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河图宝箓
作者:佚名猜你喜欢的书
溪山卧游录
画论。清代盛大士。四卷。约1820年。一、二卷多论画法或抄录前人画论;三、四卷记载其同时代画家和友人的交游及题赠诸事。提出士夫画与画工画的区别。 指出画有“三到”:“理、气、趣”。认为“非是三者,不能人精妙神逸之品”。提出绘画的“七忌”。强调画家主观情思抒发和寄托, 如画“旅雁孤飞, 喻独客之飘零无定也。闲鸥戏水,喻隐者之徜徉肆志也。松树不见根,喻君子之在野也。杂树峥嵘,喻小人之昵比也。江岸积雨,而征帆不归,刺小人之追逐名利也”。反对画家“沈溺于利欲名场”,作画“初下笔时,胸中先有成算,某幅赠其达官,必不虚发;某幅赠某富翁,必得厚惠。是其卑鄙陋劣之见, 己不可向迩,无论其必不工也, 即工亦不过书画之蠢耳”。暂缺三四卷。
太上黄庭外景玉经注
原题“务成子注”。务成子应为隋唐时道士。唐玄宗开元中敕撰《初学记》,已引述“太上黄庭经注”。今本一卷,收入《云笈七签》卷十二。本篇分《黄庭外景经》为上中下三部,逐句解释其名词术语及修养要诀。注文强调修道者应宝精惜气,存神守一,使精气不泄,魂神不去,常守丹田,则病邪自去,自然长生。其说符合原经本义,文字亦简明晓畅。
黄金世界
长编小说。清末碧荷馆主人撰。二十回。多数篇幅描写国内商、学界反华工禁约运动,而以描写华工苦难生活和反抗斗争部分最有意义。美国殖民主义者来广东贩买“猪仔”(蔑称华工),途中对华工倍加摧残,华工生活不如牛马,展示出殖民主义残酷本性。然华工亦绝非任人宰割之羔羊,在忍无可忍时起而反抗,对大小工头“拳脚交下”,使之鲜血直冒,“倒地乱哼”。洋人勃来格调戏女工陈氏,亦遭到有力回击。是晚清小说中描写反华工禁约运动、揭露殖民主义迫害华工罪行、表现华工反抗斗争的较好作品。光绪三十三年(1907)刊于《小说林》。
西厢记诸宫调
诸宫调作品。又称《西厢弹词》、《弦索西厢》,通称《董西厢》。金董解元作。取材于唐元稹传奇小说《莺莺传》(又名《会真记》),但根本上改变了原作主题。张生被改写成有情有义、始终忠实于爱情的正面人物,他和莺莺一起为争取自由结合而同老夫人为代表的封建势力进行斗争,最后双双团圆。还塑造红娘这个热心为崔张奔走的婢女形象。情节曲折,结构宏伟,语言活泼,长于刻画人物内心世界。是今存宋金时期唯一完整而又标志当时说唱文学水平的作品,对元王实甫《西厢记》杂剧有直接影响。
甲申核真略
史籍。明末清初杨士聪撰。一卷。杨士聪,字朝彻,号凫岫,济宁人。崇祯四年(1631年)进士。历官右谕德。李自成率起义军攻入北京,杨士聪仰药不死,为义军所执;后义军败出北京,他弃家南奔,最后卒于常州。鉴于方以智、陈琯等人所著书中说他曾投入义军;高珩、李呈祥、史垂誉、刘正宗、耿章光等人书中甚至还说他担任了义军的官职,以“名节攸关”,故作此书,记载自己在京经历,为己“辩诬”。同时详细记载了起义军在北京期间的情况。其所记虽与正史间有违异,然皆得之目击,故可信者居多,具有较高史料价值。
净土往生传
凡三卷。北宋沙门戒珠着。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又称往生净土传、戒珠传。由梁、唐、宋各高僧传中选集净土往生者之事迹而成,自西晋僧显至北宋悟恩,凡收七十五人。据卷首自序述,戒珠自梁代慧皎、唐代道宣等十二家所撰之传记,及宋代赞宁所撰之宋高僧传中,选出僧显以下七十五人,编成本书。然其他如慧明等六十二人,以无临终来迎之事实,故不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