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的书
渠丘耳梦录
余耋齿虺隤,经年善病,既不能展书纵读,又不能出而为登临眺听之事。唯是蒿床土锉,看屋梁而呻吟耳。二三亲串,间以问疾。相过延入卧内,共话团圞,多举乡里琐言为予娱病,且举其尤诙诡者,为抚掌之资。一涉世情,辄自引寐。儿辈侍侧,每有所闻,潜拾残{片虒}书之。疾平取视,都不成语,然亦可识当时抑郁无聊。故于没理没会处着想也,不忍弃为敝帚,稍次成帙,题曰《渠丘耳梦录》。耳梦用《汉书》语。颜注:耳常听闻而记之也。客有见者,曰:昔赵大年出新意作画,人辄嘲之曰:得非朝陵回乎?谓其所见不满五百里也。子渠人而只记渠事,得毋类此?余曰:不然,古人云,在朝言朝,在野言野。余以渠人而记渠事,亦士君子惓惓不忘乡党意也。
曹氏伤寒金匮发微合刊
曹颖甫编著,全书约32万字。该书原为二编,其中《伤寒发微》成书于1930年,1931年印行;《金匮发微》著于1928年,因故散佚,1931年重加编注,1936年印行于世。1956年由上海卫生出版社将二书合刊出版。合刊本卷首附门人秦伯未序及蒋维乔先生撰曹颖甫先生传。《伤寒发微》部分注起于太阳病篇,止于痉湿暍病篇,并附丁仲英、沈石顽序及自序。《金匮发微》注始于脏腑经络先后病篇,止于妇人杂病篇,附陆渊雷、许半龙、章次公序。该书乃著者将仲景之书为之实验发挥后而加之详注。有如下特点:①本书为著者数十年临证经验之总结,一字一句都出自心得,与一般汇集前人注释不同;②本书融会仲景全书,本仲景著书之精神,详细分析,不标新立异,亦不泥于一家之偏见;③书中注释各条,不但解析病理,且博引著者多年治验。以为佐证,俾读者知所运用,与徒托空言而无实践者不同;④著者认为内脏解剖当以西说为标准,不应坚执旧说,因此注中间采西说,以阐释中医学理。
樊山政书
清樊增祥著,樊的门生夏午诒辑刊,共20卷。作者樊增祥号樊山,清末光绪宣统两朝历任陕西渭南知县,陕西按察使,江宁布政使著职。此书收辑了作者自光绪二十七年至宣统二年间,有关公牍、批判著文稿,其中包括较多的地方司法案例的记录。如陕西凤翔严桂芳控词等。此书清末另有单独将批判词稿汇辑成书,即《樊山判牍》。此书在清末民初流传较广,对州县地方司法审判产生过一定影响。
唯识札记
唯识思想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在包括中国和印度的东方各家学说中,能与西方哲学的组织化、系统化相匹敌,从一个观念而导引出许多连锁观念、系统观念,可说唯有佛教的唯识学最具此种精神。 《唯识札记》作者惟贤老法师早年曾先后分别在四川南充龟山书院和重庆汉藏教理院师事过国学和佛学大师王恩洋先生及著名佛教思想家和改革家太虚大师。王先生和太虚大师二人在唯识学等方面的精深造诣,在他们的高足惟贤老法师身上得到了独到的承嗣。老法师虽已是耄耋之寿,可丝毫不让当年,引经据典,思想深刻,层次分明,逻辑严密。书中,老法师通过对唯识学话题的解说,将佛法的思想核心和修持要领也一并揭示出来,展现出佛法独具的博大和睿智、慈悲与超然,彰显出古老的佛教所高扬的理性的光芒。
游心安乐道
全一卷。新罗僧元晓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及净土宗全书第六卷。内容阐明净土之安乐及往生净土之因缘等。共分七门:(一)述教起之宗致,(二)定彼土之所在,(三)明疑惑患难,(四)明往生之因缘,(五)出往生之品数,(六)论往生之难易,(七)作疑复除疑。本书古来于净土诸家间颇盛行。
毗沙门仪轨
一卷,唐不空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