为完备。
十号经
一卷,赵宋天息灾译。阿难一一问致,佛一一答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