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丹还元诀

作者:佚名
内丹还元诀

内丹还元诀,撰人不详。从内容看,似出于唐宋间。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此书解释内丹之五行、四象、七宝、九仙真炁、八卦内属等术语。谓五行即五脏,肝之余炁流于上腭之左名金液,肺之余炁流于上腭之右名还丹,心之余炁流入上腭之右名神水,肾之余炁流于舌下右边名华池,脾之余炁流人唇内名黄芽。又称四象者,一为金翁,乃肺中之唾;二为姹女,乃心中之穴;三为婴儿,乃肾中之精;四为黄婆,乃脾中之涎。又称内七宝即津、水、唾、血、神、炁、精。九仙真炁者,即鼻中出入炁、口中吹呵嘻炁、家长出用炁、见人喜怒炁、谷炁。又称八卦内属,即肝属震、心属离、肺属兑、肾属坎、胆属巽、小肠属坤、大肠属干、膀胱属艮,各象一卦。全篇以人体脏腑及精、炁、神释内丹术语,似为早期丹法。

猜你喜欢的书

顺治宝鸡县志

顺治宝鸡县志

清顺治十四年(1657),周愃纂,三卷,无凡例。第一卷天纪,下分星野、沿革两目。第二卷地纪,下分疆域、城池、山川、风俗古迹(残存两行)、景致、土产、编里、户口、田亩、税粮、站徭、公署、县治、庠校、庙社、祠祀、陵墓、武备十九目。第三卷人纪,分秩序、宦绩、科贡、封荫、人物及外志。此志体例比较独特。全书按天、地、人分成三大门类,颇与百余年后章学诚创立的“三书体”有点相似(章氏《湖北通志》分通志、掌故、文征三部分)。由于是周愃离任前,奉上宪之命修志,只好搜集旧志“遗牒”,“鳞集成篇”,成书仓卒,因而内容相当简略、缺陋。如“人物”除姓名外,仅有数字或数十字事迹介绍。“秩官”仅列姓名而无任职年代。“土产”记货物,竟说“无特产可述”。“风俗”则云:“人性勤俭、务稼穑、遵教化,有先王之遗风。”寥寥数字。原书共九十一页。雕版粗劣,字迹不清,是现存《宝鸡县志》中年代最久远的。流传极少,全国仅北京图书馆藏有一部。

怡堂散记

怡堂散记

医话。清许豫和撰。二卷。豫和有《小儿诸热辨》已著录。是书乃就平日所集读书心得、诊治杂记整理而成。刊行于乾隆五十年(1785)。约三万言。卷上论述风痰、惊风发搐、发热不退、吐泻、时痢等儿科证治,并附医案三十余则,以惊风、温热证治为多,对妇科等成人疾病亦有论述。并论医家必读全经始知治法、诊治杂言等。卷下载秋伤于湿辨、肝藏魂肺藏魄、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等篇阐述医理。所论与临证密切结合,遵《内经》、《伤寒论》之经旨,对儿科证治尤多阐发。有嘉庆二年(1797)刊本,同治十一年(1872)重刊《许氏幼科七种》本。

西游记百回详注

西游记百回详注

悟元子曰:人身难得,无常迅速,生生死死,轮回不息;一失人身,永久恶趣,可惧可怕。举世之人,生不知来处,死不知去处,醉生梦死,碌碌一世;入于苦海而罔觉,陷诸火坑而不知,以苦为乐,以假为真。殊不知一切尘缘世事,俱是戕性之刀斧;恩爱牵缠,无非丧命之井坑。他时阎王老子打算饭钱,当得甚事?纵有金穴银山,带不得些个;孝子贤孙,替不得分毫。只落的罪孽随身,万般虚妄。所以历代丹经,群真道书,传流后世,使人寻文解义,脱火坑,出苦海,弃妄存真,以保性命。然而书愈多,人愈惑,其辞意幽深,终难窥其底蕴。
  

蜕

长篇小说(未完)。初载1938年2月16日《抗到底》半月刊第4期至1939年3月16日第23期。初收《老舍小说集外集》。现收《老舍文集》第9卷、 《老舍小说全集》第5卷。
《蜕》这部仅写了九万字的文章是老舍第一部未完成的长篇小说,它反映了各阶层群众抗日救亡的激愤情绪。在国人的行为和精神特征上,老舍首先注意到的是生命力的衰退和萎缩,国人缺乏强烈的意志冲动和由此而来的外在动作,没有生命的活力和奋斗精神,这就是小说《蜕》提到的问题,从而引发的故事的高潮部分。

鬼谷四友志

鬼谷四友志

又名 《孙庞演义》、《七国四友志》。杨景淐(字澹游)撰。三全书三卷,每卷又分上下卷,实为六卷,即六回,有清代刊本。书成于高宗乾隆末年。现存有清嘉庆八年博雅堂刊本,文渊堂刊本,清咸丰十一年 “汲古” 刻本,上海书局石印本则题为 《四大英雄奇传》。书叙河南府郡城东南嵩山之麓,有幽不可测的鬼谷,其间居住着一位姓王名栩自号鬼谷子的隐者。鬼谷先生才学渊深,兼通数学、兵学、游学以及出世之学。为此,慕名求学的弟子纷至沓来,孙膑、庞涓、苏秦、张仪即其中的四位。本书叙写战国时孙膑与庞涓斗智、苏秦与张仪连横合纵的故事。小说结构严谨,情节惊险,人物丰满,文字也通俗易懂。

华严经金师子章注

华严经金师子章注

一卷,华严宗之法藏,对唐则天武后,借庭前金师子为喻,以十门显华严之教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