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升序↑猜你喜欢的书
金液大丹诗
金液大丹诗,撰人不详。从内容上看,似出于唐宋间。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书中收录五律诗九十余首,论述七返九还金液大丹,似为内丹法。其说宗承《参同契》,谓「龙虎还丹本,夫妻喻药基」。其修炼次第为:「一正药根源,二关龙虎门,三凭日月化,四炼魄与魂,五拔阴阳力,六调寒暑喧」。谓三年丹成,即可飞升。辞旨颇隐晦。
才调集
十卷。后蜀韦縠撰。韦縠仕王建为监察御史,其里贯事迹均未详。此集每卷录诗一百首,共一千首。自序称观李、杜集,元、白诗,而集中无杜诗。冯舒评此集,谓崇重老杜,不欲芟择。然实以杜诗高古,与其书体例不同,故不采录。冯舒所说非也。其中颇有舛误。如李白录 《愁阳春赋》,是赋非诗。王建录 《宫中调笑词》,是词非诗。皆乖体例。贺知章录 《柳枝词》,乃刘采春女所歌,非知章作。其曲起于中唐,知章时亦未有。刘禹锡录《别荡子怨》,乃隋薛道衡昔昔盐。王之焕录《惆怅词》,所咏乃崔莺莺、霍小玉事,之焕不及见。实王涣作。皆姓名讹异。然颇有诸家遗篇。如白居易 《江南赠萧十九》诗,贾岛 《赠杜驸马》诗,皆本集所无。又沈佺期 《古意》,高棅窜改成律诗。王维 《渭城曲》“客舍青青杨柳春”句,俗本改为 “柳色新”。贾岛 《赠剑客》诗 “谁为不平事”句,俗本改为谁有如斯之类。此书皆独存其旧,亦足资考证。韦縠生于五代文敝之际,故所选取法晚唐,以秾丽宏敞为宗,救粗疏浅弱之习,未为无见。选诗不以年代编排。崇尚晚唐“温李”一派。题材偏重别情闺怨。风格秾艳,反映了晚唐五代的诗风,有明毛晋汲古阁本。《四部丛刊》影印述古堂抄本。清人有 《才调集补注》,殷元勋笺注,陈邦绥补注,十卷本。乾隆五十八年(1793),思补堂刻本。清人吴兆宜有《才调集笺注》十卷,吴惠叔抄本。《四库全书》本。1958年,中华书局出版 《唐人选唐诗》 (十种),收入此书。有《四库全书》本。
从公录
清戴肇辰撰。一卷。戴肇辰,江苏丹徒人,咸丰末年任登州(今蓬莱)知府。是书即系集其1861年(咸丰十一年)秋登州知府任内守城御捻的有关公牍而成。包括“筹办郡城防堵”、“南捻窜入蓬莱边境经团勇击退”、“大股南捻窜逼郡城布置防剿情形”、“连日防剿捻匪及派兵勇出城剿办情形”,“登属一律肃清郡城酌撤募勇仍严密防守“等给山东巡抚谭廷襄的禀文多件,及“劝捐掩埋胔骼告示”一件。记载了当年捻军由莒州(今莒县)、平度、掖县(今莱州)攻入黄县(今龙口),直逼登州府城与官军相持及复由莱阳、海阳,经胶州、即墨退回的大致经过,所载史实与《东牟守城纪略》相符,详略互补。为研究捻军首入登州府地区的规模及其斗争、活动范围等情况,提供了较详尽的原始材料。有同治九年(1870年)刊本行世。后收入中国史学会主编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捻军》(上海神州国光社1953年出版)第3册。
晋书
这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书,为唐代房玄龄主编,共有130卷。起自晋泰始元年(262年),讫于晋元熙二年(419年),记载了157年两晋的历史事实。在两晋南北朝,撰编晋书的有20余家,到唐代初期存有18家,唐贞观十八年(644年),房玄龄、诸遂良、令孤德芬、李延寿等奉诏重修。以南齐臧荣绪的《晋书》为底本,参诸家晋书及晋人文集, 于贞观二十年(648年)修成。计帝纪10卷,志20卷,列传70卷,载记30卷。原称《新晋书》,后臧氏书佚,遂简称《晋书》。因宣武、武帝两纪及陆机、王羲之两传由太宗世民撰“论”,故旧题“唐太宗文皇帝御撰”。是书既成,旧本皆弃,一代史料由是书而存。其中,《束晰传》所载《汲冢书》发现经过,《裴秀传》所载《禹贡地域图》之制图六法,均为珍贵资料。注释者,有唐代何超的《晋书音义》3卷。清朝乾隆殿本及同治金陵书局本,均将何超的书刊于全书之后。清朝吴士鉴集各家之说,并广为补证,撰成《晋书校注》,附注文于正文之下,以方便后人。中华书局校点本以金陵书局本为本,并参照百衲本之影印宋本及武英殿本,为今通行最佳之本。
王艮尺牍
明朝经济思想家, 泰州学派的创立人王艮的书信。尺牍,指古人用于书写的长一尺的书简;信札,书信;文辞或者墨迹,字迹。
地藏菩萨像灵验记
地藏菩萨像灵验记,一卷,宋常谨集并序。编号一六三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