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的书
园丁集
印度诗集。泰戈尔作。1913年出版。中译本吴岩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出版。本诗集共收入85首诗。诗集的主要内容是歌颂爱情。诗人热情地讴歌爱情,细腻地刻画了处于特别情绪之中的女主人公的独特心境,表达了她们爱情的强烈与内心的羞涩的统一,并且还展示了爱情的无限神秘与莫可名状的暗示。如《园丁集》——12,就是表现了爱之丰富的最壮丽的诗篇,在这里,情人的心被比做湖水,他的情妇被邀来装载她的水壶,湖水依恋地环抱她的双足,汩汩地诉说心中的秘密,形象地表现了淹没一切其他感情的强烈爱情。《园丁集》——28,则通过一个男子的自白,讲述了爱情的神秘;它是那么深沉,一切言语和表情都是无从表达的。一个情妇要完全了解她的情人,正如月亮要探测大海的深浅。除爱情外,诗集中还表现了诗人肯定现实、执著现实、反对解脱的生活态度,为诗集增加了不少的乐观与欢快。诗集中诗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抒情诗、寓言诗、哲理诗、宗教诗等。诗的手法如比喻、象征等,也运用得恰到好处,从而使诗集立意新颖,构思奇妙,有较强的艺术魅力。
永字八法
以“永”字八笔为例来讲述楷书用笔的方法。其来源一说为晋代王羲之,一说为隋代智永,一说为唐代张旭。以“永”字八笔为例,对正楷点画用笔的方法。“永”字八笔依序为:侧、勒、努、趯、策、掠、啄、磔,相当于今称的点、横、竖、钩、挑、撇、短撇、捺。它囊括了汉字的基本笔画,许多书家都曾专攻“永”字,以练用笔的基本功。永字八法认为:“侧”(点)画宜取侧锋落笔,运笔要快,笔力要足,如高山落石坠地,略顿足势即收锋;“勒”(横)画取势左低右稍高,须逆锋落纸,运笔缓去急回,如横缰勒马,含蓄有力;“努”(竖)画为字的躯干,须逆锋向上落笔,满力下行,不宜过直,直中见曲,方更显笔势挺劲;“”(钩)取蹲转跃起之意,是其他笔画的附属笔画,须驻锋提笔,急速趯起,使力量聚集于笔尖;“策”(挑)喻扬鞭策马之势,发笔有力,运笔峻快矫健,逆锋向左下落纸,收笔时不回锋,向右上方挑出;“掠”(撇)取飞燕掠檐而下之意,出锋要爽利稍肥,力送尽处,势长而力均;“啄”(短撇),如鸟啄食,用力发笔,落笔左出,峭峻利落;“磔(捺)取刀切之意,逆锋轻落笔,折锋铺毫缓行,边行边按,至出脚处稍住笔,转微带仰势,提笔送出捺脚。永字八法是很有代表性的点画书写技法,按此法写出的笔画挺劲端正,构成的字有筋有骨,规矩分明。人们普遍赏识,书家也十分重视。但运用此法讲究灵活,从字的整体出发,确定用笔方法。
节增三字经
《三字经》是宋朝王应麟(存疑)先生所作,内容大都采用韵文,每三字一句,四句一组,像一首诗一样,背诵起来如同唱儿歌,用来教育子女朗朗上口十分有趣,又能启迪心智。时人觉得本书内容很好,纷纷翻印,因此广为流传,历久不衰,成为历朝历代最重要的童蒙养正教材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三字经》的内容上,不同历史时期皆有所修改或增加。迄今为止所见的就有宋末元初的1068字本,明代的1092字本,明末的1122字本,清初的1140字本及1170字本等多个版本。并出现相关注解本、插图本。如明清时期就有《增补三字经》、《节增三字经》和《广三字经》等。清末民初的著名学者章太炎〈字炳麟〉先生的《三字经》增订本,是近一个世纪以来流传最广的版本。
上清八道秘言图
《上清大洞真经目》第五种著录《上清九真中经黄老秘言》1卷,为六朝上清经。本经与《上清太上帝君九真中经》、《洞真太上八道命籍经》中的八道秘言相同,当是《九真中经》一部分。述望云存思术。
周易参同契
道教经典。简称《参同契》。亦称《古文周易参同契》。东汉魏伯阳著。三卷。参“太易”、“黄老”、“炉火”,“三道由一,具出径路”,故名。其内容是借乾、坤、坎、离、水、火、龙、虎、铅、汞等法象论述炼丹修仙的方法,兼及内外丹,但重点是内丹。书中认为万物的产生和变化皆由阴(坤、雌)阳(乾、雄)的交媾,使精气得以发舒的结果。指出欲求长生不死必须顺从阴阳变化,掌握坤乾六十四卦运行规律来从事修炼,即所谓炼丹。该书对道教修炼之术与宋代理学都有影响,在中国科技史上亦有较重要地位。注释本有四十余种,多收入《道藏》第621至629册。最著名的注本有彭晓《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三卷,朱熹《周易参同契考异》一卷,陈显微《周易参同契解》三卷,俞琰《周易参同契发挥》三卷;《释疑》一卷,陈致虚《周易参同契分章注》三卷。
删定止观
删定止观,三卷,。唐·贞元二年(786)梁肃撰。述并统例,吴克己序,附智者大师传论,一名天台法门论,释门正统所载梁肃传,日本元政跋。收录在《卍续藏》第九十九册。系节略天台宗三大部之一的《摩诃止观》而成。共计十章,即大意、释名、体相、摄法、偏圆、方便、正观、果报、起教、指归。梁肃曾任唐代翰林学士,师事荆溪湛然,通达天台学。以有感于《止观》文义深广,初学者不易明了,因而删定要文撰成本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