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的书
技击余闻
近代文言笔记集。林纾著。商务印书馆(上海)1913年5月初版,1914年6月再版,为“小本小说”丛书之一。卷首有高凤岐《序》。全书不分卷,共收46篇。内容皆写武艺高强之士,实属短篇武侠小说。然而所写人物品格不同,既有惩恶除强、济困扶危的侠士,也有恃技横行、为害乡里的恶棍。作品尤其突出描写高超技艺。如《侏儒》叙一乞丐力大无穷,能举起神祠前数百斤重的铁香炉,以致名闻遐迩。某日来到果摊贩刘永年摊前,恃技强讨茶吃,不料刘技比其更高,讨了个没趣,而刘永年却因此而声名大振。继而刘永年至神祠前看戏,一侏儒突然以头顶其腹部。刘永年大怒,发功以指去弹侏儒,以为侏儒定会求饶。岂料侏儒竟从容不迫,也以指轻轻按刘胁下。刘永年自知不敌,急忙回家,1月后竟然死去。原来侏儒闻刘之名而以点穴之法试探,竟至送刘之命。此篇连写3人,一技高过一技,以说明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为人不可骄傲,不独形容武技,且富哲理。其写法也如剥笋,层次分明。综观全书,文字简炼,叙事曲折,不失大家手笔。
沪游梦影
余在台湾之明年二月,有闽客招饮,召歌姬侑酒。酒半,客问曰:“子久沪,能为予谈沪之胜乎?”余曰,‘今日之饮乐甚,沪亦不过是,奚必沪哉!”既而客醉,余亦醉,仿佛身在海天龙电间,忽然珠环翠绕,忽然杰阁层楼.既醒而叹曰:‘嗟乎!世之游沪者,何一而非梦哉!然予之梦久矣,今曷为有是?夫物在彼而影生焉,游于昔而今梦焉,兹之迷离变幻,是殆梦中之影也欤?!”酒毕,即以平日闻见所及为客陈之。
天皇至道太清玉册
明朝南极遐龄老人臞仙(朱权)撰。原书二卷,今本分作八卷,收入《万历续道藏》。卷首有作者自序,称此书考订道教教义制度,大宣玄化,立规定制,凡道门之所用,皆载此书。原书上卷分作九章,以老庄思想为本,参考史籍道典,详述宇宙生成,天地演化,日月风雷运作,阴阳五行生克之道。以及老君显化灵变、天师家世传承、道教南北宗派、三洞经书目录、官秩品位、符箓阶次、斋醮科仪、清规戒律等等,无不详载。下卷分十章,记述道教名物制度。凡宫观殿堂式样、天尊玉皇神像、旙灯香果等供品、天乐仙杖等法器、全真坐钵等仪式、冠服床梳等用具,以及修真口诀、朝圣吉日、记事名数、隐讳禁忌等等,皆载之甚详。全书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实为研究明代道教义理规制之百科事典。作者朱权乃明太祖第十七子,受封甯王,曾为燕王南伐草檄,后惧祸而遁入玄门,专心著述以自韬晦。其叙事辨理之才,由此书可见一斑。
濒湖脉学
中国古代脉学著作。李时珍撰于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明万历已来刊行数十次,多附于《本草纲目》之后。李时珍之父李言闻(字子郁,号月池)曾撰《四诊发明》8卷,未刊行。李时珍撷取此书中的脉学精华,又参考了55种与脉学相关的著作,编成本书,以为初学之指南。本书1卷,约1.1万字。分2大部分,前一部分论27脉,后一部分为《四言举要》。27脉是作者从历代有关资料中归纳选定的。介绍各脉时首先简明扼要地指出其特点,并用小字注明脉理,辨析前人之误。其次为“体状诗”,将该脉特征、主病括为一首七言诗。再其次为“相类诗”,亦用七言诗说明相类似脉象的鉴别要点。如浮脉,“浮如木在水中浮,浮大中空乃是芤。拍拍而浮是洪脉,来时虽盛去悠悠。”最末为“主病诗”,介绍该脉在诊断病证中的意义,其后简注该脉主病的特点,如:“浮脉主表,有力表实,无力表虚。浮迟中风,浮数风热……”《四言举要》题为宋代崔嘉彦撰,后由李言闻删补。该篇用四言诗形式比较全面地叙述了脉诊中的问题(如脉诊部位、脉象特征及主病等)。全书论脉简要,方便记诵。《四库全书提要》认为,元代戴启宗虽然指出了世传《脉诀》(五代高阳生托名)之伪妄,但“未能详立”一法,明其何以是也。”至李时珍博考精研,于27脉“毫厘之别,精核无遗”,故刊行以后,“《脉诀》遂废”,成为后世中医学习脉诊的常用入门书。
猪肠子的悲哀
短篇小说,张天翼著。1931年12月,张天翼以中学同学戴望舒为原型,在《北斗》杂志上发表一篇小说。“猪肠子”是叙述者“我”的中学同学,两人在车站偶遇。“猪肠子”在问候“我”时,说“你还记不记得同学都叫我猪肠子?那时候还有老鼠……你以后看见麻子没有——你看过他的诗么?”
大乘起信论讲义
二卷,四明接待讲寺佛教讲习所圆瑛弘悟述,《大乘起信论》。传为古印度马鸣著。全书由“因缘分”、“立义分”、“解释分”、“修行信心分”、“劝修利益分”五部分组成。劝人信奉大乘佛教,对“如来藏”(真如)与世界万有的关系进行论证,认为世界万有是“真如”的显现,并说“一切众生,本来常住入于涅槃”。提出心性本“静”(不生不灭),因无明风“动”,始有分别,生起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