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法议玄篇
作者:佚名
雷法议玄篇,南宋万宗师等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本书论述神霄派雷法,内载四篇论文:第一〈雷法议玄篇〉,南宋初万宗师撰。谓世传雷法之书多达数百篇,内容庞杂,行之无效。作者自称遇度师授以简捷雷法,指点要诀。认为风雨雷霆皆由诸天星宿主持,故修真之士行持雷法,当得三十六天炁之妙,知星宿运行变化之道,方能与道合真,而不在虚侈繁文。 第二〈雷法渊海正演数〉,南宋谷隐撰。论述雷法之要在于「正心诚意,与天为徒」。又称「古有行持之士,以心感物,以正御邪。心正则百神效灵,身正则万邪遁迹」。后世末流徒知以符术感神御鬼,以教法行雷借雷,非为正道。 第三〈歘火真形详论〉、第四〈太极雷坛祭四维神法〉,其撰人皆不详,亦出于南宋。内载书符行炁以召雷祈雨之法。
猜你喜欢的书
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
20世纪前叶,中国和美国正处于一个交叉点上,这是一个古老但衰弱的古国和另一个年轻但强大的新兴国家的一次相遇。在本书中,跟随史迪威——一个古怪但却真实的英雄、美国最伟大的战区指挥官之一,我们见证了那次历史性的相遇,它代表了美国试图使中国跟自己更相似的努力。在 这种堂吉诃德式屡败屡试的努力之外,现代中国露出了它的脊梁。 本书为1972年普利策新闻奖(非虚构类)获奖作品。
竹间十日话
《竹间十日话》,清郭柏苍辑,光绪丙戌十二年(1886)刊行,计6卷。书中辑录全闽历代遗闻逸事,题材广泛,可补史之阙。全书71万字。主要介绍福建省内历代的遗闻逸事,采录地方文献、乡土掌故。
道门语要
念不出总持门,心要在腔子里。自古三教圣人,诀惟此而已矣。修道清静无为,随地随时皆是。不用习静观空,自然止其所止。从来道本天然,无有动静终始。人欲无事于心,必先无心于事。善恶都莫思量,有甚人欲天理。如镜之光无镜,来则应之而已。本来妙觉圆明,何事修己克己。犹目本自光明,难夹些微芥子。天地原自至宽,何恶亦何所喜。虽云有作有为,成始成终靡底。勉强亦归自然,妙入无为之理。道门语要刊成,聊序其事如此。
近十年之怪现状
又名《最近社会龌龊史》。长篇小说。清末吴趼人撰。二十回,未完。趼人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已著录。前十回主要写上海商界,后十回主要写山东、天津官场。商界与官场交叉描写,涉及社会各个侧面,展示出清末黑暗腐朽的社会现实。人物多为坑诓拐骗、尔虞我诈、吃喝嫖赌之徒。如宦家子弟乔子迁与烟铺堂倌李老三合伙盗窃金矿石,由山东运至上海,并挂出“奏办山东金矿局”和“山东金矿招股处”招牌。骗取钱财,拐金逃走。负责查办此案的鲁薇园也乘机拐走朋友二万五千两银子,化名到天津做军火商买办。而“军火商”又假此“买办”之手,骗走天津制军一笔巨款,使此“买办”受到连累,只好恢复鲁薇园之名,回到山东,又得到巡抚大人的宠信,扶摇直上。尤以伊紫旒集敲诈勒索、坑诓拐骗、吃喝嫖赌于一身,被称为“纵横五大洲的第一条好汉”。对清末卖官鬻爵、贿赂公行等黑暗现实均有反映。结构与《儒林外史》相似,不够严谨。于人物描写烦为生动、传神,但有过分夸张之处。于一九○九年在《中外日报》连载至第二十回。一九一○年由广智书局出单行本,改名《最近社会龌龊史》。
台阳诗话
近代诗话。2卷。王松著。初版本未见。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59年1月重新印行。卷首有郑如兰《序》、邱菽园《序》、作者《自序》、洪月樵题诗。卷末有林辂存《跋》。该书集中评介清末民初台湾籍诗人。由于作者与评介对象属于同籍、同代,故材料较为可信,可资研究近代台湾文学者参考。作者在书中有言曰:“余欲善天下万世以兴起耳;且使他日作史者见之,亦足以资考证。”“论诗则尺寸不能假借,可则可,否则否。”
梵网经菩萨戒注
梵网经菩萨戒注,三卷,宋慧因注并序,元惟大序,普秀序,郭天锡序,佚名题记。亦称《注梵网经》。律学著述。北宋绍圣三年(1096)慧因注。一卷(或三卷)。系《梵网经菩萨心地戒品第十》卷下的注释书。作者自序云:“此经文科释具疏,虑人饫其繁广,于是采集众义,具注本文,俾其览者易为晓悟。”本书先释《梵网经菩萨戒序》,后释本文。见载于日本《续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