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手稿之谜

作者:欧文·华莱士
耶稣手稿之谜

《耶稣手稿之谜》为欧文·华莱士第8部长篇小说。这是一部在全世界一特别在欧美——的宗教界和非宗教界引起巨大反响的一部奇书,也是迄今为止,人们用文字形式提出并探讨基督本人和《圣经》的真实性,揭示宗教信仰和科学文明、精神寄托与物质生活矛盾关系的一部罕见的,最大胆、最深入、涉及内容广阔但却切中要害的作品。 作者为写此书,历经十年辛苦。在这十年中。他九赴西欧,阅读了478本不同年代的各种版本的《圣经》,访问了58位《圣经》专家,做了数不清的资料对比研究和实地考察,终于完成了这部煌煌巨制。 对崇尚人类文明的广大读者来说,该书从思想性、知识性和艺术性,均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和启迪性——《耶稣手稿之谜》像历史上一切真正的文学作品一样,其影响是不限国界的,其价值是永恒的。

欧文·华莱士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人都是要死的

人都是要死的

法国女作家西蒙娜·德·波伏娃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46年。中世纪,意大利城邦的君主福斯卡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统治者,但他感到短短一生无法治理好一个国家,盼望长生不老。他偶然得到了不死药,服下后摆脱了死亡的威胁,一路高歌,让自己的国家成为意大利的霸主,但反而引来了法国的入侵。 他觉得分裂的国家无法长久,必须掌握一个统一的宇宙,于是把自己的国家献给神圣罗马帝国,自己充当皇帝的谋士。但是皇帝非但没有照他的意愿建立一个超级帝国,反而忙于镇压各地的叛乱,最后帝国分崩离析。福斯卡后来到了美洲、加拿大,还参与了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人运动。最后他领悟了生命的真谛……

黑咖啡

黑咖啡

《黑咖啡》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编剧的作品,1934年11月首播。阿加莎的第一部并非改编自小说的原创剧本,也是她自己创作的剧本中,唯一有波洛和黑斯廷斯出场的作品。
物理学家克劳德·阿莫里爵士研究出了一个全新的方程式,预示着一种全新的、威力惊人的新型炸药即将诞生。然而,他那张写着方程式的至关重要的纸片却在家里被盗了。坐在书房里,审视着在场的每一位亲友,克劳德爵士关上了灯,希望窃贼能在黑暗中归还方程式,然而当灯光再次亮起时,他已经离开了人世……于是,波洛来了,他将在黑斯廷斯和杰普探长的协助下,破解这起谋杀案、遏制一场世界性的恐怖危机,并化解这个家庭里由来已久的各种矛盾与隐忧……

急就篇

急就篇

一名《急就章》,中国古代字书。史游著,唐颜师古注。史游,汉元帝时任黄门令。《急就篇》今本34章,按姓名、衣服、饮食、器用等分类编成韵语,多数为7字句,以教学童识字。取首句“急就”二字为名。共2016字,起首5句说明编书宗旨:“急就奇觚与众异,罗列诸物名姓字,分别部居不杂厕,用日约少诚快意,勉力务之必有喜。”“急就”,速成意思。“觚”是识字用的木板。二三句说明本书的体例编排,四五句说明是速成识字课本,努力学习“必有喜”。书中所收多为当时常见常用的字,另外兼收人名、地名、杂物、词语,以类相从。文皆三、七字句,整齐押韵,便于诵读和记忆。唐代颜师古曾作注,宋代王应麟作补注,分为四卷。有津逮本、学津本,《至海》附刻本等。

谐噱录

谐噱录

古代民间笑话作品集。唐朱揆纂。书已佚,明刊《雪涛谐史》存43则。清顺治刊《说郛》则作“唐刘纳言撰”,《唐书·艺文志》载刘纳言另有《俳偕集》15卷,《说郛》有误。著名笑话《故是一凤》(记邓艾口吃)、《渐至佳境》(记顾长康吃甘蔗)

汉魏六朝诗论丛

汉魏六朝诗论丛

古诗论著。今人余冠英著。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出版。收录作者自1926年至1951年所写的有关汉魏六朝文学的研究论文共十一篇,重点是乐府诗的介绍与研究。《乐府诗集作家姓氏考异》是收在本书中写作年代最早的一篇。作者曾用涵芬楼影印汲古阁本与其他总集并各史志、专集、类书等校读通行本《乐府诗集》,校出许多文字异同及章节编次谬误。本书第一篇是《乐府诗选序》,论述乐府诗的搜集、保存与流传情况,辨析乐府诗的特点,评价汉魏乐府诗的价值。另有六篇专论乐府诗的形式特征和词句篇章上的问题,如《乐府歌辞的拼凑和分割》,离析八种类型,具体考察乐府诗的拼合方式。《汉魏诗里的偏义复词》例举偏义复词十七例,用以续补黎锦熙、刘盼遂等人未尽之处。《说〈公输与鲁班〉》和《说〈小子无官职,衣冠仕洛阳〉》两文,不仅援引古例,而且还征引今例,指明汉魏诗歌中常见的修辞现象。《吴声歌曲里的男女赠答》对古代民歌作了系统的归类工作,为研究民歌的兴起及传播提供了很大便利。《谈〈西州曲〉》具体而微地分析了这篇作品的句法与结构特点,从而得出与时贤不尽相同的新见。《论蔡琰〈悲愤诗〉》与《建安诗人代表曹植》两篇论述乐府民歌对文人创作的影响。最末一篇是《七言诗起源新论》,认为七言诗体源于民间歌谣。这一论点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此书本着乐府诗的精神别求新解,并能做到言必有据。

郴江百咏

郴江百咏

诗别集。宋人阮阅撰。一卷。阅有《诗话总龟》已著录。此编为阮氏宣和中知郴州时所作,有宣和六年(1124)自序。作者“暇日时强作一二小诗,遂积至于百篇”,旨在“使未尝到湖湘者观之,亦可知郴在荆楚自是一佳郡也”。百首诗全为七言绝句。以100首诗分咏郴州地方风物。诗人咏人物古迹,往往涉于议论,此为当时风气使然。每题之下不注本事源流,不熟悉郴州文史的人难以理类。通行有《四库全书》本,原缺8首。《四库全书》用厉鹗家藏本收录。另有《宋人集丙编》本,民国十年李氏宜秋馆据《四库》本刊行。民国二十一年,陈九韶著《郴江百咏笺校》一卷,铅印行世。