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洞渊说请雨龙王经

作者:佚名
太上洞渊说请雨龙王经

太上洞渊说请雨龙王经,撰人不详。盖为唐代道士所作。《道藏缺经目录》着录《太上洞渊龙王神咒妙经》一卷,即此书。今本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本文类。此经抄自《太上洞渊神呪经》卷十三〈龙王品〉之前半部分,言诵咒召龙禳灾之法。内载五十八位龙王名号,称烧香诵念名号三日三夜,可召来天龙,「时旱即雨,虽有雷电,终无损害」。又称如遭天火,但家家书写四海龙王之名,安置住宅四角,焚香受持,即有水龙来护。凡有灾难,当设置九龙之位,转念此经,则妖氛自灭,兵革不兴,天下太平。

猜你喜欢的书

宗教社会学

宗教社会学

宗教展现了人性的一个基本的和永久的面向,而宗教社会学则试图解释人们身边这一现实存在。宗教社会学中,韦伯的研究举足轻重,尤其在比较宗教社会学方面的学术水准,其奠基地位举世公认!“如果要简洁地以一名话描述出所谓世界诸宗教的主要担纲者,那么,可以这么说:儒教,维持现世秩序的官僚:印度教,维持现世秩序的巫师;佛教,浪迹世界的托钵僧;伊斯兰教。征服世界的武士;犹太教,流浪的商人;基督教,流浪的职工。”韦伯这句话画龙点睛地描绘出世界各大宗教的特色,也是他从事宗教社会学研究多年的心血结晶。相对于韦伯其他针对世界各大宗教的具体研究,本书偏重理论的构架,带有提纲挈领的性质。换言之,本书可谓韦伯整体宗教社会学研究的一个凝缩本。

墨池琐录

墨池琐录

四卷。书论。明代杨慎撰。慎(1488—1559年),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文学家。11岁能诗,受业于李东阳门下,以博学名于世。正德年间进士,授翰林修撰。世宗时,曾充经筵讲官,召为翰林学士,后被谪戍云南,颇多感愤,卒谥文宪。一生好学穷理,老而弥笃。著作丰富,有杂著百余种行世。究心书学,醉墨淋漓。是书颇抑颜真卿、米芾,推崇赵孟頫,谓赵得晋人法而为右军后一人而已。全书皆论书之语,或采前人之说,或抒己见。如:“书法惟风韵难及。唐人书多粗糙,晋人书虽非名法之家,亦自奕奕有一种风流蕴藉之气。”“行行要有活法,字字要生动。”、“‘篆尚婉而通,隶欲精而密,草贵流而畅,真务简而便。’此四诀者,可谓鲸吞海水,尽露出珊瑚枝矣。” “古文如春,籀如夏,篆如秋,隶如冬,八分、行、草,岁之余闰也”等等。

大明律集解附例

大明律集解附例

明代人高举撰写。共30卷。汇编《大明律》、《问刑条例》等诸例,并对《大明律》进行了注释。清光绪三十四年法律馆刻本

帕米尔高原的流脉

帕米尔高原的流脉

现代中篇小说。杨朔著。重庆生活书店1939年8月初版。这是作者的第一本小说集。1937年冬作者去延安,参加了革命,不久离开延安到西北各地。1938年春作者到广州后,应《救亡日报》之邀,根据自己在边区的生活积累,创作了这部中篇小说,在《救亡日报》副刊上连载。小说描写边区人民经过土地革命,在共产党领导下,开展清除托匪汉奸的斗争。作品热情赞颂觉醒了的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把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抗日民主根据地称誉为中华民族复兴史的起点。作者以优美的抒情笔调,生动地描绘了西北高原粗犷的自然景色和边区人民的质朴心灵。

听月楼

听月楼

清代白话长篇人情小说,属才子佳人小说之后期作品。不分卷二十回。未署作者姓名别号。有无名氏序,语气为自序,作于嘉庆十七年(1812),作品当完成于此时,今存忠恕堂及积秀堂初刊本均梓于嘉庆二十年,此外尚有文奎堂、同文堂、登秀堂等刊本,晚清石印本改名《第十九种奇情传》。目录为四字对句,较少见。书叙宣登鳌与表妹柯宝珠的爱情故事。宣登鳌与表妹柯宝珠相爱,遭到宝珠父柯太仆反对。柯太仆发现宣登鳌的爱情诗,以为二人行为不轨,将宝珠沉于江,幸有斐司寇暗中设计救出。后宣登鳌中状元,经裴司寇从中作合,方与宝珠结成美满姻缘。翁婿间亦归和好。有嘉庆二十四年(1819)同文堂刊本。

南明野史

南明野史

题南沙三余氏撰。五卷,分述福藩、鲁藩、唐藩、桂藩、唐王聿事。书撰于《明史》既成之后,采摭旧闻,多所补正,揭出南明君臣多“苟安无智,苟且富贵”,颇有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