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天心正法

作者:饶洞天
上清天心正法

北宋道士饶洞天传《天心正法》,《通志·艺文略》著录《上清天心正法》三卷。南宋邓有功重订为二卷,又加增补, 即今《道藏》七卷本。卷一、二当即原《天心正法》,大旨以符咒招神役鬼,驱邪治病。卷三至卷五载符箓咒诀数十种,其中以“正法三符”为天心正法之主要符箓,其余多取自上清、正一派道书,所谓《北帝符文》。末二卷载燃灯、除祟等道法及各种符咒。收入《道藏》第318、319册。

饶洞天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青年同盟

青年同盟

《青年同盟》(1868—1869)是挪威作家易卜生创作的剧本,是易卜生在德国用散文写的第一个现实主义的社会问题剧。为了掌握适当的戏剧艺术表现方法,追求新时代的艺术效果,剧作家为创作这出喜剧整整工作了一年。 这个剧本取材于挪威现实社会生活。《青年同盟》直接表现了自由主义政客和投机分子的嘴脸,折射了挪威社会政治制度的丑恶。他借剧中人物之口,提示了一种社会现象“只有靠不住的人才能当政客!”对于揭露资本主义民主的虚伪和资产阶级政客的嘴脸,这是一语中的经典台词。

几何论约

几何论约

七卷。清杜知耕撰。自1607年利玛窦、徐光启合译前六卷 《几何原本》刊行以来,因其图、解、论、系条文众多,阅读甚有不便,杜知耕为推广此书,弘扬欧氏方法,使其简而能明,约而能该,故 “摘其谬,删其繁,补其遗漏”(杜知耕原序),于1700年著《几何论约》七卷。前六卷分别对应于利徐译本;末卷为增题与后附。除徐本已有增题之外,杜又增“比例之面”题,并将原书未明之法共得十题附于卷后,颇有新意。该书版本有1700年刊本。见郑堂读书记及静嘉堂秘籍志卷二十五; 《四库》 本; 孔氏岳雪楼抄本 (现存广东省图书馆)。

康熙辽阳州志

康熙辽阳州志

知州杨镳修,奉天府(今沈阳)经历施鸿纂。清康熙二十年(1681)抄本。二十八卷。镳字莲峰,河南洛阳人。康熙举人,官辽阳知州。施鸿字则威,福建邵武人。官奉天府经历。著有《澂景堂史测》。此志康熙二十年(1681)成书,约三万字。例目仍因旧志规范,各目简略。附州城图、东京(今辽阳)城与治图各一。《辽海丛书》据北京图书馆藏抄本付印。另有光绪三十四年(1908)修抄本。

玉台书史

玉台书史

书法史传,一卷。清 代书学家厉鹗撰。厉鹗 (1692~1752),字太 鸿,号樊榭。浙江钱塘 (今属杭州)。康熙举 人。嗜书,工诗。此书专辑历代妇女中工书 者为一编,各具一传,并附书迹、题跋,各 注出处,征引有据。分宫闱、女仙、名媛、 姬侍、名妓、灵异、杂录七门。宫闱收49 人,女仙收7人,附尼1人,名媛收104人, 姬侍收12人,名妓收33人,灵异收2人, 杂录3人,共211人。前后无序跋,亦不分 卷,因此余绍宋 《书画书录解题》 疑为未定 稿或某长编之一部分。有 《昭代丛书》 本、 《赐砚堂丛书》本、《述古丛钞》 本、《说库》 本、《藏修堂丛书》 本等。

清苑斋诗集

清苑斋诗集

宋诗别集。1卷。赵师秀著。从诗歌反映现实生活的角度看,赵师秀可称“永嘉四灵”之首。在他的诗中,往往流露出怀念故国之情:“北望徒太息,归欤寻故国”(《九客一羽衣泛舟分韵得尊字就送朱几仲》)。“听说边头事,时贤策在和”(《抚栏》)。作者在担任地方官吏时,也曾想有所作为,但事与愿违,只得“不作封侯念,悠然远世纷”(《薛氏瓜庐》),愤慨之情,常在诗中有所表现。赵师秀诗作在字句锤炼上,甚见功力。因此《四库全书总目》称“其诗亦学晚唐,然大抵多得于武功(按指姚合)一派,专以炼句为工,而句法又以炼字为要”。有《南宋群贤小集》等本。参见“永嘉四灵诗集”条。

究竟大悲经

究竟大悲经

亦称《究竟大悲哀恋改换经》。佛教经典。著译者不详。原著四卷。主要述说心性本净、烦恼即菩提的思想,主张虚宗圆融,万境不迁,体泯用寂。本经名称首见于《大唐内典录》,谓三卷,被判为伪经。《开元录》亦著录为伪经,谓“四卷,或三卷,亦云八卷”。本经未为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遗书中有收藏,后被日本《大正藏》收入第八十五卷。研究者谓本经儒家色彩较浓,但是否伪经,尚需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