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真人升仙记

作者:佚名
桓真人升仙记

桓真人升仙记,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当为南北朝或隋唐初道士所作。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记传类。本篇记述桓真人升仙之事。桓真人即桓闿(一作桓法闿),据称为西蜀华盖山仙君李桓之弟子,后拜梁朝著名道士陶弘景为师。本书中首先以仙君与桓闿问答,讲述修道成仙之术。认为人身中具备天地万物之象,有三万六千精光神、一万二千魂魄神。人首泥丸宫(在两眉间却入三寸处)中有长生不死大君。修道者若能行「默朝上帝」之法,常存神于泥丸之中,即能长生不死,白日升天。后来仙君又命桓闿去茅山华阳洞师事陶弘景,执烧香汲泉之役十二年,于梁武帝天监元年(502)应诏飞升天庭。按桓闿虽为陶弘景弟子,但本书中却对陶颇多批评。认为陶雕琢文词,穷究典籍,好述异事,佛道兼修,虽心念甚高,望登云天,但实少真功,徒劳阴力,故不得升天。

猜你喜欢的书

法帖刊误

法帖刊误

书法著作。北宋黄伯思撰。二卷。黄伯思为北宋著名学者,著有《东观余论》。在此书以前,著名书法家米芾将《淳化阁帖》加以鉴定。一一评其真伪,为鉴定自古以来法书真迹奠定了基础。但米芾多以意断,考证不够。伯思取芾之所定,重为订正,以成此书。前有徽宗大观戊子(即大观二年,1108)自序。知此书作于此年。自序说,米芾疏略甚多。或伪迹甚著,而不觉者,如李怀琳所作《卫夫人书》、王羲之《阔别稍久帖》之类。有审为伪而评不当者,如知《伯英夫人诸草帖》为唐人书,而不知乃书晋人帖语之类。有评虽当,主名昭然,而不能辨者,如以田畴字为非李斯书,而不知乃李阳冰《明州碑》中字之类。有误著其主名者,如以晋人章草《诸葛亮传》中语,遂以为即诸葛亮书之类。“其论多确,其他亦指摘真伪,率有依据。”(《四库全书提要》)末有政和中王珍评翰二跋。据跋知伯思官洛中时,观王珍家所藏阁帖而作此书。后收入《东观余论》中。宋人鉴赏精妙当数米芾,黄伯思又以博学精思刊订其误,遂使古代法帖得以流传后世,二书之功也。

后山诗话

后山诗话

又称《后山居士诗话》或《陈无己诗话》。诗论专著。宋陈师道撰。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七别集类中著录《后山集》时称《诗话》一卷,而同书卷二十二文史类下又著录《后山诗话》二卷。一卷本与二卷本无大异。书中对苏轼、黄庭坚的创作俱有不满之词,与陈氏思想、创作倾向不符,且记有陈师道身后之事,故南宋陆游疑非陈氏所作(见陆游《老学庵笔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从其说。但师道的门人魏衍编《后山集》时已提及此书,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也曾称引。郭绍虞在《宋诗话考》中认为“师道确有诗话”,但“原稿未及刊行,他人得之复加增益,遂致事实牴牾,启人疑窦”。

朝鲜王朝实录[正祖实录]

朝鲜王朝实录[正祖实录]

朝鲜李氏王朝的实录,又称《李朝实录》。记载李朝太祖始至哲宗止25代王472年间的历史,整个李氏王朝各代王中只缺少最后两代高宗、纯宗年间的部分。该书以编年史体例,分别各代王编修实录,汇集成书。此为朝鲜王朝实录[英祖实录]。李祘(1752年—1800年),即朝鲜正祖(조선 정조),朝鲜王朝第22任君主(1776年—1800年在位)。字亨运,号弘斋、万川明月主人翁,朝鲜英祖李昑之孙、思悼世子(后追尊庄祖)李愃之子。生母是惠庆宫洪氏(后追尊献敬王后)。李祘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被立为王世孙,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父亲李愃死亡(壬午祸变)后被过继给已故的伯父孝章世子李緈为嗣。乾隆四十年(1775年)代理听政,翌年继承王位,随即铲除反对派洪麟汉、郑厚谦等,颁布《明义录》,阐明自己的正统性。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罢黜权臣洪国荣,巩固了王权。任内朝廷分为“时派”和“僻派”,但李祘始终能驾驭朋党,稳固地掌握权力。李祘任内多有建树,他设立奎章阁,营建水原华城,创设壮勇营,实行通共政策,废止除六矣廛以外所有商店的禁乱廛权,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对外关系上,开始正视清朝,并吸收清朝文化。同时,他也是一位学者型君主,留下《弘斋全书》184卷,其作品数量居朝鲜半岛历代君主之冠。他执政时期,社会相对安定,文化空前繁荣,与其祖父英祖统治时期合称“英正时代”,被认为是朝鲜王朝的中兴时期。 嘉庆五年(1800年),李祘薨逝,享年四十九岁。死后庙号正宗,谥号文成武烈圣仁庄孝大王(清朝赐谥恭宣),葬于健陵。大韩帝国建立后,朝鲜高宗追尊李祘为帝,庙号正祖,谥号敬天明道洪德显谟文成武烈圣仁庄孝宣皇帝。

七系付法传

七系付法传

《七系付法传》,又名《宝源录》。成书于1600年,记述印度佛教密乘七个主要修法的传承源流和著名上师的传记。为研究佛教密乘的重要资料,其所述多属汉译佛典所缺。收在《大藏经补编》第十一册。是明末西藏的佛教学者多罗那他(1575~1634)就他所得的印度佛教密宗主要各系传承编撰的一部历史著述。全书共分九分,记述了佛教密宗中七个主要修法的传承源流,对于一些著名的大师分别作了详略不等的传记。这七系是︰(1)大手印教授,(2)拙火,(3)羯摩印,(4)光明教授,(5)生起次第,(6)辞句传承,(7)杂口诀。

瑜伽大教王经

瑜伽大教王经

五卷,赵宋法贤译。大遍照金刚如来在净光天大楼阁中说瑜伽大教王经。即金刚界之秘法也。序品第一,大遍照金刚如来,在净光天大楼阁中,与阿閦等四佛,及菩萨贤圣天龙八部围绕。世尊顾视金刚手菩萨,放光普照,还入佛身。金刚手菩萨请问因缘?世尊入大智变化瑜伽大教王三摩地,从三摩地出已,说瑜伽大教王经。曼拿罗品第二,真言品第三,三摩地品第四,真言大智变化品第五,印相大供养仪品第六,观想菩提心大智品第七,相应方便成就品第八,护摩品第九,嘱累品第十。

阿唎多罗陀罗尼阿噜力经

阿唎多罗陀罗尼阿噜力经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佛在给孤独园,观自在菩萨说真言曰:唵,阿噜力迦(半音呼之)娑页(二合引)诃(引)此是一切莲华部心,次说种种曼荼罗法,画像法,护摩法,持者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