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要达道篇
作者:佚名猜你喜欢的书
文襄奏疏
水利志。清靳辅撰。八卷。辅字紫垣,汉军镶红旗人。初授翰林院修撰,官至总督河道、兵部尚书。康熙初,黄河屡次泛滥成灾,靳氏奉诏治河,后辑此间奏议成书,记事止康熙二十四年(1695)其子治豫汇刊传世。约十八万字。全书计收恭报到任、经理河工、江南大修、指陈河道、酌改运口、请修运河、全河归故等百余通奏疏。每卷卷首题“治河题稿”,卷末附“抚皖题稿”,虽系文牍汇编, 但所载治河史事比较集中、系统。凡治河动议、勘测、计划、措施、方案、工程全过程、 验收、 缮后处置均有详细记载。间涉郑成功复明、吴三桂叛乱诸史事及其影响。清初政治、军事、经济、科技等多方面史料均有收集。其中有作者继承和发展明代水利专家潘季驯的成果,力主蓄水冲沙、全盘规划综合治河。曾请命疏浚运河及黄河下游至入海口,以减弱黄河入淮流量。请筑河崖遥堤、缕堤,修高堰,置减水六坝,以供蓄水、分洪之用。提倡筑堤崖、疏下流、塞决口三事。作者治水十年,成绩显著,为后人所效法。比书系其一生治水经验汇编,有较高史料价值。有《四库全书》本。
重阳真人金关玉锁诀
道家内丹学著作。金代王重阳撰。以问答形式论述内丹修炼的理论和方法。述去欲清静之修行、定性命积精气之诸法,又有三教合一之说。主要包括修真妙理、五行法诀、三乘妙言、富国安民诀、强兵战胜诀、金关玉锁定、三岛回生换死定、九曲黄河逆流定、芦芽穿膝法、七返还丹法、铁车黑牛功、肘后飞金晶、治疾病诀、刀圭法、天地交泰法、钟离背剑法、吕翁钓鱼法、九重铁鼓法、金鞭指轮法、降天关地轴法、玉女摸身法、陈抟大睡法等。盖王重阳早期之作,为研究全真道早期内丹说的重要资料。载《道藏》第七百九十六册。
两晋演义
章回小说。近代吴沃尧著。二十三回。书叙晋武帝统一三国后,自以为海内一统,天下太平,乃恣意淫佚,取吴宫美女,以充后宫。武帝死,惠帝继位,皇后贾氏弄权。贾氏与辅政杨骏争权,杀杨骏,逼死太后,重用小人,淫乱宫廷。引汝南王司马亮辅政,后又使楚王玮杀亮,旋又杀玮。赵王伦起兵杀贾后,谋废惠帝自立,齐王冏等又杀伦,并互相火并,史称八王之乱。光熙元年(306)东海王越毒杀惠帝,立司马炽为帝,是为怀帝。晋由是元气大伤,内乱外患不止。本书原拟写百回,完整演述两晋史事,后仅完成二十三回,至怀帝立为止。小说大部分敷衍正史,通俗可读,却不免平铺直叙。初连载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至三十三年的《月月小说》。宣统二年(1910)上海群学社出单行本。近有1988年花城出版社排印本,收入《我佛山人作品选本》。
秋怀诗十一首
韩愈《秋怀诗十一首》是他短篇诗歌的代表作品,同时也是对中国古代悲秋文学的革新之作。组诗从自然和人生两个主题,反思了宋玉以来的秋诗传统。自然方面,韩愈对时间和生命的关系提出了异于前人的认知,肯定了生生不息的自然生命足以超越时间的价值,形成了一种基于生命意志的自然观。人生方面,韩愈从儒家思想中获得了自我认同,呈现出在逆境中以“诚”为内涵、以“勇”为外延的价值追求,形成了一种积极实现内在道德修养完成的人生观。这种使他积极面对自然和人生之秋的价值体系,反映出中唐开始文学及社会文化转型的大趋势。而诗歌呈现出来“学人之诗”的独特审美意识,也可以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理解韩诗的文学史意义。
唐宋大曲考
戏曲论著。成书于1909年。王国维著。该书首先对大曲的起源及其体制的流变作了详细考述。大曲之名始见于汉代蔡邕《女训》,汉以后大曲之体制不断发生变化,汉时由艳、趋、乱三大段组成,唐宋时由若干遍组成,每一遍都有专名。其次对唐宋大曲现有辞之可征者作了考释和辑佚,从宋词、诸宫调、元代杂剧和南戏中辑录了五十三支大曲。最后论述大曲演故事对后世戏曲的影响。大曲演故事,以《王子高六么》为始,其盛行则在南渡后,如《盘洲集》所载的《句降黄龙舞》、《句南吕薄媚舞》,《鄮峰真隐漫录》所载的《剑器舞》等。大曲演故事对戏曲的产生有很大影响,“大曲与杂剧二者之渐相近,于此可见”。而且宋杂剧“一场两段”与大曲“一曲之中演二故事”有关。所不同的是由于大曲表演时动作一定,只能表演极简易之剧,故“元初纯正之戏曲出,不能不改革之也”。该书收入1957年出版的《王国维戏曲论文集》。
乳光佛经
全一卷。又称乳光经。西晋竺法护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内容叙述佛陀因风疾,命阿难至梵志摩耶利处乞取牛乳;梵志讥嫌,以暴烈之母牛供乳,时帝释天化作童子取乳并说偈,母牛闻佛名一反暴烈之性而欢喜供养。佛陀乃为阿难等说母牛之过去世因缘,谓母牛过去世时为一长者,爱贪高利,并好抵触他人,因此,死后堕为牛身;今生罪毕,闻佛之名而供佛牛乳;依此因缘,未来当成就佛果,名为乳光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