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的书
富兰克林自传
该书被誉为美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最为著名的自传,其写作始于1771年,中间时断时续,一直写到1790年富兰克林去世前不久,内容涵盖作者从青年时代到18世纪50年代末期的生活。他在担任北美殖民地常驻英国代表时动笔写自传的第一部分,1784年出使法国时撰写第二部分,1788~1790年在美国费城对这两部分进行修改。由于家人对出版《自传》犹豫不决,不少盗版在坊间流传开来。1791年在法国巴黎出版了不完整的法译本,英文版本1793年在伦敦出版,直到1818年《自传》才在美国正式出版。虽然富兰克林没能完成这部他称之为回忆录的作品,不过其中详尽记录了他所经历的事件、他从事的发明创造,以及他为研究道德、哲学、政治、科学、文学做出的努力,内容十分丰富多彩。《富兰克林自传》不仅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献,而且是优秀的文学作品,以丰富的主题、象征、隐喻、类比著称,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太上灵宝升玄内教经中和品述义疏
太上灵宝升玄内教经中和品述义疏,原不署注疏者姓名,从内容文字看,似为唐人所作。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平部。本书是南北朝道经《升玄内教经》卷七《中和品》之注疏。作者以隋唐重玄派哲理疏解原经。条分缕折,发明双遣有无,弃边取中,不滞于善恶之义。如开篇第一段疏文即云:「夫中和经者,盖是登真之妙诀,入道之要方,理贯重玄,义该双遣。」又云:「所言中和者,中是非外之名,和是顺从之目。摄心于内,呼之曰中;顺道无违,乃受和称。」「恩善舍恶,名曰中和。」 此段为全书要旨。
孝经郑注疏
二卷。清皮锡瑞(1850—1908)撰。皮锡瑞字吉人,一字麓云,号鹿门,人称师伏先生,湖南善化 (今长沙)人。著述颇丰,有《经学通论》五卷、《孝经郑注义疏》二卷、《春秋讲义》二卷、《今文尚书考证》三十卷、《尚书大传疏证》一卷、《左传浅说》、《礼记浅说》等。皮锡瑞治经专今文,颇攻郑氏。而是书则笃守郑氏之说,对于典礼尤为详尽,认为郑玄深于礼学,注易笺诗,必引礼为证,其注孝经亦援引古礼。郑所据孝经本今文,其注一用今文家说。该书引典礼对郑注加以疏通证明,遇诸家对郑注有驳难者,则解释其疑滞,大多引申、折衷至当。只有对“始于事亲”一节,刘炫对郑玄所驳不误,而锡瑞因守疏不破注之例,曲为辨护,终嫌勉强。“天子有争臣七人”一条,别据唐武后臣(车丸)匡谏章, 引孝经争作诤, 与 《白虎通论》、 《家语》所引同,为他辑本所无。该书版本为光绪二十一年(1895) 刊本。
金刚经纂要刊定记
佛典注疏。宋天圣二年(1024)子璇录。七卷。据作者序称是唐宗密述《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简称《纂要》)的删削刊定本。宗密撮世亲、无著所撰《金刚经论》等注疏之精要而成《纂要》一书,宋石壁行绍在《纂要》的基础上别为《广录》,但“文义繁长,不便后学”,故子璇对《广录》“剪削烦乱”而成是书。见载于宋《毗卢藏》、明《永乐北藏》、《嘉兴藏》及清《龙藏》等。
四分比丘尼钞科
四分比丘尼钞科,一卷,宋允堪述,首题释四分律比丘尼钞科文,尾题释四分律比丘尼钞科。
最胜佛顶陀罗尼经
一卷,宋法天译。有陀罗尼八十句,前后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