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真内丹集要

作者:玄全子
诸真内丹集要

诸真内丹集要,元代全真道士玄全子编集。三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此书摘录部分内丹著作,汇编成书。上中二卷辑录《老子函谷关记》、《钟离真人还丹歌》、《玉母口诀》、《太上内观正诀》等内丹歌诀十九篇。下卷收录《青霞真人内用秘文》、《论八节》、《论六通》等三篇论文。全书各篇歌诀论文大多论述内丹原理及炼丹方法,解释名词术语,说明修炼所应达到之境界及注意事项等。是为研究唐宋金元内丹理论之重要参考书。

玄全子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时间足够你爱

时间足够你爱

他是前无古人的长寿者,从19世纪活到星际殖民时代,活了足足两千年。 他是智者中的智者,亲历过人类两千年的历史,提炼出逢凶化吉的生存大智慧。 他是拉撒路·朗,人类独一无二的老祖。 在一场“一千零一夜”式的豪赌中,他将向你诉说“一千零一个”关于爱的故事: 他倾听过一个AI柔肠百转的告白,给同父同母、却毫无血缘关系的亲兄妹主持过婚礼,在病床前吻别过深爱却短寿的爱人,为一个最不该爱的人穿越时空…… 当时间终于足够我们酣畅淋漓地去爱,或许我们终于有机会,在时间的尽头一窥爱的本质。

孤独旅者

孤独旅者

《孤独旅者》是凯鲁亚克一些已出版的和未出版的小说片段的合集,这些文字均关注这样一个主题:旅行。描写了形形色色的有趣的人和城市。与凯鲁亚克以数字般的精确再现都市人的孤独。在他笔下,工业化社会中“单向度的人”的生活使每个人都如机械一般准确。在这部松散的遗作中,“流浪者宣言”,制度、法律、婚姻都是人类因为害怕孤独而做出的无奈的选择;愤怒则是一种对此充满了进攻性和欢乐的力量;互助、友爱、平等是人类进步的根本动力,而商业、科技、管理都只是获取幸福生活的工具。

彭祖摄生养性论

彭祖摄生养性论

彭祖摄生养性论,撰人不详。其部分内容见于《抱朴子内篇》,似为六朝或隋唐道士所作。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本篇言摄生之道,谓柔弱忧畏者神强,鼓怒骋志者气强:「神强者长生,气强者易灭」。人之思虑言行,衣食起居,皆须有所节制,不可过极,极则伤生。是故养生之法,不远唾。不骤行,耳不极听,目不久视,坐不至疲,卧不及极,寒而后衣,热而后解,不甚饥,不过食,不甚劳,不过逸,冬不极温,夏不极凉……一切皆得中不偏,则可保五脏魂魄不受损伤。

仪礼集说

仪礼集说

十七卷。宋敖继公撰。敖继公字君善,长乐(今广东五华县)人,后居吴兴(浙江乌程县)。宋咸淳进士,对策忤时相,竟归而不仕;入元,赵孟頫尝从其受业。敖继公邃通经术,动循礼法,官信州教授。《仪礼集说》成于1301年,书前有自序,称郑玄《仪礼》注,糟粕多精华少,删去与经不符的,意义又未足,则取疏记或先儒之说以补之,又未足,则附以自己见解。并怀疑《丧服》一篇违悖经义,非子夏作。郑注简约古奥,贾疏则繁,《仪礼集说》依《仪礼》十七篇各为一卷,对郑玄注都有所取,对不取的不攻驳。敖继公逐字逐句研求,务畅其旨,对《仪礼》有所发挥。卷未各附《正误》一篇,考辨字句颇详。《丧服》一篇以其兼《释记》文,作于《记》后,怀疑为郑玄散附《经记》之下,而设移其原秩序。《仪礼》十三篇之《记》,朱熹《经传通解》皆分属经文条条之下,敖继公则认为诸篇之《记》,有特为一条而发者,有兼有两条而发者,有兼为数条而发者,也有于《经礼》之见别见他《礼》而发者,故不移摘其文,恐失《记》之意。敖继公治学严谨,对前儒有所怀疑,既不废其言,又不发无据之言,对后世研究《仪礼》有参考价值。版本有元版大字本、陆有元刊元印本、元大德刻明修本、藏于北京图书馆;明政化程敏政刊本;清乾隆年间文渊阁《四库全书荟要本》;元大德刻明修本,藏于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十九年(1680)纳兰性德《通志堂经解》本;清乾隆五十年(1785)通志堂修补本;清抄本。

般若心经疏

般若心经疏

唐靖迈撰。一卷。是唐玄奘译《般若心经》的注释书。分四门:(1)明始无“如是”,终缺“奉行”所由;(2)明说般若意;(3)明教之宗旨;(4)分文解释。见载于日本《续藏经》。

十往生阿弥陀佛国经

十往生阿弥陀佛国经

全一卷。译者佚名。收于卍续藏第八十七册。又称观阿弥陀佛色身正念解脱三昧经、度诸有流生死八难有缘众生经、十往生经。乃说明往生阿弥陀佛净土之十种正念法。即:(一)观身正念,常怀欢喜,以饮食、衣服施佛及僧。(二) 正念以甘妙良药施一病比丘及一切。(三)正念不害一生命,慈悲于一切。(四)正念从师所受戒净慧,修梵行,常怀欢喜。(五)正念孝顺于父母,敬奉于师长,不起憍慢心。(六)正念往诣于僧坊,恭敬于塔寺,闻法解一义。(七)正念一日一夜中受持八斋戒,而不破一。(八)正念若能斋月、斋日中远离于房舍,常诣于善师。(九)正念常能持净戒,勤修于禅定,护法不恶口。(十)正念若于无上道不起诽谤心,精进持净戒,复教无智者,流布是经法,教化无量众生。信奉此经者常受二十五菩萨护持。然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卷十五、开元释教录卷十八视之为伪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