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阴符经注解(邹䜣注)

作者:佚名
黄帝阴符经注解(邹䜣注)

黄帝阴符经注解,题「崆峒道士邹䜣注」。邹䜣即南宋理学家朱熹化名。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又《四库全书》收入此书一卷,标名《阴符经考异》。是书经文取四百余字本,分上中下三篇而不题章名。注文着重以理学心性理气之说释经,并多处附加按语,考订校对各家经文异同。其断定「人以愚虞圣」以下一百十四字为经文,可备一说。书中又有黄瑞节附录,颇引朱子及须溪刘氏(刘辰翁)之说释经。据《四库提要》引《吉安府志》,黄瑞节乃元代人,而是书问世已至元末。

猜你喜欢的书

东雅堂韩昌黎集注

东雅堂韩昌黎集注

40卷,外集10卷。此本系明徐时泰覆刻廖注本。是明以后最流行的本子。有《四库全书》本。《四部备要》本,附清陈景云《韩集校勘》四卷。

聚仙亭

聚仙亭

属神魔志怪小说,主叙明永乐年间秀才谢廷遇狐精及蜈蚣、蜘蛛、蝎子、红蟒、壁虎五毒事

李义山诗集笺注

李义山诗集笺注

又名《李义山诗集注》。诗文注。唐李商隐(约813—约858)撰,清朱鹤龄注。三卷。商隐有《李义山文集》已著录。鹤龄字长孺,江苏吴江人。此集成于清顺治十六年(1659)。录诗二百四十首。系注者据明末释石林(道源)注本,加以增补删改而成。鹤龄特重李诗内容,并揭示其诗多比兴寄托之特色。博考时事,解说翔实,一扫诸家穿凿附会之说,繁简颇为得当。此注本较佳。故后来注商隐集者如程梦星、姚培谦诸家大抵以此为蓝本。并附录诗谱。有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三多斋刻本,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等。

法华宗要

法华宗要

法华宗要,一卷,新罗元晓撰,日本相承之题记,编号一七二五。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

简称《本生心地观经浅注》、《心地观经浅注》。佛典注疏。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来舟浅注。十卷(或十一卷)。是般若译《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的注释书。书首有和硕庄亲王序,及《悬示》、《科文》各一卷。《悬示》分十门释经义:教起因缘、藏教所摄、义理分齐、教所被机、能诠教体、宗趣通别、品目次第、传译时年、总释名题、别解文义(后二门在卷一中记述)。在“藏教所摄”中,作者认为此经“若以教摄经,正属顿教,分属终圆;若以经摄教,全收五教,更带人天”。本书撰成后即刻本流通。见载于日本《续藏经》。

环溪惟一禅师语录

环溪惟一禅师语录

环溪惟一禅师语录,二卷,宋惟一说,觉此编,章鑑序,普明跋,觉性跋,附行状。南岳下第二十世,嗣无准范。又名《环溪和尚语录》。卷上收住瑞岩、惠力、宝峰、崇恩、资圣、报恩光孝、兴国、崇圣、天童景德等九寺的上堂语。卷下收小参、拈古、颂古、普说、法语、赞、偈颂、题跋、小佛事等。卷末附行状。收入《续藏经》第一辑第二编第二十七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