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经极论
作者:佚名猜你喜欢的书
夜色温柔
美国长篇小说。司·菲兹杰拉德著。1934年出版。描写的是一个出身寒微但才华出众的青年对富有梦幻色彩的理想的追求以及最终如何遭到失败、变得颓废消沉的故事。小说的背景被安排是作者所熟悉的欧洲大陆, 时间跨度为1917年到1930年间,但小说所展现的仍是美国“爵士乐时代”的社会场景。《夜色温柔》的主要内容介绍了强烈的怀旧情绪、悔恨心理、失落的 希望、破灭的幻想、人格的分裂。它也是一部带有很强的自传性的小说,探索了一种酷似作者所经历的感情与精神的崩溃过程。
芸庵类稿
宋代诗文别集。6卷。李洪著。据陈贵谦序,作者原有著作20卷。因年久有大量散佚。《四库全书》据《永乐大典》所收集的作品,编为诗5卷、文1卷。其诗内容狭窄,大多为咏物写景之作。如《寒食怀西游去岁游从》:“去年寒食醉西湖,山色空濛暮有无。风急落花随步积,雨昏垂柳要人扶。”又如《雪》诗中有:“朔风动地似奔雷,瑞雪飞飞遍九垓”之句,构思新颖。《四库全书总目》称其“所作诗,虽骨干未坚,而神思清超,对露警秀”,可谓深中肯綮。
红楼幻梦
一名《幻梦奇缘》。长篇小说。清花月痴人撰。二十四回。作者真实姓名不详。此书为曹雪芹《红楼梦》续书之一。成书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作者深疾《红楼梦》“欢洽之情太少,愁绪之情苦多”,因而“摭其奇梦之未及者,幻而出之”,又演出一场“幻梦”,目的在“使世人破涕为欢,开颜作笑。”小说从黛玉复生写起,叙宝玉、黛玉成亲,宝玉与贾兰中举,黛玉得见亲兄弟琼玉,宝玉、琼玉中状元,柳湘莲与妙玉成婚,晴雯复生, 宝玉做官,黛玉生公子,红楼繁盛。诸多情节,统写入梦境之中。环境与细节描写,多有细致、铺陈之处,语言力摹曹雪芹风格,有乱真功力。此书可见《红楼梦》影响之深。不仅有文学价值,亦有认识清代社会风俗、世态之社会价值。有道光间刻本,一九八八年春风文艺出版社杨爱群校点本。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释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释,一卷,清续法释并序,张世焜缘起记,唐志静经序,附日本僧友书及持念法,明真寂书,清叶龙光跋,沉开祥跋。
慈悲道场水忏法科注
慈悲道场水忏法科注,三卷,清西宗集注,有原敍、缘起、例言及科文。
人天眼目
《人天眼目》是宋代佛教禅宗的重要著作。6卷。南宋淳熙 (1174—1189) 年间由释智昭编集。南宋宝祐六年(1258),释大观予以修订。元延祐四年 (1317),释致祐在重修基础上刊刻流行。元以后多种《大藏经》本均收入。“人天”,佛教所说“六趣” (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 之中的人趣和天趣。人,指人类,有智能,有意识,能作恶也能从善,处于轮回之中;天,具光明、自然、清净之义,非人类世间所能比拟,指一般的神,故也名“天神”,但仍受生死轮回的支配,未彻底解脱。人天是 “六凡”中地位较高者。“眼目”,喻本书内容系佛法的根本,人天解脱的关键。因本书所取,皆 “五宗机要之语” (大观后序),故名。编集于淳熙十五年(1188)。收于《大正藏》第四八册。编者积20余年之功,从遗编断碣、尊宿称提、垂颂中,收集当时临济、云门、曹洞、沩仰、法眼等禅门5家祖师之机语、偈颂、垂示,以明五宗纲要和特征,“启迪后昆,剔抉疑膜”(《自序》)。此书与法眼文益之《宗门十规论》并享盛名于禅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