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庵莹蟾子语录

作者:李道纯
清庵莹蟾子语录

清庵莹蟾子语录,元朝全真道士李道纯撰述,弟子柴元皋、赵道可等人编集。约成书于至元戊子年(1288)。六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书中收录李道纯讲道语录及诗词丹诀,分别由柴元皋等六位弟子每人编成一卷。李道纯号清庵,又号莹蟾子,本为南宗创始人白玉蟾的再传弟子,其丹法融汇三教,在内丹法中自成一家,被后世道教称之为内丹「中派」。其语录主要论述修炼心性与金丹之道。谓修炼心性不在多闻广学,只要潜运默会,仔细参详。中下之士须先穷物理,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上智之人则不然,但穷得一理尽,万理自通,尽性至命一时都了,如禅家戒、定、慧一同也。」其说融摄禅宗、理学之心性论,而归本于道教性命双修。其金丹说则祖述张伯端,分丹法为顿渐二种。谓渐教起手之初,先炼精化炁,渐次炼炁化神,然后炼神还虚。「顿教则不然,以精、炁、神谓之元药物,下手一时都了。」又分炼丹大药为九事,并解释内丹术语数十条。全书阐明三教合一之旨。谓道家之金丹、与儒家之太极、佛家之圆觉,皆体同名异,「只是本来一灵而已」。援引儒佛入道,为此书之显著特点。书中思想观点与李道纯《中和集》相表里,同为元代道教重要理论著作。本书卷首有嘿庵广蟾子柴元皋撰于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的序文,卷末有元混然子王道渊后序。书中每卷由一弟子编

猜你喜欢的书

中华文化十二讲

中华文化十二讲

这本书汇集了钱穆所做有关中国文化之十二次讲演的讲辞。先生就中国文化之“中心思想”“进退升沉”“终极理想 ”“中庸之道”“前途展望”等内容详加发挥,逐一阐述,指出心性修养乃中华文化传统精要所在,而心性修养之道当上溯于孔孟教义,此诚中华文化精义所在,需要我们每个人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善加体会,善加推扩,方能体会和弘扬中华文化之大义,“惟此最为我中华文化传统对全世界全人类文化前途有其大贡献之处。”读此书,庶可见中国文化影响之悠久伟大,实有超乎一般想象之上者。

王九峰医案两种

王九峰医案两种

①系以民国时期医家朱方依据邗江徐荫庭、入门弟子蒋宝素所录九峰医案复抄本为底本校注而成。原书恭楷笔录,字迹工整,然鲁鱼亥豕,差错衍缺,亦所在不少。按底本将内容分为正卷一、副卷一、副卷二计三部分。副卷二中附有“补遗”和“集方”。为存原貌,校注者对全书内容归类及先后次序未作变动。就书中 医案内容看,比以往任何付梓面世的王氏医案类书更丰富、更广阔。 综观王氏医案,其病机分析,深入浅出,遵经发微,脉络清晰;针对病情,一语中的;其证治方药,善用脏腑五行生克制化之机、阴阳交感相错互根互用之理,注重扶正补肾、培运中土之法,把握养生保精、怡情悦性之则,堪称诊治外感热病及内伤杂病之高手。 本书据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所藏民国抄本整理。②系由门人辈集临证方案整理而成,此后医家互相抄阅,散布流传。而公开发表者,就我们所知,最早见于公元1927年,是在上海中医学会发行的《中医杂志》上分期刊出(共49个病症),由余继鸿介绍;至1928年沪上医家秦伯未氏,在辑集《清代名医医案精华》时,即据余氏介绍医案,摘选部分充入其中(共41个病症)。嗣后越八年,于1936年江苏镇江王氏后裔王硕如重又编纂出版,书名《九峰医案》,系铅印本,原书病症分类未详列,前有焦易堂序文。

龙虎元旨

龙虎元旨

龙虎元旨,原不题撰人。据篇末跋文称:东岳董师元于贞元五年(789)受丹法于罗浮山隐士青霞子,开成五年(840)传授成君。可知此篇当出于晚唐。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本篇包括论文及七言歌诀七首,论述外丹药物及法度火候等要旨。书中称龙虎即铅汞二物,为还丹主要药材,另需以曾青为气,雄黄为史。汞、砂、铅、金分别取震、离、兑、坎四卦,尽归中宫戊己土而产黄芽,乃名还丹。炼丹须依阴阳消息,五行生守克之理,合天地之大道。汞铅二药得天地之元气,水火销铄,石沉金浮,君臣相返,然后阴阳相须,君臣相得。又须应六十四卦以分药物铢两,依十二月阴阳消长而定煅炼火候。还丹炼成,服之可历千年而不死。书中多引魏伯阳、狐刚子、青霞子等人丹诀。

太上升玄消灾护命妙经注

太上升玄消灾护命妙经注

太上升玄消灾护命妙经注。一卷。题“清庵莹蟾子李道纯注”。李道纯,元人。注文述存元始祖气、检摄因缘、离破差别境界之心法,劝人行持经功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

金刚顶经一字顶轮王仪轨音义

金刚顶经一字顶轮王仪轨音义

金刚顶经一字顶轮王仪轨音义,一卷,唐不空译(缩不著译人,此从大正目录),日本慈忍题记,快道题记,慈顺题记,馀函,大正九五八。

菩萨戒义疏

菩萨戒义疏

凡二卷。隋代智顗(538~597)说,灌顶(561~632)记。又称梵网菩萨戒经义疏、菩萨戒经义记、菩萨戒经义疏、菩萨戒义记、天台戒义疏、天台戒疏、戒疏。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册。本书系注解梵网菩萨戒经。初立释名、出体、料简三科,次释经文,解义甚为简略。天台、净土宗所传之大乘圆顿戒专依此书而立。收入净土宗全书第十五卷。本书之注疏有明旷之菩萨戒义疏删补三卷、道熙之菩萨戒义疏钞四卷、蕴齐之菩萨戒义疏记三卷、袾宏之菩萨戒经义疏发隐五卷、道光之菩萨戒义疏见闻六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