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玉晨郁仪结璘奔日月图

作者:佚名
太上玉晨郁仪结璘奔日月图

《太上玉晨郁仪奔日赤景玉文》、《太上玉晨结璘奔月黄景玉章》,亦载于《上清太上帝君九真中经》。本经当是六朝上清经《九真中经》一部分。述存日月术。

猜你喜欢的书

许忠直集

许忠直集

一卷,诗文集,明许子伟撰。许子伟,明代官员。字用一,号南甸。琼山府城镇人。万历十四年(1586)进士,授行人司行人。著有《广易通》、《警觉语》、《文编吟草》、《谏垣录》、《敦仁编》、《许忠直集》等。

顺治太原府志

顺治太原府志

四卷。无名氏撰。清顺治十一年(1654)本。全书九类,分为:城池、公署、学校、职官、名宦、选举、人物、诗文、灾祥。此书实为承续关廷访万历刊本而作,承袭旧志书的体例和章法。记事始于万历三十八年(1610),止于清顺治九年(1652)。在职官类下,载有顺治十一年(1654)事,如“王显祚,直隶曲周县人,举人,顺治十一年任。”由此可见此志所续,如其刊刻时间,应为顺治十一年后。

西南联大美学通识课

西南联大美学通识课

 《西南联大美学通识课》是联大美育的直接遗产,由朱光潜、朱自清两位大师的讲义和学术成果组成,其中包括美学大师朱光潜对美感来源、美的创造与欣赏的系统性论述,以及文学大师朱自清对文艺美学的专门论述。

平山冷燕

平山冷燕

长篇白话才子佳人小说,二十回。版本较多。大连图书馆藏本是现知较好、较早的版本。全称《新编批评绣像平山冷燕》,二十回,不著撰者,首序,序署“时顺治戊戌立秋月天花藏主人题于素政堂”,无绣像,有图六叶十二幅,半叶九行,行二十字,白口,无格,四周单边。伦敦英国博物院图书馆藏本,全称《新刻天花藏批评平山冷燕》,中小型本,四卷二十回,封页中间题“第四才子书”五字,两旁划线相隔,右上为“平山冷燕”,左下为“大文堂藏板”。书成于清初。作品描叙平如衡、山黛、冷绛雪、燕白颔四个青年男女才色相慕、终成佳偶的爱情故事。其书名取小说中的四位主人公的名姓拼合而成,显然是沿习《金瓶梅词话》的成例。

录曲余谈

录曲余谈

一卷。王国维撰。本书为戏曲杂考札记一类,对古代戏曲中的角色名目、杂剧传奇的本事、曲家、曲目、南曲源始等多有考证。采取分条列项的说明方式,眉目十分清楚。其中有些材料被作者纳入所著《戏曲考》、《宋元戏曲史》等著作中。由于作者写作此书时,许多关于戏曲的刊本、抄本尚未传世,故所考亦有疏失。此书写于宣统元年(1909),初刊于上海《国粹学报》第六年第五号至第七号,后收入1927年《王忠悫公遗书》第四集及1936年《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中。1957年中国戏剧出版社编辑出版的《王国维戏曲戏文集》亦收入。

癸巳孟子说[四库本]

癸巳孟子说[四库本]

宋张栻解《孟子》义理之书。凡7卷。书序称为《孟子说》,因书成于宋孝宗乾道九年 (1173年) 癸巳,故《四库全书》题《癸巳孟子说》。他书著录有称《南轩孟子说》或《孟子解》者,系著录者所题。本书与《癸巳论语解》为姊妹篇,集中反映张栻理学思想,主旨以二程性理之学为依归,分章串解义理。认为天命是理的本然状态,性是理在人身上的体现,提出 “同体异取” 的命题。其说曰: “理之自然谓之天命,于人为性,立于性为心。天也,理也,心也,所取则异而体则同。”(《癸巳孟子说》卷7) 认为理在事先,“有是理则有是事,有是物”(同上书,卷4) 。折服孟子的性善说,曰: “所谓善者,盖以其仁、义、礼、知之所存,由是而发,无欲之私乱之,则无非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矣。” (同上书,卷2) 。于王霸义利之辨,服膺孟子的仁政说,认为 “王霸之分,德与力也” ,“以力服人者,特以力不赡之故,不得已而服之,而其中心固莫之服也。至于以德服人,虽无意于人人之服,而人将中 心悦而诚服” (同上书,卷1) 。因此,认为人主不可有血气之怒以逞霸称能;但不可不有义理之怒,“周平王不怒犬戎骊山之事也,故东周卒以不振; 晋元帝惟不怒刘聪青衣之耻也,故神州卒以沦亡”(同上书,卷1)。其辞感愤,显为宋室南渡偏安而发。通行有《丛书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